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4474645431
醫院,醫學院,大學,這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單位。
甚至隸屬單位都不一樣,所有醫院一般隸屬於當地衛生部門,醫學院隸屬於大學,大學隸屬於教育部/工信部,或者所在省(大學都不是教育廳直屬,而是直屬於省 ,因為都是廳級單位)。
但是目前,幾乎所有有名氣的醫院,全都跟醫學院(大學)合作了,全部變成了高校直屬或者非直屬醫院,其中有何玄機?
- 北京協和醫院,隸屬於協和醫學院
- 華西醫學院 隸屬於四川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 江蘇省人民醫院,隸屬於南京大學(合作關係)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其實不僅僅是前十 而是十名到20名,比如中山大學都以附屬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可以看得出來 幾乎所有有實力的醫院都掛靠在大學名下。為什麼?
首先大多數實力強的醫院本來就是醫學院的直屬附屬醫院。
一般一個省最厲害的是當地的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然後是省人民醫院。一般來說,省醫和醫學院附屬醫院是死對頭。
現在各省的人民醫院都和當地院校合作了。
中科大和安徽省醫合作辦醫學院,電子科大和四川省醫合作了,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省醫。
目前全國的省醫基本都被當地的醫學院一網打盡,要麼跟當地死對頭,要麼更當地院校。
2019年,河南省人民醫院正式變成鄭州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鄭州市所有有影響力的三甲全部被鄭州大學拿下,包括省醫,省腫瘤醫院,省骨科醫院,省兒科醫院等,全部掛牌鄭州大學附屬醫院牌子。
為何啊。
跟著大學混,好處多啊。醫院申請基金了都以大學名義申請,這樣獲批概率高。
省級醫院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科研和學術人才培養平臺的滯後,嚴重製約著醫院的發展。省醫院如果自己單獨混,沒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無法傳承,一旦掛靠大學,立刻獲得學校的醫學博士招生權力,可以培養醫學碩士博士,又可以發論文,學生幹活,導師們就輕鬆點。
其實還有特別多的好處。醫學本來就是個非常特殊的學科,必須有很強的臨床醫院做支撐,沒有附屬醫院的醫學院是偽醫學院,而不能培養研究生的三甲醫院無法進行醫學傳承,不利於人才培養。
衛生部鼓勵醫院和醫學院合作,各類醫學中心都是以著名醫學院為主宰。只有成為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集教學、臨床、科研一體化的全面發展。
醫院成為大學附屬醫院後,先管科研成果,論文都成為高校的成績,屬於雙贏。
所以很多醫院不但要變成大學附屬醫院,而已要變成直屬附屬醫院,獲得好處更多。
目前全國唯一和大學沒關係的就是解放軍總醫院,其他全部都是大學附屬醫院。
目前就是這樣,所以醫院都和大學混了。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在中國,各大城市最好的醫院,全是著名醫科大學的附屬。一些大一點城市的三甲醫院,如果你要不是哪個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三甲醫院。2018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名單中,前20名全是各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
4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9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14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16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19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乍一看這個榜單,你以為第一個北京協和醫院和第20個江蘇省人民醫院不是哪個大學的附屬?錯!北京協和醫院就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附屬,江蘇省人民醫院是南京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
這兩年有些沒開設醫學專業的985大學,在不能合併其他醫科大學的情況,直接把某家著名醫院招攬至旗下作為附屬醫院,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醫學專業。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把安徽省立醫院納入旗下成為自己的附屬,電子科技大學也把四川省人民醫院納入旗下成為自己的附屬。今後,估計會有更多的醫院成為醫學院校的附屬。
附屬醫院有兩種形式:直屬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
直屬附屬醫院,就是醫學院校的下屬單位,人事權、財權、事權,大學都有權進行管理。
非直屬附屬醫院,其實是一種合作關係,院校與醫院只是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合作,大學不會參與醫院的管理。院校與醫院在創辦之後以合作方式附屬的,基本上都是這種非直屬附屬醫院。
