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74457102櫻花開了
1726年,年羹堯被雍正判了“獄中自裁”,原本,年羹堯可以避免自己的這種悲劇結局。可因為他被彈劾起便始終沒有任何反抗甚至自我辯解,所以便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如此淒涼境地。
為何年羹堯會如此?答案是:因為他一直以為雍正會顧及往日情份法外施恩!也就是說,年羹堯一直執著地相信雍正皇帝與他之間有情義。
很明顯,在這一點上,年羹堯過於自不量力了。在面對利益衝突時,雍正對自己的手足尚且從不留情,何況是僅僅“情同手足”的年羹堯呢!
換句話說,年羹堯在君臣之道上是失敗的,他的失敗在於:他一直沒有認清楚自己的真實身份。年羹堯的這種“認不清”在電視劇《甄嬛傳》裡也有被演繹。
《甄嬛傳》裡有幾個細節,其中之一便是年羹堯和妹妹華妃還有皇帝一起吃飯時。
在劇中,年羹堯擔任總督不久後便打了一次漂亮的勝戰,為了犒勞他,雍正便以家宴的形式將他請到宮裡與華妃和自己用餐。
正是在這次用餐時,年羹堯的一個動作直接把華妃嚇得面如土灰了。
飯桌上,有一道菜是平日皇帝最喜歡吃的,可這道菜年羹堯也很感興趣。於是他便喊了雍正的御用太監蘇培盛給自己佈菜,這還不夠,他竟然還自己動手夾了那道他喜歡的菜。
皇帝見年羹堯使喚專門伺候的奴才,心裡本就不悅,如今,他竟還先於自己夾了他最喜歡那道菜。如此這般做臣子法,身為帝王的雍正心裡能舒服嗎?
自古君臣之道里,從來是臣以君為天,可在此處,年羹堯的做法,分明是把自己當與皇帝平起平坐的存在在搞啊。
很顯然,在年羹堯的心裡,這是普通的家宴,不必拘禮,可再家宴,雍正也還是帝王,這點,年羹堯看不透,可妹妹華妃卻看明白了。所以,飯後,她開始提醒哥哥說:“這蘇培盛伺候皇上,伺候我,那都是應當的,你怎能使喚他伺候你呢?”
年羹堯聽完後很不以為然地道:“不就是一個奴才嗎?”
從年羹堯的回答便可知,他對君臣之道知之並不深,而之所以不深,是因為他是在雍正還是王爺時便陪伴左右的,加上自己妹妹又是皇帝寵妃,且雍正還經常各種明裡暗裡地對他特殊照顧。
自然,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羹堯就很有些不那麼講究君臣之道了。
情義這個東西,從來是“對方可以看重,你卻不能當回事”的,可年羹堯似乎並不懂這句話。這種不懂,自然也為他後來招來殺生禍埋下了伏筆。
在《甄嬛傳》第28集裡,還有一個關於年羹堯的細節,就是年羹堯夫人發瘋病時他強行請走了宮裡所有御醫。
按理,臣子家裡遇到突發情況派御醫去診治,這無可厚非,可將全部御醫都弄到自己府裡就明顯有些過分了。它之最過分在於:它是完全不考慮帝王的行為。
果然,當晚,偏偏不巧的是皇帝突發頭痛要尋御醫,可得到的答覆竟然是:御醫全部被年大將軍請走了。這下,皇帝能不冒火嗎?當然不能。
後來,年羹堯還幹了幾件讓雍正非常不舒服的事兒,這些事兒同樣看起來很小,卻又影響極大。
《甄嬛傳》裡,一次,雍正與果郡王正下棋時年羹堯求見。等待期間,蘇培盛給年羹堯搬來了一把椅子。這其實是蘇培盛給他下的一個套,之所以套他是因為他曾幾次得罪過蘇培盛。
年羹堯此時正功高,他自然想都沒想就坐下了。不一會兒,果郡王出來,年羹堯或許是坐得太舒服了,竟沒有起身請安。果郡王臉上並未有任何表示,只寒暄幾句便走了。
本來這也沒什麼,可在蘇培盛跟雍正說了之後,這便變成有什麼了。蘇培盛在談到果郡王與年羹堯碰面時說:“大將軍還沒起身呢”。
