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業,為節省辭退補償,對員工進行擠兌或冷板凳以達到你自行辭職,怎樣應對?

閒人85071215


這種事情是一些公司常用招數,如果換做是我,絕對不會主動辭職,只要我不辭職,他就不敢扣我的底薪。即便那些獎金績效被扣也無所謂了,這個時候的心態就是要和公司比一下,誰更又耐力。

1、別想著試圖挽回公司對你的結果,經驗告訴你,根本沒有用!

不得不說,有些人對於工作其實是卑微的。公司的任何不合理決策都是統一接受,讓他加班就加班,毫無還擊之力,公司料定你不敢辭職。

如果真的有一天公司準備裁掉你,請你一定不要寄希望於公司可能會更改決策。

講一個極其諷刺的案例,我朋友小雨是一家分公司的hr,近期公司效益不好,準備裁掉一批員工,希望小雨去和這些員工去談一下補償的事情,當然公司的期望是補償的越少越好,讓小雨鼓勵這些員工主動辭職。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小雨圓滿的完成了公司給自己的裁員任務,緊接著就收到了公司要裁掉小雨的通知。是不是極其諷刺?自己幫著公司完成了裁員任務,沒想到最後一個裁員名單居然是自己。

儘管小雨通過各種渠道向高層反應這個問題,想讓公司收回這個裁員通知,念在自己剛剛幫公司節省了一大步補償費用的份上,可惜收到的都是冷冰冰的官方用語。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一旦公司對你起了殺心,怎麼做都是徒勞,同事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公司開始裁員了,自己就要多留個心眼找下一份工作了。

2、不接受任何的承諾,一切以勞動法為準。

很多職場朋友都比較單純,在自己工作不夠出色的時候,領導就會找自己談話,言語之間就是暗示自己提交離職申請。

對於職場老鳥們來說,從來沒有主動提交離職申請的說法,都是等著公司裁員,以此來獲得一筆賠償金。

這裡並不是說是在敲詐公司的補償金,這是勞動法明確規定的,一般情況下都是N+1的補償金。

同時,找你談話的時候,可能會給你許下一些承諾,放心把朋友,這些都是空頭支票,口頭承諾,不具備任何法律效應的。

一旦你選擇自動離職,補償金一分錢都拿不到的。

3、在此期間不要做任何過激的事情,佛繫上下班即可。

一旦被公司列入裁員名單,等到你的就是漫長的談話。可能他們會動用情感讓你簽字離職,可能他們會使用威逼讓你簽字離職,也可能他們動用其他手段讓你簽字離職,不管他們怎麼辦,在拿到補償金之前,一切字都不要籤。

也不用擔心公司會不發你的工資,只要他敢不發,直接走勞動仲裁,百分之百勝訴。公司的人力部門沒有那麼傻。

當然,你也不能甩手不管工作,維繫自己平時的本職工作即可,即便領導故意在工作上排擠你,也心態儘量佛系一些。到點正常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不加班,不影響其他人工作,不違反公司管理條例,誰都拿你沒辦法。

如果公司非要說你不符合本職工作能力,那請他拿出證據。你的工作司齡會告訴他們答案,如果一個人不符合崗位要求,為何可以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如此之久?到底是誰的問題?


總之,遇到這種事情一定要冷靜,心態一定要佛系,任何過激的事情都不要做。更不要跳入公司為你做好的圈套裡。


-END-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銀桑筆記】,上市公司數據分析師,十年職場人,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感謝閱讀、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向我提問


銀桑筆記


職場三哥知道的,尤其中小企業基本上不辭退員工,採用調崗和放假的方式讓員工辭職或自離。

我在山東臨沂工作期間,一些來應聘的員工最關心三個問題:

1.工資壓多久?不管要壓幾個月能按時發麻?

2.每天能保證滿負荷工作嗎?

3.工廠經營問題停產放假有伙食補助嗎?



