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崛起密碼(一):噩夢般存在的中國隊

日本足球的起步並不早,發展也不快。真正意義上的足球運動第一次進入日本是在1873年,當時來自東京海軍學校的英國海軍官員道戈拉斯同日本人進行了一場類似於現代足球模式的比賽,這應該算做日本接觸現代足球的一個起點。而日本統一的全國足協大日本蹴球協會(現日本足球協會)直到差不多50年之後的1921年正式成立,日本足協正式的成立也宣示著足球運動正式進入到日本民眾的視野當中。

日本足球的發展歷程當中,中國隊曾一直是其噩夢般的存在。從1917年到1934年這17年間,中國隊一直是日本隊“黃蓮”味道的苦主,兩隊之間的差距用“碾壓”或“蹂躪”來形容也毫不為過。事實上,日本隊第一次戰勝中國隊還要在很遠很後來的1984年,當時中國隊應邀參見在大宮舉行的麒麟杯邀請賽,日本隊以1:0小勝由曾雪麟執教的國足。也就是說,從國際比賽初次交鋒到初嘗勝績,日本隊足足等了67年時間,這般苦澀恐的程度恐怕遠遠超過中韓交鋒血淚史。正因為國足是日本隊的苦主,所以在日本漫畫《足球小將》當中,作者高橋陽一總是把中國隊設定為日本足球在各級比賽的強大對手。

日本足球崛起密碼(一):噩夢般存在的中國隊

掐指算來,日本足球從90年代末發展至今,真正壓制國足也不過是最近20年裡才發生的事情,想到這裡,大家的心情是不是頓時舒緩了許多呢?

日本足球崛起密碼(一):噩夢般存在的中國隊

言歸正傳,日本隊在國際比賽中遭遇的第一個對手也正是中國隊,時間是1917年,在東京舉辦的第三屆遠東運動會(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當時由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組成的日本隊0:5大敗於中國隊腳下 。隨後,日本隊又以2:15慘敗給菲律賓。那屆比賽當中,中國隊則以3:0輕取菲律賓,最終摘得冠軍。這裡有必要科普一下遠東運動會。彼時,亞洲範圍內的西亞、南亞、東南亞和東北亞的體育運動水平都非常低,因此“遠東運動會”在事實上就代表了整個亞洲的最高體育競技水平,也一直被視為“亞運會”前身。遠東運動會從1913年至1934年共舉辦了10屆,日本堅持把滿洲國拉入遠東運動會,遭到中國的抗議並宣佈退出遠東運動會,遠東體育協會宣告解體,遠東運動會亦隨之停辦。下面,就讓我們懷著崇敬心情來共同回顧一下中國隊在這10次遠東運動會的輝煌戰績:

第一屆(1913年馬尼拉):中國1:2菲律賓;名次:1.菲律賓、2.中國。

第二屆(1915年上海):中國1:0菲律賓,中國0:0菲律賓,中國1:1菲律賓;名次:1.中國、2.菲律賓。

第三屆(1917年東京):日本2:15菲律賓,中國3:0菲律賓,中國5:0日本;名次:1.中國、2.菲律賓、3.日本。

第四屆(1919年馬尼拉):中國2:0菲律賓,中國1:2菲律賓,中國2:0菲律賓;名次:1.中國、2.菲律賓;名次:1.中國、2.菲律賓。

第五屆(1921年上海):中國1:0菲律賓,中國4:1日本,菲律賓3:0日本;名次:1.中國、2.菲律賓、3.日本。

第六屆(1923年大阪):中國3:0菲律賓,中國5:1日本,日本1:2菲律賓;名次:1.中國、2.菲律賓、3.日本。

第七屆(1925年馬尼拉):中國5:1菲律賓,中國2:0日本,菲律賓4:0日本;名次:1.中國、2.菲律賓、3.日本。

第八屆(1927年上海):中國5:1日本,中國3:1菲律賓,日本2:1菲律賓;名次:1.中國隊、2.日本、3.菲律賓。

第九屆(1930年東京): 中國3:3日本,中國5:0菲律賓, 日本7:2菲律賓;名次:1.中國/日本(並列)、3.菲律賓。

第十屆(1934年馬尼拉):中國2:0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中國2:0菲律,中國4:3日本,菲律賓3:2荷屬東印度群島,日本1:7荷屬東印度群島,菲律賓3:4日本;名次:1.中國、2.荷屬東印度群島/菲律賓隊/日本(並列)。

至1934年第十屆遠東運動會期間,中日足球隊共交手7次,中國隊7勝1平佔絕對優勢。日本隊只在1930年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上與中國隊3:3戰平,最終兩隊並列奪冠。除第一屆外,中國足球隊連續9次蟬聯冠軍,而日本隊則常常墊底,想想看,那時的中國球迷該有多幸福。

日本足球崛起密碼(一):噩夢般存在的中國隊

在此之間,中國現代足球歷史上的第一位球星橫空出世,從1923年第六屆開始,19歲的李惠堂初露鋒芒,後來逐步成長為著名球王。他分別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比賽,也是早年中國足球賽場上的剿日名將。(持續更新中)

歡迎廣大條友閱讀、點贊、留言和轉發,本文僅代表小編個人觀點,如果偏頗失當之處,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