這句看似無心的話,其威力卻像一個深水炸彈一樣。雍正聽完,當即心裡就非常忌憚了。
其實,年羹堯並非想謀反,他之功高震主也並非真的覺得自己功勞如何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太把自己和雍正的情義當回事了。
所以,在《甄嬛傳》最後部分,當他被革去所有職務去守城門時,他竟掏出了皇帝御賜的黃馬褂穿上。從年羹堯的眼睛看去,這是他想讓雍正念舊情。可從雍正處看去,這恰恰是再次不為自己設想。
雍正看來,年羹堯這黃馬褂一穿,百姓勢必會覺得他昔日功勞大,連黃馬褂都賜了如今卻看守城門,這皇帝也太不地道了。於是乎,年羹堯的這個舉動不僅沒讓皇帝念舊情,反而更讓皇帝起了殺心了。
可嘆,年羹堯至死才明白:自己以為的“情義”,僅僅是他自己以為罷了。
記者李滿
年羹堯祖籍在安徽鳳陽的懷遠縣,和明太祖朱元璋是老鄉。《在雍正王朝》裡面,年羹堯和李衛被刻畫成雍正的包衣,也就是家奴,這是不恰當的。年羹堯隸屬於漢軍八旗的鑲黃旗,他妻子的祖父是納蘭明珠,人家的人脈資源很有優勢。
雖然四阿哥娶了年羹堯的妹妹,但是年羹堯一直對他的這位妹夫不感冒。看一下他的履歷:
年羹堯進士出身,受康熙重用。康熙十八年,出任四川總督,平定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叛亂。
康熙六十年,奉詔進京覲見,康熙賜弓,以示恩寵。這年九月,年羹堯又平定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
康熙六十一年,十四阿哥進京,年羹堯和延信共同掌管撫遠大將軍印。
在皇位爭奪上,年羹堯更看好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反而和他們兩個走得很近。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709年,四阿哥胤禛被康熙冊封為雍親王,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成為親王之後,可以搭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培養自己的勢力,有問鼎皇位的極大可能。正在這時,年羹堯率領的鑲白旗劃歸雍正管理。此時,年羹堯才逐漸正視與雍正的關係,兩個人越走越近。
在奪位過程中,精明能幹的年羹堯立有大功,雍正繼位後,雍正元年,立馬擢升年羹堯為川陝總督,總覽川陝四省軍務。雍正特發御旨:凡是調遣兵力、動用錢糧,邊防大臣以及川陝、雲南督府、提鎮,皆照年羹堯意見辦理。這實際上成了雍正在西北的代理人,地位已經超出了撫遠大將軍。
在這一年的十月,年羹堯會同嶽鍾琪平息了青海蘿蔔藏丹津的叛亂,“年大將軍”的威名無人不知。
然而年羹堯地位和聲望達到頂峰的時候,驕橫跋扈的性格特點也暴露無遺。
雍正二年,年羹堯奉旨覲見,仗著自己的軍功和兩朝元老的地位,在入京途中,命令直隸總督李維鈞和都統範時捷跪迎。到了郊外,又讓王公以下官員悉數到城外下跪迎接,王公大臣與他打招呼,他僅僅是“頷首”而已,也就是點點頭,其他的官員基本上是看都不看。
還有一次,在一次慶功宴上,雍正擔心眾將士勞累,讓他們卸下鎧甲就餐,然而,沒人敢動。只有等年羹堯發話之後,眾將士才敢卸甲就餐。在年羹堯的軍隊裡,只知道有年大將軍,而不知道有皇上,這讓雍正深思極恐。就憑威脅皇權這一點,年羹堯必然被剷除。