這第三個問題就說到題主的情況。當時很多小公司做內銷生意,到了淡季的二,三個月往往沒有訂單安排生產。

有些公司就採取輪流上班,或直接放假一個月或更長。有些實力雄厚一點的公司給員工一點生活補助,也是想達到留住熟練工的目的。

這種情況下,外地務工人員大多自動離職去其他地方打工。本地人在家幹零工繼續等候。

這好像約定俗成的一種方式,公司不辭退,員工不辭職,兩下相安無事。也談不上打官司走法律程序訴求。

至於我們個人在公司工作時,面臨被調崗,找茬罰款甚至故意辱罵,企圖逼迫你辭職,自離來免除該有的賠償。



作為沒有任何背景和人脈資源的我們,只有三種辦法應對:

1.直接辭職走人,離開這種不良企業。儘快找到新工作,上班掙工資是比較靠譜的路子。

2.看你個人的頭腦和智慧,主動和上級領導溝通交流,甚至請客送禮來緩解人際關係,接除誤會,化解矛盾,再就是用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得到領導老闆的認可,繼續留用你。

3.準備好你所有可以蒐集到的證據和信息資料:調崗單,罰款單,視頻,錄音,還有你的工號牌,考勤記錄,工資單,個人生產記錄等。到地方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請他們出面調解。同時到律師事務所諮詢有關事宜,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和幫助,再坐進一步的打算。

結束語:

我們普通從業者要有自我維權意識,同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付出的時間精力的成本代價。尤其不能採取過激行為造成對自己的第二次傷害。切記!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完)

職場三哥從事管理工作二十年,願意和朋友分享職場管理話題,知識和經驗。歡迎有想法的朋友指點評論,在給加個關注哈😊(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職場三哥


這個事兒太簡單了,送你九陽真經的二十字真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在職場這麼多年,見過了太多這種情況。一般到最後大多三種結果:跳槽、離職、死磕到底。


這三種結果中:


最好的結果是跳槽。如果你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那我建議就是立刻跳槽。不要在無用的事情上浪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好鋼要留在刀刃上。


最壞的結果是離職。但這樣不僅會助長企業囂張的氣焰,也會讓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並有可能會在離職後越想越氣,不可取。


最普遍的結果是死磕。如果因為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者原公司的賠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亦或者單純是為了心裡的不爽而要拿到錢,那麼,就死磕到底。但有幾點,希望能重點注意一下:


1、明確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你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都很微妙。有些人在這種詭異的氣氛和冰冷的人際關係中先行崩潰了,這就是典型的目標不明確造成的。在正常工作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獲得成就感,爭取升職加薪。於是我們會去追求良好的辦公室環境和溫暖的人際關係。但現在的情況是,公司要你離職並且不想賠償,你的目標就已經換成了要為自己拿到應拿的錢。這個時候,明確目標,告訴自己,我就是為了賠償才坐在這裡的,既然早晚都要走,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即便周圍坐著一群鬼,我也能穩坐釣魚臺。


2、正常工作

千萬千萬不要因為與公司、領導、同事產生衝突而消極怠工,遲到早退,公司的人事正巴不得你這樣做,HR正愁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辭退你,你還要送上門去,你說傻不傻?越在這個時候,就越要穩住陣腳,臨危不亂,讓自己毫無破綻,讓你領導和人事繼續頭疼。


3、調崗陷阱

當你能夠適應這個詭異的氣氛,並且做到嚴格遵守公司制度時,突然你領導將你工作內容交給了他人,並將你調離了原工作崗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稀裡糊塗接受了調崗,調崗後發現工作內容讓人崩潰,這就著了公司的道。回去翻閱你的勞動合同,有沒有“單位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單方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這一條例,如果沒有,拿出合同對他們說不。如果有,也要滿足以下兩點才能調崗:

一、有證據證明,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的;二、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崗位,確屬生產經營工作需要,不具有侮辱性和懲罰性,勞動條件不降低的,不違反法律規定。

不滿足這兩項,依然可以對調崗說不!