醫院成為大學的附屬醫院,大學招納一家醫院成為自己的附屬醫院,一般來說,這是雙方各得其所、合作共贏的好事。醫學類專業,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醫學生的成長,根本離不開臨床的實踐。醫生行業又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職業,醫生技能水平的提升,也離不開院校的學習。醫院藉助院校的名氣聲望,增加自已的人氣影響和提升本院的醫學技術水平;院校藉助醫院的平臺,開展教學科研實現人才培養與科學創新發展,這樣的合作,雙方能夠各取所需,那麼雙方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這是一種雙贏的模式。
首先:醫院附屬於大學,可以藉助大學之名,與大學享有同樣的名氣,同時,在當地形成學術型醫院,不僅提高知名度,還給眾人一科學、科技、有學風正氣、穩重、踏實的感覺。除了名字上的優勢之外,醫院也可以藉助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兼職、職稱晉升、帶教學生、醫教結合,為臨床提供理論指導和學術依據等。
其次:學校藉助醫院龐大的病人資源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數據,為論文發表、科研方向提供切實有用的資料數據。其次,還可以為本校的實習生提供實習場所,便於管理和安頓。再者,學校因為擁有更多的教學醫院也體現學校的強大實力和師資力量,跟醫院形成雙贏局面。如鄭州大學有9家附屬醫院,各個實力強勁,他們的強大也為鄭州大學增光添彩,而鄭州大學的名氣,也為這幾家醫院奠定了地區性的影響力。
急危重症齊大夫
傳統的醫院成為大學的附屬醫院,實際上是一個共贏的結果,並不存在誰佔誰的便宜。就拿中國大學的清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來說,一直在潛心教學和科研,也很少擴招,但是對安徽省伸出的橄欖枝還是心動了,和安徽省第一的省立醫院合作,成立了醫學部,安徽省立醫院成為其第一附屬醫院。
作為大學來說,全球高校的競爭是非常的激烈,而且現在論文作假曝光率也非常高,大學沒有正兒八經的科研成果是很難提升自己的排名,而我們都知道醫學領域是科研成果的高產地,一旦大學開設了醫學部,有自己的附屬醫院,那麼他們的科研綜合實力將極大的提升,對自己的影響力和排名正向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大學都無法迴避組建醫學部和附屬醫院的俗套。
與此同時,醫學學科並不是單獨存在的,醫學也是有賴於生物,化學甚至是計算科學等基礎科學的發展,那麼大學在這些學科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如果有了醫學部和附屬醫院將能夠更好的進行學術資源的利用,拓寬科研與教學。
而作為傳統的醫院來說,醫生們要單獨做科研,拿經費,評職稱有時候並不簡單,如果有固定的大學做依託,他們開展起工作來會如魚得水。另外大學優質的師資和科研也會推動臨床實踐水平的提升。
所以,我認為醫院和大學進行合作成立附屬醫院是醫院發展的常態,不管是作為國家,老百姓,還是大學都是一件樂見其成的事情,在互利共贏的模式下,只要有利於提高對人民的醫療保障水,就應該值得肯定。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語
舉個常見的例子 :大學附中。中國80至90年代出現,原本的是利用大學閒置資源舉辦,一來解決大學教授子女的學業問題,畢竟是教授世家,肯定希望孩子讀高中上大學。二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後來大學擴招,高中普及了,專科讓步,各大中學開始追求升學率。這些大學附中,特別是名校的附屬中學,打著響亮的旗號,再加上資源豐富,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名校的附中招的老師一定是該學校畢業,因此拼了命把孩子往裡面送。再加上名校效應,各地民辦分校層出不窮,形成此形勢。必須吐槽一下:這些民辦學校實質與大學獨立學院並無區別,但前者只追求升學率,故發展快。座標常德,2016年後,本地開始大肆修建商業街,進而引進房地產,近兩年開始引進名校附中分校:湖師大附屬德山學校(湖南師大附中)與常德郡德實驗學校(長郡中學),醫院有一所湘雅常德醫院,2017年12月投入使用。一方面為了拉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在中國名號真的很重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大學熱衷於改名,醫院也是如此,保證自己的就業來源,同時也有個響亮的名號。(圖二湖師大附屬德山學校)
古茗葛
有關醫學的事情在國內分成了2步,第一步綜合性大學合併醫學院,第二步各醫院紛紛依附在各醫學院下面。
在本世紀初,大學興起合併潮,大家紛紛往綜合性大學靠攏。在院系調整時,是綜合性大學分拆成專業型大學,發展了半個世紀,開始回到過去,恢復成綜合性大學。當時有個說法,頂級大學必須要有頂尖醫學院,醫學院也必須依託頂尖大學裡的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的研究,才會有發展。在此風潮下,各大學紛紛搶了各個醫科大學作為自己的醫學院。像北大、復旦、上交大、川大等,醫學院都非常強,都是原來著名的醫科大學。
第二步,醫院附屬在大學下面。其實原先醫科大學也有附屬醫院,但不像現在,幾乎每個醫院都要找個醫學院靠著。如果一個學校原先沒有醫學院,就直接找幾家醫院作為自己的臨床醫院,醫學院也就很快搭建起來了。
這是件有趣的事情,因為大學是屬於教育部管的,醫學院是屬於衛生部管的。原先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條塊分割,隔個部門辦事能累死人,但為什麼這件事醫院和醫學院很熱衷呢?