年羹堯利用自己的權勢,大力推舉自己的心腹進入朝廷要害部門任職,凡是經過年羹堯舉薦的人,吏部、兵部無不優先錄用。這樣一來,以年羹堯為中心,逐漸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有皇權在上,雍正是不允許有這樣一個“年黨”存在的。
年羹堯殘忍嗜殺。據《棲霞閣野乘》記載,有一位江南姓沈的孝廉,來京城考試落第,他不想回家,想要在京城謀一個家庭教師的職位,他認識一位侍郎,侍郎把他舉薦給了年羹堯。
年羹堯安排他教自己的小兒子認字、算數,工作輕鬆,待遇優厚,還安排了四個奴僕,八個書童伺候自己。
有一天早上洗漱的時候,有的書童用頭頂著臉盆、有的拿毛巾、有的端熱水,來死後沈老師。沈老師哪裡習慣的了這個,就讓書童放下臉盆,自己動手。這時,年羹堯帶領侍衛巡視至此,發現,那位書童沒有頂臉盆,就和侍衛嘀咕了一句話,侍衛把那位書童領走了,沒過多久,侍衛拎著那位書童的人頭進來了,向年羹堯稟報:“某位書童對年羹堯不敬,已斬之。”
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沈老師受不了驚嚇刺激,多次請辭之後,終於回到家鄉,一輩子稱病不出。
雍正二年,雍正對年羹堯的批評公開化。特地下御旨讓他珍惜眼下的君臣情分,如果侍功造做,必致反恩為仇。
從此,年羹堯的處境急轉直下。雍正二年三月,陝西巡撫年羹堯的親信胡期恆被革職;四月,年羹堯被革去川陝總督的職位,勒令交出撫遠大將軍印,由嶽鍾琪接任,年羹堯被調往杭州任職。
雍正三年,年羹堯被列出九十二條大罪,雍正賜他自盡,免連坐父兄。
年羹堯深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不可饒恕。縱使自己祈求認錯,終究於事無補,還不如早點赴死。所以,一直蠻橫至死。
品讀春秋001
年羹堯為什麼死不認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就沒錯!年羹堯文武雙全,對歷代君王與臣子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有自己的深刻認識,身邊也有參謀班子為他籌劃。
他統領大軍,戰功彪炳,這沒什麼大問題。大問題是雍正對他的肉麻吹捧,年羹堯作為臣子,哪敢受著?於是有意飛揚跋扈、亂伸手,就是特意以犯錯誤的方式等待雍正對他的處理,求個平安。否則,雍正都把你吹上天了,你還要做道德模範,你想幹嘛?
所以,年羹堯所犯的錯誤,就是他送給雍正的小辮子,他就是想通過這種互動模式來保全自身(四爺把我抬得這麼高,我好像坐在火爐上啊!我犯點錯,您快點批評我。但雍正不批評,年羹堯就再接著犯錯,飛揚跋扈得罪人,也是向雍正表明沒有收買人心的想法),希望雍正高高舉起,輕點放下。但雍正是皇帝,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出牌,並不按照年羹堯想的牌理來出牌,年羹堯一直在再等著挨板子,但雍正直接上虎頭鍘,於是就悲劇了。
雍正對年羹堯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指控的罪狀應有很多不實之詞,年羹堯作為一個時代的頂尖人物,為什麼要認錯?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雍正四年,曾經風光無限的年羹堯被雍正賜死,而年羹堯被下獄後一直沒有為自己辯駁,他寧願死都不肯向雍正低頭認錯,那麼他究竟在執著什麼?