4、騎驢找馬

無論死磕到底結果如何,你都是要找下一份工作的。如果能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好的機會,也算是對你的一種補償。工作內容對你已經完全沒有意義,又不能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人在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變得萎靡不振的。多去面試,多去接觸一下外面的機會和正常的人類,也是調節心情的好方法。況且,萬一如果工作找好,公司也決定給賠償了,這樣的結果豈不是兩全其美?


我是有料喵,如果覺得內容有用,點個贊再走吧


有料喵


切記!切記!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

企業如此操作的原因很簡單,即想通過擠兌你讓你自行辭職,從而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這也是人力資源部門最常見的既想讓員工走人也想不出血的招數。

一、堅定立場:獲得經濟補償金乃至賠償金是你合法正當的勞動權益。

首先,你要從內心深處堅定自己的立場:在任時,我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像俗話說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單位想要解除與我的勞動關係是它主動在先,應該承擔解除的主要責任。我國的勞動法律也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勞動者勞動關係的,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所以,無論是從情理上還是法律上,你都應該拿到公司的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公司想讓我走人,又不肯光明正大地走合法合理的程序,搞些小技倆,這就更不值得你妥協了。所以,你的立場首先要堅定:公司不仁在前,何必要求我仁義在後?千萬不要礙於什麼面子與情義,置自身於不顧。公司既然想讓你離職,客觀上講,你相對被留用的員工而言在競爭力上是較弱的,也就是你想再次找到同等條件的工作會較有難度了。一旦你短期內無法找到下一家單位,那麼你一定是需要這筆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幫你渡過難關的,誰家還沒個房貸車貸?

二、採取措施: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

1、敵不動我不動

公司利用擠兌你的方式想讓你走人,也就意味著你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只是個時間問題。所以,公司人力部門對你還需要做的唯一決策就是:如何以最便宜的方式讓你走人。這個成本一般包括兩個部分: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剩餘在職期間的工資。

給予以上的成本公式,如果你採取敵不動我不動的策略,則人力部門將對面一個難題:就是已經發生的需要實際支付你的剩餘在職期間的工資成本越來越多,而可能的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卻沒有跡象會減少或不用支付。

如果你每天準點到公司上班,對於公司的冷落、排擠、刁難視若無睹,忍氣吞聲,隨著你上班時間的積累,需要支付的工資越來越多,而且人力部門也看不到不用或少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可能。此時,他們的內心開始著急了。你要知道,公司的裁員工作是人力資源部門的核心工作之一,裁員時間、人數及成本是上級非常關心的內容。一旦發生你拖著公司的情況,人力資源部門面對著不斷增加的工資支出,而裁員時間和人數卻絲毫沒有進展,這樣上級領導就開始給予壓力了。在此壓力下,人力資源部門會主動找你協商,此時,主動權就掌握在你手裡了。

2、敵若動我先動

一旦你先採取敵不動我不動的策略,公司主動找你協商就是一個確定的結果,只是時間或早或晚而已。在這之前,你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力求做到敵若動我先動。

你需要注意的是,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的標準是:按每工作一年給予一個月(賠償金為兩個月)工資的標準。所以,你需要保留有關工作時長和工資信息的證據。

(1)保留好自己在這家單位工作過的證據,包括勞動合同、工卡、打卡記錄、辦公系統記錄、通訊記錄或郵件,哪怕是與同事的合照,以屆時證明你的勞動關係和工作時長。

(2)保留好公司發放的工資條、社保公積金繳費記錄、銀行代發工資流水等,這是為了證明你的歷史收入水平。

(3)準時上下班,按照公司規章制度辦事,不出大的工作失誤。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公司搞你,如果是因為你個人的責任導致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可不給予任何經濟補償。所以,這個敏感時期,你一定不要犯大錯。

做到以上幾點,你就等著人力資源部門上門求你吧!!!

