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明明統一了電磁學,為什麼看起來卻低了牛頓、愛因斯坦一檔?

量子科學論


客觀地說,僅僅從成就來看,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三人應該是並駕齊驅的,是理論物理學史上毫無爭議的第一梯隊的存在,而且第一梯隊有且只有這三位而已。可我們會發現,在很多人眼裡麥克斯韋的地位似乎遠不如牛頓、愛因斯坦,甚至都不如伽利略。不僅如此,很多人對牛頓、愛因斯坦的生平了解的很多,但很少人瞭解麥克斯韋的生平。

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我們說單從成就上看,麥克斯韋並不亞於牛頓和愛因斯坦?又為什麼,麥克斯韋並不如牛頓、愛因斯坦為人所知?

理論物理學家的夢想

我們來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其實,從古至今,理論物理學家都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就是提出大一統理論。那為什麼是大一統理論呢?說白了就是用一套理論解釋所有的物理學現象。這個夢想不僅牛頓有,愛因斯坦也有,而且兩人晚年都為此付出了許多的努力,但都沒有任何結果。

不過,從這個方面,我們也能瞭解到,就像古代帝王喜歡統一,理論物理學家也喜歡統一。而凡是能僅憑一人之力或者說單打獨鬥,就完成部分統一的理論物理學家都可以躋身到理論物理學史上第一梯隊的行列當中。而在這個梯隊中,有且僅有三位實現了部分的統一:

  • 牛頓提出了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定律,統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學;(在此之前,亞里士多德世界觀中,天上和地上遵循兩套完全不同的規律。)

  • 麥克斯韋提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統一了“電”和“磁”,並且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同時光就是一種電磁波。(後來,他的理論被赫茲所證明。)

  • 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部分,他統一了“時間”和“空間”,“能量”和質量。在廣義相對論部分,他給出了引力本質的詮釋。

而諸如量子力學和近現代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實際上都是一群人一起努力的結果。量子力學前前後後經歷了多代物理學家,比如:第一代的普朗克、愛因斯坦;第二代的波爾、索末菲、波恩;第三代的海森堡、薛定諤、狄拉克等。

至於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也是這樣,有楊振寧、溫伯格、希格斯、費曼、蓋爾曼等等幾十位甚至是上百的科學家共同努力得以完善。

因此,這才使得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擁有如此崇高的歷史地位。

麥克斯韋為什麼不為人所知?

實際上,如果經常到學校裡轉轉,我們確實能夠看到麥克斯韋的畫像。但即使是這樣,麥克斯韋的名聲還遠不及牛頓、愛因斯坦。各種原因,我覺得和學生時代的知識結構有關。我們瞭解牛頓,是因為我們初中、高中都會接觸到物理學,而其中最核心的牛頓力學,也是學生們主要學的。

雖然也會學一些電磁學理論,但如果仔細去看的話,我們會發現學的這些電磁學理論都是經過簡化的。所謂的安倍定則,歐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等,就是沒有接觸到麥克斯韋方程。因此,你很難感受得到麥克斯韋方程如何統一了電磁學。

實際上,初高中學的這些電磁學理論都是在某種假定條件下得到的,只是麥克斯韋方程理論的一部分而已。如果真的讓學生們去學麥克斯韋方程,估計掛科率肯定是止不住了。也因此,我們上高中物理課時,根本不會接觸到麥克斯韋這個人,也就無法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而相對論雖然很多人都不懂,但是相對論的名氣要遠遠大於麥克斯韋方程。平時沒事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會讓人覺得你特別有學識,但你見過誰會沒事跟你說,我們來聊一聊麥克斯韋方程?

