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丁海峰和陳龍的武松誰演得更好?

魔力俠曹操


個人比較喜歡丁海峰版的武松。

有可能是因為他演在前面,把這個人物給符號化了,後面看丁海峰演過很多電視劇電影,但一看到這個人物出現,立馬第一反應就是武松出來了,這樣其實很不好,很容易跳戲,在人民的名義裡,雖然他演的也不錯,但一看到他出場,還是想到武松,在戰狼裡,他那一聲“開炮”不知圈了多少粉,但是呢,還是很容易想到武松,所以,他把武松這個人物給演的很深入,感覺都刻入骨子裡那種,也刻到了觀眾的心裡。

丁海峰版的武松,人物氣質很符合武松這個角色,首先,他本身看起來來就是嚴肅,一臉正氣,粗中有細,豪氣萬丈那種,第二就是他先演,演得也很到位,塑造出了一個武松人物的標杆,他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了,後面演武松都以他為標杆,想要超越他就很難了。

陳龍版的武松,演得也很不錯的,人物形象也很到位的,臉型很有型,菱角分明,是個大帥哥,如果沒有丁海峰的武松版本,他的版本應該也會成為經典,可惜要超越經典往往壓力是最大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據我所知,第一版水滸83年上映,第二版水滸(也就是丁海峰版)98年上映,第三版水滸(陳龍版)2011年上映,83年的對比98版的不管拍攝手法,武術招式,電影佈景,特效處理等,風格相差是非常大的,83年的與98年的,可以說是二個不同電影時代的二個經典版本,但是2011版與98版的,除了演員不同外,武術套較,電影場景等肯定有區別,但是不會特別大。所以,這也是拿陳龍來對比前一個版本有點吃虧的地方。


憶苦思田


祝延平形象可謂無可挑剔,但是那個年代的動作設計和特效太粗糙。丁海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天下第一武指的袁八爺設計的動作牛逼。陳龍的武松沒有老版的先入為主很吃虧,但是並沒有遜色多少。




趴在牆頭望青樓


毫無疑問,當然是丁海峰,這個都不用說“各有千秋”那種和稀泥的話。

原著中,武松的形象是這樣的: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可以看出,武松就是個行走的荷爾蒙,而且“語話軒昂”,不像李逵那樣,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二愣子。

一、外形條件。

從相貌上來看,兩人都是帥哥,而且陳龍的臉更有稜角,更具立體感,甚至有點兒現在流行的“痞帥氣質”。但是,丁海峰是一張標準的國字臉,平添了一份浩然正氣,而且顯得更加平和,更符合武松的氣質。

丁海峰身高182CM,體重78kg。

陳龍身高180CM,體重68kg。

顯而易見,丁海峰更符合猛男的形象,而陳龍則偏瘦,雖然看上去更清爽,但有點飄忽,屬於“飢餓版”武二郎。

僅從直觀感受的話,我更願意相信丁海峰的武松能徒手打死老虎,而對陳龍則表示擔心。

二、道服化。

丁海峰版武松從道具,服裝和化妝都很有年代感,感覺他就是生活在北宋年間的人。

他周圍的人和物品也是這樣。比如他原來頭上戴的范陽氈笠,比如他後來扮作頭陀後戴的戒箍,比如他在景陽岡腳下那個小酒店裡喝酒用的碗。即使做為普通觀眾不做考據,看著也都很像是那個年代的。



陳龍版武松在很長時間內都是“犀利哥”的裝束,甚至還出現過“海盜”版的形象。這樣雖然看上去很酷,但是會有違和感。道具的設置也是這樣,在“醉打蔣門神”一幕中,出現在“快活林”酒店中的那些酒罈子,明顯可以看出就是道具組剛剛做好的,太新了。連貼在酒罈子上面的字都好像沒有幹呢!還有他做頭陀裝扮的時候,戒箍還會這樣戴。不知他睡覺的時候怎麼摘下來,違反常識啊!

三、表演方式。

丁海峰的演繹明顯比較鬆弛,能和角色融入在一起,武松的喜怒哀樂都是有感而發。替哥哥武大報仇時從隱忍到爆發,醉打蔣門神時的瀟灑自如,血濺鴛鴦樓時的狠辣決絕都能使觀眾感同身受。

陳龍演繹的武松老覺得他在端著,在耍酷扮帥,連說話的聲調都是這樣。

做個不太恰當的類比,丁海峰的武松就像古天樂的楊過,明明自己很帥,卻從沒有當回事。

而陳龍的武松則像黃曉明版楊過,在面對郭襄摘下面具的時候好像在說:你看,我很帥吧!


