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好地方,好地方來好風光。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千里黃河從內蒙古高原自西向東奔騰而過,陰山山脈默默地依偎在北面。就在黃河與陰山之間有塊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千年糧倉河套平原。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裡的一套就是說的河套地區。河套平原不僅湖泊眾多、草肥水美、莊稼遍地、牛羊成群,而且水利灌渠網絡豐富,它們共同繪出一幅千年糧倉的大美之圖。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河套平原地形圖

​事實上,河套的水利灌渠得益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王同春。

(一)

“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

《明史紀事本末》雲:“河套周圍三面阻黃河,土肥饒,可耕桑。密邇陝西榆林堡(今陝西榆林),東至山西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西至寧夏鎮(今銀川),東西可二千里;南至邊牆,北至黃河,遠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被譽為“塞上江南”。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如今飛速發展的巴彥淖爾

​歷史上最早記載巴彥淖爾農業的就是戰國時期,當時趙國雲中郡管轄達到陰山南,匈奴遊牧於陰山北,雙方常有戰爭。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後,命蒙恬北擊匈奴,幾計長拳將匈奴打回漠北,受到秦國的重擊後,匈奴幾十年不敢露面。於是秦始皇將河套地區納入中國的版圖。在軍事上秦始皇將原秦、趙和燕的長城連接起來。在農業方面,將今甘肅省榆中縣的一批百姓遷移到河套,他們成為到河套墾荒的第一批先民。因此《史記·始皇本紀》中出現“遷北河榆中三萬家,佃與移民”的記載。但是美好的願望總是短暫的,首批到達這裡的移民還沒有來得及大規模開渠灌田,秦國就亡了,但留下了高闕塞。匈奴與漢朝又開打了,首批墾務工作者只能向南,逃回中原。

漢朝前期與匈奴主要是以和親為上策,用幾個女人將匈奴擺平。公元前156年,漢武帝橫空出世,派遣大將軍衛青、霍去病這對組合,經過幾次大的戰役,將匈奴打敗。於是漢武帝開始移民河套地區,數年間60萬的屯田大隊到達河套,在現今巴彥淖爾磴口縣修建水利工程,引河水進行墾殖。據《水經注》載:“河水又北,有枝渠東出,謂之銅口,東經沃野鎮(內蒙古五原縣境內)故城南。”嚐到了開渠墾荒的甜頭後,在此後與匈奴的戰爭中,每取一地,即設郡置縣,緊接著興修水利、移民屯墾。河套灌區之地一時間耕牛遍地、人口眾多。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高闕塞遺址

​後來南北朝時期的鮮卑崛起,他們在磴口、臨河一帶也曾屯田,並通渠灌溉,且規定把每年收穫所得按比例分給屯田人。由此,鮮卑得到了人民大眾的支持,故而建立了北魏。

幾千年來,河套地區一直戰亂頻頻。所以每一次屯田開渠時間不長便被戰亂譭棄,先人們雖以生命墾荒,卻沒有辦法使河套脫胎換骨。到了清代,雖然陰山南北盡入中國版圖,河套不再兵荒馬亂,但清朝劃定蒙漢界限,蒙地禁止漢人墾耕。到了清末的鴉片戰爭之後,各種矛盾空前尖銳,農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赤貧農民冒著生命危險湧向張家口與殺虎口(山西右玉縣境內)一線以北的地區謀生,王同春就是這樣從河北省邢臺來進入中國的大西北。

(二)

王同春是誰?一個很難言說的人物。他自幼流浪,從河北邢臺先到了寧夏。後又到了內蒙古巴彥淖爾。他未進過學堂,卻成為河套開發的拓荒者、著名水利專家,國民政府的水利顧問。《綏遠通志稿》有段文字記載說:“河套水利,至清朝同、光之際,後人所盛稱開闢套地、諳悉水脈之王同春者,始至其地。而其先,已有川人郭敏修者鑿渠放地於斯土,又有甄玉、侯應魁及鄭、田、楊姓地商步伍於後。至光緒中年,遂有纏金、剛目、中和、永和、老郭、長勝、五大股等八大幹渠之成功,而以王同春所開渠為首,其盡力獨多也。”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王同春修築河套水利時的情形

​王同春開發水利的聲譽不但名震塞北,而且傳聞內地,國民黨時期小學語言課本中尚編有《王同春開發河套》一課。

王同春熟悉黃河水性。他站在黃河岸邊瞭望,就能知“行河”之所在。有一年天旱,黃河水位很低,各渠引水不進,農民們盼水焦急。王同春到黃河岸邊巡視,見黃河水流泛起泡沫,就知道水快要漲了。回來見了農民吼喊說:“準備澆地哇,水快回來了。”第二天條條渠道果然水流滾滾。這是他善於觀察水情,隨時隨地留心河流的變化,積累了豐富經驗使然。