而且像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以及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的貓其實都已經成為了時下的流行用法。因此,也使得這兩個理論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理論。(當然,其實大多數人都搞不懂這兩個理論到底說了啥。)

基於這兩點,不熟悉和不夠流行,才使得麥克斯韋遠遠不如牛頓、愛因斯坦受到普通人的關注多,也就會讓人覺得他似乎學術地位遠不如牛頓和愛因斯坦。但我們客觀地說,他其實是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平起平坐的存在。


鍾銘聊科學


在各種版本的物理學家排名中前三甲永遠都是牛頓、愛因斯坦和麥克斯韋,這足以說明他們的科學成就。前三甲中對於第一排名爭論比較多,但都是在牛頓和愛因斯坦之間產生,而麥克斯韋就穩坐第三名。個人認為歷史上前十名的物理學家應該是:愛因斯坦、牛頓、麥克斯韋、波爾、海森堡、伽利略、費曼、狄拉克、薛定諤、盧瑟福,如果在繼續往下排名大約在十五名之前會有楊振寧楊老的一席之地。


問題中“看起來”三個字值得我們說一下,這些科學家的知名度和科學成就並不是百分之百對應的,我們就來用霍金舉一個例子。提到霍金大部分人都知道,你捫心自問一下,你瞭解霍金是因為他的科學成就、研究成果還是因為霍金的科普書籍《時間簡史》?亦或者是霍金的身殘志堅?

那我們繼續探討大家瞭解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又是因為什麼哪?牛頓在初高中物理中經常出現,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都是他的傑作,在數學上和萊布尼茨共同發展出微積分(有說是牛頓竊取的別人成果),經濟學上提出金本位制度,還是一位偉大的鍊金術士。而對於愛因斯坦更不必說了,他的相對論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相對論講的到底是什麼!除了相對論外就是他對量子力學做的貢獻,以及在後期和量子力學哥本哈根派的論戰等等。以上說這些都是他們比較重要科學成就的一部分。


雖然大家對麥克斯韋瞭解的少,但是並不意味著他的科學成就低

1873年麥克斯韋出版了經典鉅著牛頓《論電和磁》,這本書被認為是可以和牛頓的《原理》比肩的。如果你對於牛頓《原理》一書都沒什麼概念,那麼你就真的體會不到麥克斯韋的這本書是多麼驚豔四座。

麥克斯韋認為電和磁是統一的,他提出的“麥克斯韋方程組”被認為是最優美的,這種美主要體現在數學之上,當然了小編不是這個專業也沒有那個功底,尚無法欣賞它的美。看看大家能不能欣賞的出來…

愛因斯坦、牛頓、麥克斯韋三位科學家科學成就都非常的高,但是對於他們的排位個人主觀性都很強,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科學黑洞


本人不是物理專業的,是化學專業,所用物理知識不多,淺淡一些。

牛頓,愛因斯坦和麥克斯韋三個人擺三甲,基本上九成人會認同。牛頓物理學功獻為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貼近現實生活,易於理解,普通人也可弄明白,在普通人中認可牛頓的人較多。愛因斯坦物理學功獻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說句不客氣的話,有九成以上的除了質能方程式根本就不知道愛因斯坦講了什麼東西。但是,在高學歷人群,尤其是經常與大型機械與檢測設備打交道的人都明白,沒有量子力學,他們連賣苦力的泥水工都不知。可以概括為,牛頓夯實了物理存在的基礎,愛因斯坦指引了物理前進的方向。

至於麥克斯韋,其主要物理學功獻是完善了電磁理論,在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電磁理論應運而生,就算至今,尚有一大批工業設備和檢測工具要應用電磁理論,但是,大概率上來講,應用電磁理論的東西會越來越少。當然,同理可推,應用量子力學的東西短時間內可能會增加,從長遠看,量子力學的重要性也會逐漸減弱。在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電磁理論也是指引物理前進方向的,但後來不是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電磁理論死在量子力學的沙灘上,在將來,量子力學不知會不知會被誰趕上沙灘。而經典力學,永遠是基礎(我信心也不足,不敢說經典力學永久繁久,只能說大概率吧)


豬是就的念著倒


首先,我們要講幾句常識作為討論背景:科學屬於人類思想體系的一部分,今天的人類思想並不是一天就有的,更不是從天上直接掉下來的,人類的思想體系(包括科學)是逐步發展演變出來的,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從低級到高級,從相對愚昧到比較深刻的漫長曆史發展過程。這個人類思想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被稱為“人類思想發展史”。科學屬於人類思想的一部分,人類思想有個發展史,漫長的發展史,這個好理解吧?

