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法治癒,卻又得不到足夠重視的肺病--塵肺

塵肺病是我國目前危害最嚴重和最常見的職業病,它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塵肺病是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產性粉塵並在肺內沉積而引起的以肺組織瀰漫性纖維化為主的一組職業性肺部疾病的統稱,按我國《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雲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十二種。自2010年以來每年報告塵肺新發病例數均突破2萬例。截止2017年,我國累計報告職業病病例95萬餘例,其中塵肺85萬餘例,佔比89.8%,主要是矽肺和煤工塵肺。

一種無法治癒,卻又得不到足夠重視的肺病--塵肺

儘管塵肺病是我國目前最嚴重的職業病之一,但是社會各界對其的關注度極低。

我國是一個農民工人群數量較多的國家,而塵肺病患者中農民工佔90%。塵肺病的群體主要是一些底層職業的農民工兄弟,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識薄弱,在實際的工作中自我保護意識較低。農民工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很少了解塵肺病的相關知識,以至於自己得了塵肺病都不知道,很多人在病發之後得不到相應的治療,只能等待著死亡。而對於確診的塵肺患者,後期的治療費用往往是家庭最大的負擔。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國每例塵肺病患者年均醫療費用6.5萬元,以塵肺病診斷後平均32年生存期計算,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平均每例患者患病後將造成的經濟負擔為208萬元。

目前的醫學技術尚不能根治塵肺病,發病後只能通過藥物或者其他的醫療儀器進行維持生命,所以對於塵肺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預防。

從塵肺病前期的預防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塵肺病患者主要從事的是一些粉塵較多的行業,首先要監督企業減少粉塵的排放,鼓勵企業改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對於一些中小企業,國家應該給予一定的幫扶政策,逐步淘汰陳舊落後的生產設備,從根本上改善塵肺病人的工作環境。其次在企業內部加大宣傳,普及塵肺病的相關知識,定期對員工做好宣傳。最後,企業與職工應相互配合,履行好各自的義務。對於經常處於粉塵作業的工人,企業要加強對塵肺病人的勞動保護,而工人應及時科學的佩戴防護措施,企業對職工做好入職、在崗、離職後的身體檢查。相關的行政機關應該定期對所在轄區內的企業進行檢查、做到及時的備案。

一種無法治癒,卻又得不到足夠重視的肺病--塵肺

塵肺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塵肺病的病程和臨床表現取決於患者在生產環境中所接觸礦物粉塵的性質、濃度、接塵工齡、防護措施、個體特徵,以及患者有無合併症等,不同種類的塵肺是有差異的。二氧化硅粉塵(矽塵)致肺纖維化的能力最強,其所致矽肺也是塵肺病中病情最嚴重的,亦是發病率最高的塵肺類型。矽肺一般在接塵後20~45年間發病,故也稱為慢性矽肺。接觸粉塵濃度高的發病較快,可在5~15年發病,其病程進展也較快。其次是石棉纖維粉塵,它不僅有很強的致肺纖維化的作用,而且可引起肺癌和間皮瘤。在我國,煤工塵肺患病人數最多,因其多暴露於含有二氧化硅和煤塵的混合性粉塵,故其病情也是比較嚴重的。

一般來說,早期塵肺病多無明顯症狀和體徵,或有輕微症狀,往往被患者忽視,肺功能也多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進展,塵肺病的症狀逐漸出現並加重,主要是以呼吸系統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四大症狀,以及喘息、咯血和全身症狀。塵肺病通常病程較長,患者即使脫離粉塵接觸環境,病情仍會進展和加重,是需要終生進行康復治療的慢性病,適用於慢性病防治的基本策略。在維持良好地治療的情況下,許多塵肺患者的壽命可以達到社會一般人群的平均水平。

有研究表明,通過全面的健康管理,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積極預防和治療併發症/ 合併症,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和訓練,塵肺病雖不可治癒,但可以保持基本正常的生活質量和相對健全的社會活動能力。

那麼,塵肺病患者如何進行健康管理?

職業病登記報告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將確診塵肺病的患者登記在冊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進行職業病報告,以便納入塵肺病健康管理體系,掌握患者的相關信息,隨時瞭解病情,安排職業健康監護和必要的追蹤。

脫離粉塵作業

塵肺病一經診斷,患者即應脫離原粉塵作業崗位,並不得再重新從事其他接觸粉塵的作業。

參加健康監護

塵肺病是慢性進展性疾病,根據國家《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範》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安排塵肺病患者參加定期健康檢查。

自我管理

塵肺患者應加強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主要是戒菸,避免生活性粉塵接觸,加強營養和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菸草對健康的損害是公認的,塵肺患者吸菸會進一步破壞支氣管黏膜,減弱肺泡巨噬細胞功能,易致肺和支氣管發生感染,從而加速肺纖維化,故塵肺病患者必須戒菸,包括避免二手菸吸入。

煤仍是日常生活的主要能源,在其使用和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煤塵和粉煤灰均會促進肺纖維化的進展,有條件者應進行生活能源改造,使用清潔能源。病情嚴重的塵肺病患者,或因合併肺結核或反覆發生肺部感染者,常伴有營養不良。有證據表明,營養不良患者通過營養補充可以明顯延長6分鐘步行試驗距離,增強呼吸肌力,改善健康狀況。加強運動鍛鍊,包括耐力訓練、呼吸肌訓練等,能促進肌肉細胞代謝,有利於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抵抗力。

塵肺病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胸悶、氣喘為主,應予以藥物治療,呼吸困難和缺氧時需考慮控制性氧療。

一種無法治癒,卻又得不到足夠重視的肺病--塵肺

塵肺病作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職業病,對其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尤其是加強對農民工塵肺病的關注,加大實踐中的執行力度;加強對高危粉塵和高毒作業場所的治理和保護,增強企業責任,從源頭上做好防範塵肺病的工作;對高危粉塵和高毒作業的企業實行嚴格管理,凡是防範措施不到位的,不應准入開工。


參考文獻:

[1]李德鴻.不要把塵肺病防治引入歧途[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8,35(4):283-28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3]張磊,朱磊,李志恆,等.煤工塵肺住院患者疾病負擔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6(2):226-231.

[4]CROCKETT A J,CRANSTON J M,MOSS J R,et al.Domiciliary oxyge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0,(4):CD001744.

[5]KEATING D,LEVVEY B,KOTSIMBOS T,et al.Lungtransplantation in pulmonary fibrosis:challenging earlyoutcomes counterbalanced by surprisingly good outcomes beyond 15years[J].Transplant Proc,2009,41(1):289-2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