當然,陳龍和丁海峰比較會處於劣勢,如果和遊大慶的“油膩版”武松比較起來,我會覺得他“驚為天人”的。


田獲三狐


我覺得在我的印象中影視中的武松的扮演者很多,比如狄龍,丁海峰,陳龍等等,其實我覺得最符合我心目中的武松的形象的就是丁海峰了。

首先說下《水滸傳》中武松的形象,外貌在書中這樣描述: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而我們提到的兩位演員,丁海峰和陳龍相比較而言,丁海峰明顯是硬男形象,大丈夫頂天立地,有種看起來豪爽快意恩仇講義氣的形象。關鍵就是有一種無形中的氣概,不過在打虎或者打鬥中都透著一種氣勢,英雄無所畏懼,剛強不屈服不認輸的氣勢。

再說下陳龍,陳龍長的帥氣,身體略瘦小,沒有書中武松的那種氣勢,反而給人一種油嘴滑舌的印象,特別是在打鬥中,雖然打鬥的很精彩,可是總覺得少了些氣勢,那種無所畏懼碾壓一切的氣勢。不過陳龍演繹的很細膩,演出也很認真,不過他的眼神還是沒有凌厲沒有殺氣沒有那種天生硬漢的氣勢。


紅茶影視


陳龍無論形象,氣質,都與原著裡武松不搭邊,二武松健壯勇猛,高大魁梧,而陳龍又矬又瘦,不夠健壯,身高也就一米七左右,根本沒有山東大漢的氣勢,歷史上清河屬山東,山東大漢原為東夷族,身材高大強壯,故而稱作山東大漢!



ghl19791020557X


丁海峰是“正宗”的武松版,其它人都是“贗品”,他和蔣門神對打的畫面那叫精彩絕倫,那乾淨利落瀟灑自如的醉拳真如行雲流水,那眼神犀利的一瞥運用得恰到好處百看不厭!





金秋紅葉5


任何一個演員都有他的鐵桿粉絲,包括丁海峰和後來翻拍版的陳龍,但是我覺得丁海峰演的武松是最棒的!

98版的《水滸傳》在拍攝時條件已經非常好了,從導演、演員到武術指導和音樂都是精益求精的。那時候的演藝界還都秉承著勤奮敬業的精神演好每一場戲甚至每一個片段!丁海峰版的武松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的。從演員性格的刻畫到穿著服飾,甚至場景裡一個細小的物品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從武松出場時在柴進家中生火被宋江不甚踩翻要對宋江動粗,到武松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從武松殺嫂到硬抗殺威棒、大鬧飛雲浦都對其性格進行了詳細的刻畫。通過這些細緻入微的勾描,在屏幕上展現給觀眾的就是一個血肉豐滿,特徵明顯,嫉惡如仇,有仇必報的鮮活形象!之所以98版的《水滸傳》久演不衰,正是因為眾多演職人員的刻苦努力換來的結果。

後來翻拍的《水滸傳》中陳龍出演的武松就差多了。一般說來翻拍精品是冒著很大風險的。除非演職人員對作品有著更高的要求,但是從演出效果來看遠遠沒有達到!人物刻畫簡單潦草,除了特技運用更多以外,沒有其它優勢。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在諸多場合裡反覆說的一句臺詞:你當我是三歲小孩嗎?!第一次聽到時有些驚愕,第三次以後再聽到時就覺得搞笑了!不管從人物性格到心裡特徵都不能和丁海峰版的相提並論。

綜上所述,我覺得丁海峰版的武松演的最好!每個人的審美標準和要求不一樣,這只是我個人的粗淺看法,意見不一致的好友們請勿見怪!







雲中飛燕閱世間浮華


當然丁海峰了!


陳龍是誰呀?

導演選角也是醉了,我對別的演員沒一絲惡意,只是覺得。選一個完全沒有一絲慷慨氣概的演員來演武松。一個傷害了經典名著,再一個傷害了觀眾,同時也傷害了演員自己。

你們看看他打的老虎。看不下去了呀。

導演瞎了當觀眾也瞎呀!


葉落深秋


單從長相上來說,我更喜歡丁海峰。

武松是河北山東一帶的人。丁是東北人,面相四方,寬額方頤,是想像中打虎武二郎的形象。

而陳龍是上海人,長相比較秀氣,奶油小生的味道。帥氣有餘,威猛不足。

當然,丁海峰和陳龍都是素質專業,能力很強的演員,都塑造了成功的武松形象。不過央視版《水滸傳》對角色選人很嚴格,據說阮小五的演員張衡平是健身教練。演員們赤著膀子,身材也是很能看,是好漢模樣。

丁海峰當年以一個新人,能被選上武松這個熱門角色,可見硬漢的外形條件多佔便宜。

憑藉硬朗、正義、豪氣的形象,丁海峰塑造了多個角色,都是“硬漢”形象。





宋閒閒


丁海峰!形象氣質動作武打俱佳!陳龍演的什麼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