好了,知道了這些,然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的說明:人類思想發展史是分為兩個階段的,這兩個階段之間的標誌,叫做“牛頓時代”。也就是說,人類的整個思想發展史,到今天為之的整個人類思想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一個是牛頓之前的階段,一個是牛頓之後的階段。牛頓就是區分這兩個階段的那個“至大成者”。如果你知道這一點,那就會知道牛頓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有多大,也就不會對麥克斯韋比牛頓差一個檔次感到奇怪了。

下面展開了,進行較為詳細的敘述和討論。

其實,我們還得先說明,人類思想發展史是一個非常龐大而複雜的話題(課題),現在在全世界研究人類思想發展史的學者有成千上萬,已經有的相關論著文獻,那堪稱是汗牛充棟,浩若煙海。限於篇幅,我們說“較為詳細的敘述”,也只是“較為”詳細一點點罷了。下面的內容因為篇幅和精力所限,難免有掛一漏萬的地方,在這裡講的太過泛意、太過泛泛而論是難以避免的,所以,僅供參考吧。相關的細節只能是您自己去翻文獻資料了。

在大約六七萬年前開始,當時的人類(具體講是人類的一支,就是我們智人)開始了所謂的“認知革命”,認知革命造就了“人”,讓人有了思想,這是一般認為的,人類思想發展史的起源和濫觴。

當然了,有人可能會抬槓說:子非魚,安知黑猩猩就沒有思想?別盲目自大了,黑猩猩也有自己的思想!

這個,其實有學者認為人類思想發展史的原初,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初發明石器工具(幾百萬年前),或者剛剛發明用火技術的時代(五十多萬年前)。但一般來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講人類思想發展史的,都是從六七萬年前(就是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所以,雖然有爭論,但一般來講,人類思想發展史開始於六七萬年前,這個還是最大多數人的共識和習慣做法。

其實,這裡的關鍵問題是什麼是人類的思想?或者說,腦電波的有序活動(泛意上的思維)高級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思想”?怎樣才算是“人類思想”?

一般的定義中,人類思想的關鍵,或者叫做人類思想的根本特徵就是“抽象昇華”到“超自然”的地步。也就是說,人類思想裡有大量客觀世界裡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比如說“貨幣”,比如說“物理”,比如說“文字”,比如說“攝氏度”,比如說“上帝”,比如說“君權神授”,等等等等,這些東西在客觀的自然世界裡都不存在,都是人類在主觀世界裡創造出來的思想,都是人類腦海裡超越自然界客體的抽象與昇華。或者說,只有超越了/克服了客觀自然和現實的約束,到了“超自然”的地步,那才叫“人類”思想。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經常引用一句來自《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本書的一句話,那就是:和尼安德特人只會說“河邊有頭獅子”相比,我們智人還會說“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在“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這句話中,“神”就是對“獅子”這個客觀事物的抽象和昇華,神是超越自然之上的,這就是典型的“人類思想”,而不再是“黑猩猩思想”。神這樣的東西只在主觀世界裡存在,是人類的自主創造,是超越客觀大自然喝事實之上的。


然後,在六七萬年前開始的認知革命之後,人們有了“人類”的思想,這些思想逐步發展,日積月累,越來越龐大精深,一直延續到大約五百年前。這就是人類思想發展史的第一個大階段。事實上,這直到今天,仍然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三觀和現在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思想發展的最重要創造(主線)是“神話”,神話的最高形式是宗教信仰,特別是以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為代表的一神教宗教,一般的被認為是人類在第一階段中取得的最高思想成就。