這是來自二十多年上市企業集團總部的HR的忠誠奉告😂


我是和平精英


不公平的待遇、過重的工作、孤立員工、刁鑽找麻煩、職位調動、冷落排擠邊緣法,這些都是企業逼員工主動離職的套路。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脾氣控制不住的職場人就很容易發火,可能會直接找到領導進行質問,也可能一氣之下丟下工牌,說一句“我不幹了!”就瀟灑轉身離開。

從維護自身的權益方面來看,這樣的做法並不明智:

一、 主動離職也要走程序

保持冷靜與客觀,不要一氣之下說走就走。按《勞動法》來看,勞動者要辭職,須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若勞動者是在試用期內辭職的,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因為一氣之下所走就走不辦理離職手續的話,因沒有完成相應的工作交接而給單位造成相應損失的話,勞動者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我們不能讓自己反而背上損害公司利益的鍋,而且如果當場就和領導鬧翻了,那等自己找下一份工作時HR打電話給前領導進行背景調查時,前領導一直說自己壞話導致自己不能順利入職新公司怎麼辦?

所以,就算企業逼你主動離職,而你也不想再受這份氣的話,我還是建議你按程序給企業提供書面申請說明具體情況,正常離職。

二、收集充足證據證明自己是被迫離職

收集企業對你進行擠兌或冷板凳的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動辭職其實是被迫離職。向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幫助,向該公司討要賠償。

因為公司無理由開除員工,除了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外,用人單位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綜上,遇到企業逼你主動離職時,先不要急著發洩委屈、憤怒的情緒,默默收集證據再走正常離職的路徑,做一個客觀理智挑不出毛病又能儘可能多得維護自身利益的職場人。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其實這種現象目前非常常見。因為公司主動開除你,除了要有合理的理由外,還要給你N+1的賠償,從很多層面上都不划算。因此很多公司為了達到逼員工主動離職的目的,就會私下對員工進行擠兌,或者安排邊緣的工作,等你受不了的那一天,你就會自行離職的。

但是,這種做法對於公司來說沒有任何壞處,而對於你自身來說則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與其這樣將就著,還不如主動離職,尋找更好的天空。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做法使自己的權益和利益得到最大化。

騎驢找馬

既然公司想逼你離職,那你即使留下,後面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因此在這個冷板凳的階段,你可以好好準備自己的簡歷,做好行業內公司的分析,積極尋找合適的機會去面試,以便發現更好的工作機會。

找到新工作後,便可主動離職

按照《勞動法》規定,你要在30天前提出離職申請,30天后,即使公司不同意,你也能自動離職。如果此時公司阻攔你,就是違法。

切記不要一時衝動,撂挑子走人。如果你沒有按照規定提前提出離職申請,公司有權不給你開具離職證明,這樣會嚴重影響你後續的就業。

悄悄進行證據收集,以便勞動仲裁

公司對你進行調崗或者說你能力不行,必須要經過你的同意,才能進行。如果私自給你調崗就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

這時,你就要有心收集一些證據來證明是公司逼迫你離職的,以便事後勞動仲裁時有據可依。一些法律依據很多問答中都已經提及,我就不囉嗦了。

我要有話說

作為員工,誰也不願意碰到這種事情,可是事情一旦發生了,就無法避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心態平和、積極尋找工作機會,悄悄收集證據,採取一切合法合理的手段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看職場


題主說話很是忿忿不平,其實在職場被罵、神擠兌是很正常的,上司說話直也是很正常的,這裡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01 在談應對前,先搞懂職場不是溫馨有愛的大家庭


職場人大家在一起不是為了互相寵溺,搞什麼愛的供養,而是為了創造價值,為公司賺更多的錢。不要渴望公司給你溫暖,給你工資本身就是溫暖。


所以,被罵被擠兌的時候,你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想辦法應對 ,先要收起你的玻璃心。


很多職場人,特別是職場新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東西,只有學到真本事,你才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尤其是有時候,你周圍還可能出現變態前輩,專門靠打擊、嘲諷新人獲得優越感,你就更要加倍努力了,將來你成長了,進步了,變得很牛逼,才能超越他們。


還有一些新人把職場當學校,總等著有人來教自己,幫自己劃重點。老大,公司是發錢的,學校是要收費的好嗎。


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來指導你。你得主動去學。怎麼去學呢?