其實這得益於王同春少年時期的經歷,他小時候害了眼疾,致使一隻眼失明。12歲隨父背井離鄉,來到寧夏,寧夏是個水利發達的地方。王同春少年的時期主要就是模仿寧夏的水利工程作“攔河河”遊戲。將水利的“堵”、“疏”、“引”等要理早已悟透在心裡。長大後他來到河套地區,以一人之力開出河套千里灌渠。

當時,每開挖一條渠道,王同春都要率眾躬親現場指導。尤其對於建築渠口、橋樑、涵閘等三項技術性強的重要修築更是要求嚴格,他常對幹活的工匠說:“若渠口建築不固,被黃河水沖毀,水就引不入渠;若閘箱修建不好,則無法調節水量;而橋樑建築缺乏,就會阻礙交通。”王同春對於這三項工程,在當時沒有現代建築設備和材料的情況下,一概使用土辦法,充分利用河套平原上取之不盡的枳芨紅柳哈茂柴,攪拌紅粘泥土作為材料,一層一層地夯實建成。

百姓們都傳說王同春“上識天時,下熟地理,能預知河水之漲落,相度地勢之高低”。當時曾有一首民歌唱道:“隆興長有個‘獨眼龍’,其名就叫王同春,大家都稱他老財主,開渠築壩是河神。河套由他來開發,五穀豐登享太平。若非禹王再重生,哪有這樣的好光景。”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王同春親自或指導修築的灌渠

​河套現共有十道大幹渠,總長1000餘里,共可灌田5萬頃,與四川成都平原相等。經他自辦和指導別人開成渠道竟有9條之多,巴彥淖爾五原縣的隆興昌集鎮就由王同春努力建設而成。當時河套糧食豐盛,每年銷於蒙古地區的達50萬擔。光緒十七年晉冀察綏陝北各地大旱,而河套則年成豐收,各地難民來河套隆興長的有4萬人之多,王同春設粥鍋百多口,賑濟災民,並組織難民開渠,以工代賑,這次共用賑糧2萬多擔。

此外,放糧賑災的尚有多次,並曾運糧到內地助賑……他的財產計水田8000頃、熟田2萬7千頃、大渠5道、支渠270道、房屋18所,共值3000萬兩……他開設永濟渠是當時後套最大的渠,長凡160裡,其在黃河口處,寬30丈,深2丈,中部寬12丈,深1丈,諸之渠平均寬12丈,深1丈,灌田凡2萬頃,而其水量之實效,則能灌田3萬頃。”

1903年,清政府搞“移民實邊”,強令王同春將所屬之農田、灌渠交給清朝政府。迫於無奈,他將自己用一生心血所開鑿的渠道和所置的田產一併交於清廷。

(三)

辛亥革命的炮火將愛新覺羅家族開創統治的泱泱大清國送到了墳墓後,中華民國的共和思想已是大勢所趨,不可憾動。王同春這時在絕望中又看到了一絲希望。

1913年,革新中國地理學的先驅張相文前往西北地區考察,途中他看到河套地區竟然有如此完善的水利系統,非常興奮,興奮之餘去會見王同春。

王同春與張相文詳談了50多年來為河套地區治水的種種經歷,張相文認為王同春是當時難得的水利其才。張相文回到北京後,立刻把王同春河套治水所取得的成就,呈報了中國政府農商部總長張謇,張謇後來邀請王同春進京,一起商討開發西北和治理淮河的計劃。

王同春在北京談了自己治水的許多理論,深受張謇的欣賞,當即把他聘為國民政府農商部的水利顧問。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治理淮河,王同春也參加了治淮委員會,因為治理淮河的經費是從比利時借來的,來自比利時和美國的水利工程師主張疏浚淮河的關鍵是要引淮河水進入長江,所以,王同春引淮河水直接入海的方案未被採納。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王同春與馮玉祥

​後來,王同春返回巴彥淖爾,在途中受到馮玉祥將軍邀請,聽他講述有關開發西部的宏大計劃。1925年,馮玉祥的部隊開進河套地區,修整道路,疏浚水道,開墾荒地。此時已經74歲的王同春協助馮玉祥將軍的部隊指導督察水利工程的修建。

1925年6月,王同春因病從黃河水利工地回家休養。6月28日,王同春告別人間。

王同春雖然離去了,但他以一己之力開出河套千里灌渠的事蹟還在傳頌,開通灌渠的精神仍然在延續。

千年糧倉巴彥淖爾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

​1959年6月,新中國剛成立後的最困難時期,兩萬多名水利建設大軍和數萬名灌區民眾在巴彥淖爾的磴口縣黃河干流上修築了“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61年5月截流成功,河水從這裡緩緩流進兩岸的良田,一條總長180公里的總乾渠使河套灌區灌溉面積由過去的290萬畝增加到870萬畝,控制灌溉面積達1700萬畝。因此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也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