當然了,對於一神教是人類思想發展史的第一階段中的最高成就,很多人是不服氣的,特別是我們中國沒有一神教,所以更容易不服氣。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理解人類思想發展史的第一個大階段是“神話(宗教信仰)的階段”就可以了。

人類思想發展史在第一個大階段時,就是在“神話的階段”時,人們是用“神話”來解釋萬事萬物的。比如說為什麼會有月食?那是因為“天狗吃月亮”,為什麼會有雷電?那是因為“雷公電母”。為什麼是他當皇帝?因為他是“真龍天子”,為什麼天會下雨?那是因為龍王在興雲佈雨,等等等等。從天狗到龍王,還有上帝、天使,“老天爺”,“閻王爺”,總之都是超自然的神話,這個好理解吧?。

然後,在大約五百年前,人類思想發展史開始進入第二個大的階段,就是所謂“科學的階段”。從大約五百年前開始,人們開始用科學(其實是自然的力量)來解釋萬事萬物,為什麼會有月食?為什麼會有雷電?為什麼會有下雨?地裡的莊稼為什麼會豐收?等等等等,這些問題都開始被科學來解釋,被視為一種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現象,人們開始逐漸放棄用神話來解釋萬事萬物,而是轉而尋求科學的解釋。

這兩個大階段之間的標誌性人物,就是牛頓了。牛頓生活在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裡,群星璀璨,人才倍出,並且,牛頓是那個時代裡所有偉人的集大成者。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雄辯的證明了不管是天上的繁星,還是地上的蘋果,都可以用一套(自然存在的)數學公式來解釋!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輝煌的時刻!而且沒有之一。詩人用“……於是一切都被照亮”來讚美這個偉大時刻!人類從那個時刻開始,不但開始學習“用自然解釋自然”,而且對“用自然解釋自然”有了堅定和越來越無比堅定的信心!

牛頓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特定時代裡才能出現的,本身也因而非常不平凡的人物!所謂“牛頓之前無真理,牛頓之後無牛頓”,那個人類思想發展史轉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也就不可能再有牛頓這麼偉大的人物出現了。

不知道我說的這麼大一個圈子,大家能明白了嗎?我們再換個說法,打個比喻吧。人類思想發展史從六七萬年前開始,一直行駛在“用神話解釋萬事萬物”的車道上,直到大約五百年前,人類的思想之車開始在這條古老的車道上,像喝醉了酒一般的左右搖擺不定,在這搖擺中,最終,牛頓出現了,牛頓打了方向盤,於是人類思想之車前面出現了一條嶄新的光輝大道——用自然解釋自然的“科學大道”。

好了,我們開始總結一下吧。因為人類思想發展史,從五六萬年前開始算起,一直到今天,其期間就變了一次車道,就打了一次方向盤,從“用神話解釋萬事萬物”的車道上變道到了“用科技解釋萬事萬物”的車道上,而這個打方向盤的人,就是牛頓,所以“牛頓之後無牛頓”。人類一共就這一次打方向盤的事情,自然也就沒人能和牛頓比,也就牛頓之後無牛頓了。

如果說牛頓是超一流科學家的話,那愛因斯坦就是一流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牛頓的“徒子徒孫”,也行走在牛頓打方向盤之後的“用科學解釋萬事萬物”的道路上。所以,事實上,從人類思想發展史上講,沒有誰能和牛頓比,愛因斯坦也不及牛頓,更不用說麥克斯韋了。

好了,說了不少了,人類思想發展史是一個很龐大,也很有意思的話題。希望我們在這裡講述的這一點內容,可以幫助題主和大家理解相關問題。當然了,如果你有興趣自己去查找和學習人類思想發展史,那就更好了!而且,作為一個共同愛好,我們也可以就人類思想發展史等方面的問題繼續深入交流。


137億年前的氫二氧一


首先, 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學這一說法可能值得商榷。其在前人基礎上總結並推導出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實際上是存在嚴重缺陷的。為此本人專門寫了一篇這方面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防一閱;

