晚餐吃自制發糕對血壓血糖體脂與睡眠都好,最簡單省時的做法是什麼?

跑者博士


在頭條我看了很多做發糕的方法,但沒有比我的方法更簡單省時的,所以我必須回答,並且做一點相關的科普。

一般按一斤麵粉用4克酵母,一隻大碗加入約35度的溫水將酵母化開,加入麵粉用筷子攪拌至厚糊再加點麵粉攪拌至厚團狀,這樣含水量少發酵的效果最好,喜歡含水量略多的麵糊可略稀,就可以加蓋發酵了,碗儘可能大一點防止發酵時溢出,在35度的環境中約一小時,溫度低發酵時間加長一點,體積增大約兩倍,有很多蜂窩狀氣孔,記住不要再攪動了也不能換容器,否則做出來的就是硬塊,直接將大碗不用加蓋,放入微波爐高火加熱五分鐘左右,查看表面熟了不粘手即可,不熟繼續加熱。(也可放入鍋中蒸)麥香有咬勁的掰開有蜂窩狀的彈性發糕完成了,按步驟做零失敗。(冬季在電飯煲或炒菜鍋內放入一點熱水將發麵的碗放入上鍋蓋,這樣發酵更快。)

全過程手不沾面僅在一個大碗內操作完成。

注意:

一,發酵完成後不要久置,直接放入微波爐加熱完成,否則會變酸,變酸後是可以加食用鹼即碳酸鈉中和但操作麻煩影響口感與活性。

二,可加入南瓜,紅薯,紅綠豆等,先加入少許水將它們煮熟壓碎,涼至約35度拌入酵母化開,將麵粉加入。

同樣也可加入玉米粉,全麥粉等。

三,如加入糖,牛奶,食用油,雞蛋等發酵口感會更好,超過店裡賣的蛋糕,但不建議常吃,晚餐的主食清淡為佳。

四,市售饅頭一般因為要降低成本都會選低檔的麵粉,可能含有添加劑等,應該都是以泡打粉作蓬鬆劑(即碳酸氫鈉,磷酸二氫鈉等有的還含鋁都是化學添加劑)這樣操作方便,只是物理篷松作用口感不會變化,只有生物發酵才能產生生物活性,酵母菌與人胃腸裡的益生菌一樣,面經過酵母的作用可提高口感利於人體吸收。

市售也有生物發酵的,因為製作量大不可能都在發酵的最佳時段加熱完成,都是以食用鹼來調整酸鹼度的。

自己試做與市售的比較一下口感區別應該很大。自己做以高筋麵粉為主也可以選其它都行。

酵母超市有售一元一包可發4斤麵粉。

吃自做的發糕的優點:

一,不含引起血壓升高的鈉,如泡打粉即含鈉的鹽,雖然不鹹,但也與食鹽即氯化鈉一樣有升血壓的作用,食用鹼即碳酸鈉也同樣,我有家族高血壓遺傳,儘管堅持運動十年前低壓就90略多了,這幾年晚餐吃發糕血壓夏季不用吃藥了,可能今年冬季都不用吃藥了,因為今夏血壓特別好,高壓110左右低壓七十左右😀😀😀。

二,晚餐飲食清淡很重要,我哥六十多歲就腦梗了往院時才知道是三高,我很多年前就告訴他抽點時間運動他只當是耳邊風,而我特注意運動與飲食,餐後血糖只是六多一點,試驗過很多次了食用雜糧發糕血糖升的慢。

三,第一張照片是今年8月份拍的與第二張照片是2013年拍的二張比較體脂明顯下降了減了五公斤體重,特別是我鍛鍊幾十年都沒甩掉的腰眉肉收縮為腰肌了,晚餐的作用如此重要,這幾年晚餐就是兩塊自己做的發糕再吃一點蔬菜水果,別的都沒改變。

四,吃麵食晚上小便次數少一般就一次所以睡眠改善很多。

前幾天查了血脂分析與餐後血糖現將化驗單圖片添加之。(十月十八日)附我測餐後的早餐食物圖片兩塊南瓜發糕一個雞蛋兩根香蕉兩個桔子四百毫升酸奶。

高密度要高,低密度要低,胰島素高度敏感,非常漂亮的數據。飲食是一個方面主要還是靠運動,雖然我有家族糖尿病史,但像我這樣飲食與運動是不可能得糖尿病的。我頭條有兩種我創意的兩種有氧運動方法,簡單不用學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哦。

我每年都會上傳血脂血糖分析報告單。

剛拍的一張發麵效果圖,凸起的發麵真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