第一,你要隨時隨地觀察,你身邊的牛逼同事和領導是怎麼做事的,然後梳理其中的規律。


你要去對比,你和他的思維模式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你學到了什麼?

之前我帶了一個實習生,她跟我同一個辦公室,朝夕相處三個月,她說什麼也沒學到——除了大吃大喝。


我說,大吃大喝,也是很重要的人生體驗呀。再說了,論自媒體,我一定是全宇宙——啊不,不能這麼高調,只說是全中國吧——最專業的,沒有之一。我每天都叨逼叨:標題要怎麼取,文章要怎麼開頭,要怎麼謀篇佈局……如果這樣你都學不到東西,只能說明你完全不走心。


第二,你不懂的東西,確定是百度查不到的,你就整理好要點,去找前輩或主管問。


不要問開放式的問題,要問選擇性的問題——給出A、B、C三個方案,問他哪一個好。你交了方案,也可以主動去問他,你哪裡做得不好,你可以去改進。幹這些事情,比花時間去委屈,有價值多了。



02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沒那麼多人針對你


在職場,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一個任務,一個人花了5小時,吃了很多苦,做到60分;另一個人花了5分鐘,輕輕鬆鬆,做到了80分。


你會給第一個人點贊,誇他棒嗎?你只會覺得他很傻。


不要再因為你付出了多少辛苦,而自我感動了,你要多花那麼多力氣去做一件事,只能說明你實力還不夠。弱者才喜歡用苦勞說話,強者只會用業績說話,用作品說話。


其實,很多時候你的委屈,都源於你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也許你覺得自己特別悲慘,別人特別爽,只是因為你屏蔽了別人努力和辛酸的那一面。


每個位置都有苦逼的部分。貴為王健林或者馬爸爸,都有無數次想對誰豎中指的時候。


只是牛逼的人,不會沉溺於委屈,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職場不相信什麼眼淚。更酷的姿態是,把所有的委屈咽回去,變成我們的鬥志。


尼采說了,“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讓我們更強大”。


03 不要裸辭,這是最下策


如果沒有主動辭退你,你完全可以繼續幹好你的本職工作,這主要是為了兩件事,一是準備你的跳槽目標和資料,二是有一定積蓄讓你過渡。


這裡說的“積蓄”不是說你要存很多錢,而是說你存的錢,要在你辭職後足以抵抗各種未知風險的能力!


如果你不知道要存多少錢才算能抵禦風險,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的父母有沒有養老保險,特別是醫療保險,你的存款能應付一些意外嗎? 你愛人一個人的收入,能不能維持整個家庭的日常開支? 你現在的存款,能否在你1年以上即使沒有工作,還能保持家庭生活質量不下降?


儘量考慮到多個方面,比如當家庭有緊急情況的時候,當小孩需要報某個學習班的時候,當家人或朋友生病的時候,當你遇到某個人生機會的時候,即使在你辭職沒收入的情況下,你也有餘糧可以痛快的拿出來解燃眉之急。


關於跳槽的目標和資料,我建議你最好提前把你之前做過的項目案例、作品,先拷貝到U盤上,以後方便隨時提供給新公司,然後你還得先分析一下你要跳槽的目標公司的情況,比如崗位需要哪些能力,離你住的地方遠不遠,公司正不正規,最好是與一些HR先聊聊,把事情先談好七八成再離職。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彪悍貓先生


職場中,多數時候企業是強勢一方,勞動者是弱勢一方。企業又想節約成本,又不想惹上勞動糾紛,因此用調崗、擠兌等方式逼迫員工自行離開。既然企業用這種方法對待員工,那員工也要懂得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我建議從尋找下家,保留證據,努力適應三方面應對。

一、尋找下家

不論你是決定走或留,無論未來準備以怎樣的姿態面對現在的企業,都應該開始重新找工作了。

一方面防止企業忽然裁員;另一方面手裡有offer就多了一個選擇,即便最壞的結果是企業一分賠償沒給的情況下你走了,也可以馬上就有公司入職,不至於出現“職業空窗期”。