其次,牛頓的偉大在於其總結的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是目前物理學的基礎,其地位不可動搖。但愛因斯坦則不然,他可能不僅不能與牛頓相提並論,還可能是目前物理學走入歧途的元兇之一。其提出的相對論和用光子解釋光電效應均是不正確的。這方面的本人寫了不少文章,現附後,請有興趣的朋友參與討論

總之,目前的物理學界需要早日撥亂反正才行。


彭曉韜


任何學說,只要說透徹了,能夠達到應用自如階段、沒有異議的地步,人們就會停止對該理論的探索和爭論,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忘記該理論的巨大價值,甚至會使真正具有重大貢獻的理論變成習以為常的常識而淡出人們的意識。麥克斯韋電磁學就是達到了這個地步,成為了電磁學常識而“失去名聲”的。

反觀牛頓和愛因斯坦理論,則都沒有達到不需要繼續探索的地步。人們都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十分偉大,原因就在於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以發射人造衛星。但卻解決不了自然星球的第一推動力問題,也解釋不了眾多恆星不會因引力作用而集結的問題。從而給人類留下了繼續探索的空間,而且,往往是越是深入探索越是會覺得雲山霧罩、迷霧重重,從而給人類以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十分偉大的錯覺。

至於愛因斯坦理論,由於諸多理論都還沒有確切肯定的答案,更沒有達到了電磁學那樣不可或缺的應用科學地步,從而給人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留下了需要花費無數人財物力去求證的空間。而且,由於求證得出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證實,從而給予了人們繼續探索的無窮興趣。由於大多數人都沉浸在不息探索的迷茫中,而不能站在更高處看清問題的本質,從而給予了人們走到了一個入口,而又進不去、出不來的感覺。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加炒作,給予了人們繼續探索愛氏理論就能走出迷途的錯覺。由於實際的愛氏理論與物理學的出路不沾邊,所以花費越來越多的人財物力探索下去雖然會不斷“取得成就”。譬如:“發現引力波”、做出了一張“黑洞照片”之類的“成就”,但走不出迷宮就意味著越探索越迷茫,越迷茫越執拗 ,從而最終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因此,目前一些人認為的愛因斯坦最偉大,實際上是已經是將懸崖絕壁當作蓬萊仙境的錯覺而已。而造成這個後果的是大學一年級的相對論教育。

相對論教育把尚處在一張白紙、求知若渴的心靈給引入了歧途,從而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生一世都關閉在永遠走不出的迷宮中摸索,使他們一生一世的探索與與真正的物理學出路不沾邊。

最成問題是,學過相對論的學子,會排斥不符合相對論的創新學說。因此,把求知若渴的學子引入歧途的相對論教育後患無窮、遺害無窮。筆者呼籲立即停止相對論教育。

筆者的極性對應論,本是真正的終極物理學,但初始展現在人們面前時,不是狂轟濫炸就是竭力排斥。根本沒有人願意靜心閱讀、安心思考。時至今日,在筆者不得不將大多數重要理論發佈在頭條時,也是幾乎沒有任何反響。目前的物理學界,寧願為一張“黑洞照片”而興奮不已,卻不願意去關心筆者真實的物質起源、作用力起源……之類真正具有無量價值的學說,就是已經走到不可救藥地步的表現。