因為這是雙贏事件。
比如,我在北京,如果去看病,我會看看它是北醫系統還是首醫系統的。比如,如果要準備生孩子,北京有專門的兩所婦產醫院。一所是北京婦產醫院,是首醫系統的。一所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是北醫系統的。我一般願意去北醫系統的,覺得北醫系統的醫生水平高,因為北醫的水平高於首醫。
不過,去北醫系統的醫院,尤其在北大醫學部旁邊的北醫三院,要特別小心。像護士扎針,經常會扎不準,要紮好幾針。不是它們那裡護士水平差,而是實習護士太多,那是北醫實習的一個重要基地。
所以,可以看出。醫院和醫學院聯繫起來的好處就是,醫院依靠學校的名聲,來提高自身的品牌,也好申請科研項目,也好寫論文。比如,清華大學的第一附屬醫院,原先是酒仙橋醫院,成了附屬醫院之後,品牌也好了很多,申請大型設備之類的也容易一些。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百強醫院的排名,基本就是醫學院的排名。
當然,反過來也可以,如果一個大學能找到好的醫院作為它的附屬醫院,那麼這個學校的醫學院排名也一下就上去了。我看武大就是走的這條路,它把武漢好幾所著名三甲醫院納入自己的囊中,現在武大醫學院雖然還比不上華科大的同濟醫學院,但也可以比比了。
另外,學校也希望有醫學院,一個是自己的學生需要實習基地,第二個是為以後自己的畢業生找一個就業的地方。附屬醫院越多,學校畢業生越受歡迎。像首都醫科大學,原先學術水平在業內一般,但有著國內最多、最頂級的醫院,這些年的進步非常迅猛。也許某天,首醫會超過北大醫學部。
他山石部落
不是醫院要附屬在大學下面,而是這些醫院本來就是這些大學所創辦的。
幾乎所有醫科大學都有自己的附屬醫院,而很多綜合類高校也有都有著出色的醫學專業,自然也有著優秀的人才培養系統以及先進的設備,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創辦了自己的校屬醫院。
……
……
以上都是排名全國三甲醫院百強的著名院所,在當地乃全國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這當中有多所醫院所屬的高校都是名牌學府,比如北京大學、協和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蘇州大學、鄭州大學、廈門大學、東南大學等等,都是國內高校名列前茅的名校。其醫學院和附屬醫院也都是國內領先水準。
其中包括一些附院能夠追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其轄屬關係就是學校,並非醫院掛靠在大學名下。
城市發展報告
醫院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它對人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但是新的的疾病不斷產生,舊的解決不了的難題仍然需要攻克研究。醫院和大學合作,附屬在大學下面有著互利共贏的關係。
大學的理論需要實踐去驗證,去研究。尤其是醫科大學,下面有很多附屬醫院有的是直屬的。
而醫院每天就是實踐工作,有著先進的醫療器械,也有第一手資料的病歷,病狀。
大學的學生需要實習去理解新的知識,大學的教授做研究需要數據,而醫院又需要新的治療理念和理論去扶持,去解決問題。這樣的合作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研究,實踐,研究,才會有新技術不斷產生。對人們的健康有更大的保證。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就點個贊或者關注吧!
輕拂高中物理
因為醫生要做科研,發文章,申請科研經費,都要依託大學才可以。醫院科研在大學裡佔很大的比例。可以說互相需要,但是附屬醫院,在級別上,比大學低。
M家飾品工作室
中國特色 如果成為一種時髦的話 就怕以後餐館 賓館等都成了某某大學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