所以說現在找工作就是有備無患。

二、保留證據

保留證據包含三種。

第一種是企業人力找你面談何離職、工作、合同相關的證據。可以錄音,保留紙質件的形式保存。

第二種是企業給你穿小鞋、擠兌你的證據。這可能就是錄音、視頻等,當然需要暗中進行。

第三種是你自己工作的證據。包括平時的往來郵件、績效考核表、各種工作成果、和領導溝通的記錄等。也就是說“要為工作留痕”。

這些證據的目的是以防發生糾紛鬧到勞動部門或法院時,可以用來舉證。

三、努力適應。

這一點和你找工作一點都不矛盾。第一併非找工作立馬就能找到。第二找到工作之前,還是應該忠於職守,否則很容易被企業抓住把柄,以此為由辭退而沒有任何賠償。

所以,即便是作為過渡期也要注意一言一行,不要給企業抓住你“把柄”的任意一點機會。

企業如果讓你坐冷板凳,在沒有合適的工作之前,讓坐那就坐吧。直到你找到滿意的工作為止。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最後還是沒有賠償,但是你已找到工作,那就果斷離開吧。不能在一個沒有意義的位置上虛度。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更多職場成長建議,歡迎關注流沙言職。

流沙言職


【木先生說】:現如今,確實有不少公司為了降低成本,不想支付員工裁員補償,採取這類冷處理的辦法逼迫員工自動離職。但這時我們要冷靜下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正常上下班,做好份內之事和應對方案,別讓公司抓住了把柄把你辭退,白白損失了一大筆補償金。

企業想逼你自動離職的幾個跡象

1.逐漸邊緣化,調離原有崗位

當企業對你起裁員想法時,會以各種藉口將你調離原崗位,讓你逐漸遠離公司業務核心,或一線重要職位。此時,千萬別天真的以為崗位調動是對你工作能力的認可,一定要調查清楚新崗位的情況,再選擇是否接受新的崗位。對於員工來說,我們也不是不能拒絕調動的,這一點你一定要明白。


2.工作逐漸被分散,或直接由新人接手

常見做法是給你突然安排一個助手或者讓你帶新人,逐漸將工作交接和任務分配到新人手上,慢慢架空你。這種做法比較隱蔽,且能快速找到能替代你的人,不至於因為你的離開導致正常運轉受損。


3.降低薪資待遇水平

突然以公司收益降低等藉口,調整你的薪資待遇,導致自己因為待遇的降低產生離職的想法。這種做法太過於明顯,很少有公司會用這種方式去逼你離職,但這卻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4.當眾擠兌,給予難堪

增加業務壓力挑你的痛腳,然後加以羞辱或言語擠兌,利用羞辱員工自尊心的手段,達到逼迫你主動離職的目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能採取哪些應對方法?

1.保證正常的工作軌跡,尋找工作準備退路。

面對公司的變相逼迫離職,我們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正常工作,甚至比平時還要更加努力、細心。如果你因為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公司是有權利辭退你並不給補償金的。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知道公司逼迫自己離職而影響了正常工作,要知道,公司正等著抓你的小辮子辭退你呢。


另外,不論你是否接受,這個公司以後肯定是沒辦法繼續長呆了,這時候可以拖一些關係,找點退路。離職的成本太高了,我們損失不起。


2.應得的補償據理力爭,保留證據,申請勞動仲裁。

有一點要明確的是:公司企業採用調整崗位等方法來逼迫員工主動離職,以達節約成本,不發放補償金的行為,本身就是違法的。2004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此規定:


法院對於勞動合同中有關單位可隨時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的約定原則上可予認可,但為防止單位用人權的濫用(如報復員工、逼迫員工辭職等),單位調整員工崗位必須具有充分合理性,即單位應對其調整員工崗位行為的“充分合理性”向法庭充分舉證,否則法庭將不予支持。


也就是說,存在這種類似情況的,只要你提前收集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公司變相給你的工作設置難度、提高門檻、調動崗位等,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完全可以拿到應得的補償金,哪怕此時你已經主動離職了,也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