不過,在我們的學術界仍然不乏來自於民間的進步力量的風起雲湧。我相信,在我們的學術高層也不乏善於慧眼識馬的伯樂。


周慶和1178559755


我個人認為牛頓與愛因斯坦的物理學貢獻確實比麥克斯韋大。他們兩個人對於物理學大規律認知深刻全面。不過麥克斯韋也不差,他可以排第三位。沒有牛頓的貢獻,我們的航天、衛星,飛機,各種機器動力原理都離不開他。而麥克斯韋只存在於電磁學。而且牛頓還獨創了微積分,使得人類文明能夠精確的控制航空航天技術有了方向、方法。愛因斯坦也是物理學理論的巨大貢獻,他的光電效應,深刻說明了波粒二象性。但是宇宙奧秘越來越難,能夠成功預言了激光、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為人類文明科技發展提供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激光,它是我們半導體必不可少的技術依靠。比如我們的手機。在高科技的領域也是巨大,研究凝聚態,宇宙的奧秘,激光焊接,激光引雷,軍事的激光武器等等。激光在我們生活已經離不開了。對了還有激光測距。總而言之,我們的受益巨大。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雖然他的這個理論有爭議,但是它確實對於天文以及宇宙的奧秘有指導以及啟發意義。我個人認為他的這個理論雖然數據符合萬有引力場數據,但是相對論並不是說明時空扭曲的現象。但是這並不妨礙它的指導意義。

他的光電效應,確實促進了我們科技發展具有巨大意義,尤其是在太陽能清潔能源;而且它對於瞭解光子本質具有巨大意義。

麥克斯韋僅僅是電磁場方面的貢獻自然就相對差一點了。不知道您覺得呢。

不管怎麼樣,大神級別的有兩個一個牛頓,一個愛因斯坦,麥克斯韋就差一點了,我給他他排第三位。這三人都是物理學泰斗級別的人物。我們人類都應該尊重他們,當然孕育他們的國土也是收到尊重的。


雲天32


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在理論物理領域是三位神級人物,能夠成神不僅僅是取得了神級的成果,而且取得成果全憑一己之力,單打獨鬥完成。單論成果的重要性和取得成果的難度,對於三位大神很難說誰高誰低。但是為什麼一般把麥克斯韋放到第三位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成果是開創性的,而麥克斯韋的成果是終結性的。牛頓第一的位置不可動搖是因為,他開創了現代物理的研究範式。而愛因斯坦的每項成果都開創了現代科技的一個領域。麥克斯韋的成果結束了電磁學,達到了場論的第一個高峰,也為場論的繼續發展提供了線索。


遠處之光


麥克斯韋無疑是電磁電理論的集大成者,麥克斯韋方程組又是經典物理學的基礎方程,由此產生出的相關理論,發展出了現代電力和電孑科技。回到題目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麥克斯韋的偉大成就,相比牛頓愛因斯坦,具有某種局域的性質,即主要是在電磁學方面。而後者的理論則是具有全局性創新。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使那個時代的人們對世界認知發生了重大改變。牛頓因此被認為是自然科學的奠基者。愛因斯坦關於相對論等偉大理論,則已涵蓋了時空高速運動及物質相互聯繫等方面。他的理論為後來認知的黑洞引力波引力透鏡引力紅移,甚至蟲洞等宇宙的廣泛內容,作出了準確的理論預設論證和預測。因為這些愛因斯坦無愧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者。

也正因為如此,麥克斯韋的天才理論和偉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為牛頓愛因斯坦的光輝遮掩了。在麥克斯韋的時代正是牛頓理論被奉為神明的時代,麥克斯韋的研究則被人們認為是異端邪說。因此即使在他的家鄉英國,他的聲望也遠在牛頓法拉弟狄拉克之下。在相對論產生之後愛因斯坦又成為神人般的存在。在物理學家眼裡他甚至蓋過了牛頓的風頭。麥克斯韋處於兩座高峰之間,出現相對低谷是很自然的事情。個人觀點敬請指正。

2019---10--29


手機用戶54578927414


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對論主要是愛因斯坦的功績,量子力學則由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一大群牛人共同完成。所以說現代物理學愛因斯坦幾乎要佔一半天下,毫無疑問有資格問鼎物理第一人寶座,能和他競爭的只有牛頓。牛頓是現代物理的奠基者,和愛因斯坦同樣有資格問鼎第一。麥克斯韋相對這兩位大牛,份量稍稍輕了點,不能像他倆一樣一個代表物理學過去,一個代表物理學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