我是木先生,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專注職場話題,輸出有料、有態度的職場問答,期待與你共同成長。

Hello木先生


從本質上來說,勞動者始終處於勞資關係的弱勢的一方,如果要跟企業對抗或者真正去用法律的權益維護自己的權益,真的是有很多的無可奈何。

借你來往認為,企業對員工進行擠兌或者冷板凳,大吵大鬧、跟企業鬧矛盾對抗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大家別人認為你是一個蠻不講理、撒潑耍橫的職業素養較低的人。但如果你用法律的途徑去維護自己的職業權益和職業地位,不僅耗時耗力,也會失去工作,更會對你以後的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

一、有很多企業都存在卸磨殺驢、擠兌勞動者的行為。他們不在乎勞動者的職業發展以及前進,他們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資源成本,以及最大限度的或許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

我以前在的一家企業就有這樣的現實。公司有幾個業務板塊是同時在線進行的,但是會有淡季和旺季。一旦有關政策下來了,這些項目和工作繼續也快速展開。

因此,就會按照項目的開展以及所需要的崗位進行人員招聘。一旦這個項目結束了,或者說這個項目賺不到錢了,就會找各種理由和藉口和各種不公平的待遇來給員工做冷板凳、擠壓。

其實員工心裡也明白,企業想要裁員,但是又不能明目張膽的說出來,因為正面臨經濟賠償問題。

★★★可見作為企業,他們最終的考慮因素是企業的盈利,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資源成本,對公司的人能力和崗位如何進行最大限度的調配,從而節省人力資源成本,實現運營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那些工作能力超強,在公司不可替代性比較強的員工就不會面臨這樣的狀況。因為他們為公司創造了較多的效益,也能推動公司業務和項目的發展,這些員工在公司不可或缺。

二、勞動者作為勞資雙方較為弱勢的一方,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對抗企業,或者去維護集的職業權益,都不是很有利。

作為企業一方是屬於僱傭員工的一方,員工是作為出售自己勞動力給企業而獲得勞動報酬。就雙方的勞動關係來說,企業一方始終是處於地位較高和能力較強的一方,而作為員工來說,我們只是一個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勞動者,沒有背景,也沒有支撐,力量也比較弱小。

因此,我們去跟企業對抗,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往往就減的非常渺小和無可奈何,最後吃虧的往往是自己而已。

如果當企業開始壓榨和對你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你直接跟企業洽談或者的對抗,根本是對你自己不利的行為。

你大吵大鬧、對抗企業,反倒在別人眼中你不是一個好員工,沒有好的職業素養。

如果你用法律的途徑去維護自己的職業權益和地位,雖然可以獲得勝利,你可以得到企業對你的補償。

但是對你還是有很大的壞處。一方面,你不僅失去了你,你的工作崗位需要重新找工作。另一方面,你的這種舉報你的企業的行為,在其他的企業的眼中,會認為你是一個敢於跟公司對抗的刺頭,這樣就沒有企業敢聘用你,非常影響你以後的職業發展。

這就好比是你本來有老婆,去跟別人家的老婆搞了一腿。別人肯定會認為你是個渣男,是一個職業道德敗壞的人!這時候你的名譽和聲譽盡毀,誰還會認為你是一個好人呢!?

應對之法,只能勉為其難:

★★★要麼選擇離職,要麼選擇留下來。留下來你就要面對企業對你的剝削,而想要企業對你好,或者對你進行升職加薪,就要表現出你對企業的價值(崗位工作的效率較高,並且能創造出較高的崗位價值,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幹,能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也能為老闆提供很多輔助性的決策依據,或者具有創造性的思維……)

這才是想要企業不排擠你或者給你坐冷板凳得有效的解決之法!

你畢竟需要通過給企業工作來獲得勞動報酬,你要通過企業來實現你的人生價值以及職業生涯道路。

跟企業把關係鬧僵或者去法院起訴企業都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希望有所啟發。


個人職場經驗見解,歡迎一起探討;更多職場和新媒體運營知識歡迎關注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