年羹堯有自己的驕傲,他認為自己能和雍正平起平坐
年羹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因為在四川剿匪有功,後來被康熙派去青海地區平定叛亂,而年羹堯也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華。
在雍正繼位後,年羹堯更加受重用,並於雍正二年擊潰青海地區的叛亂部落。雍正大喜過望,不僅封他為一等公,讓他兒子承襲子爵之位,還讓他總督西北軍政,可以說年羹堯此時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
不過人久居高位後,總是會驕傲自滿。年羹堯在西北獨掌大權,平日裡說一不二,因此也越發驕橫,他的架子擺的比雍正還大。
就比如總督、將軍見他,要行叩拜大禮,就連王公貴族與他見面,他也只是點頭示意。
尤其是年羹堯在西北接到雍正的聖旨後,連跪迎的禮節都省了,直接拿起來就看。
年羹堯向雍正提出的建議,直接要求雍正照辦,這讓雍正心中很是不快。
此時的年羹堯志得意滿,可以說除了他自己,他誰都看不起,他甚至都覺得他能夠和雍正平起平坐,這讓雍正無法忍受。
在這樣的情況下,年羹堯不可能向雍正低頭認錯,因為他有他的執著,他寧願死也要維護自己的驕傲。
年羹堯以為自己還能和雍正君臣相知,他在等著雍正赦免他
年羹堯被人彈劾有92條大罪,這些罪名加起來誅他九族都夠了。
但年羹堯還以為自己只是一時落魄,他以為雍正還能和他君臣相知,他認為雍正還需要他平定西北,其實雍正早已經對他動了殺心。
而且年羹堯一點都不瞭解雍正,雍正早期確實很感激他,曾多次下旨盛讚年羹堯,甚至還聲稱年羹堯是他的恩人。
可惜年羹堯忘記了一點,雍正是君,而他是臣。君主只看重實際利益,年羹堯此時已經威脅到雍正的權力,這讓雍正如何能留他。
或許此時的年羹堯還在等著雍正赦免他,他認為是雍正下旨將他下獄,那麼也必須由雍正下旨將他無罪釋放,可惜等待他的只是賜死的詔書。
總得來說,如果年羹堯能夠放下身段,低頭向雍正認錯,而不是一直執著於自己的驕傲,他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東方大史
年羹堯之所以寧死都不肯向雍正低頭,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一直以為雍正並不是真的要殺他。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死的時候可以用“悲壯”來形容。當李衛拿著雍正詔書,來賜死年羹堯的時候,年羹堯將雍正的手串託李衛還給雍正,然後一個對著天放聲大哭,然後自盡身亡。
而歷史上的年羹堯,在自盡的時候,非但沒有這樣的“悲壯”之舉,甚至可以用“滑稽”來形容。
當宣讀聖旨和監督年羹堯自盡的官員,告知年羹堯雍正要其自盡的時候,年羹堯是遲遲不肯遵旨自盡。
此時的年羹堯並不像電視劇中那樣在杭州,而是就被雍正關押在北京附近,所以年羹堯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誡宣旨的官員,皇上不會這樣讓他去死,而是會用一紙赦書將其赦免,於是就是不肯就此自盡。但是年羹堯所期待的雍正赦書始終沒有能夠到來,在場的官員也是勸諫年羹堯奉旨自盡,最終年羹堯這才選擇了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就在年羹堯臨終之前,他都不相信雍正會真的處死自己,而他也是根本覺得自己並沒有錯。
年羹堯為雍正所殺,正是因為年羹堯只知進而不知退,功高震主,為雍正所處死的結局也就成為了必然。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羅卜藏丹津趁著大清王朝君主交替,之前統兵西北的“大將軍王”胤禵又被調回北京的空檔時期,發動了叛亂,雍正隨即安排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親王前往青海帶兵平叛。結果年羹堯前後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迅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叛軍幾乎全軍覆沒,羅卜藏丹津家人悉數被俘,羅卜藏丹津本人更是化妝成一婦人才勉強逃脫,投奔了同樣是強弩之末的策妄阿拉布坦。
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讓年羹堯名聲大振,獲得極高的威望,就連雍正都稱其為“恩人”,甚至在對其的奏摺批覆中都毫不掩飾對於年羹堯的感恩與寵愛之情:
“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在唸做千古榜樣人物也。”
此時的年羹堯可以說到達了權勢的最高峰,同時,年羹堯也真的把自己當成了雍正的“恩人”,開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
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初,年羹堯西北得勝進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變得居功自傲、飛揚跋扈,不僅在面對朝臣時趾高氣昂,就連對待雍正也全無君臣禮儀,不僅言語囂張,甚至當著雍正的面盤腿打坐。在此之後,年羹堯仰仗著雍正對他的寵愛與器重,一方面開始結黨營私,培植黨羽,把持官員任免與升遷,進而形成了“年選”;另一方面,年羹堯貪汙腐敗,收受賄賂,網羅財富,鋪張浪費,極度奢靡。
實際上不僅僅是雍正,在朝臣之中,對於年羹堯不滿的聲音也是愈發的激烈,但是雍正礙於年羹堯的特殊功績,也礙著年家特別是自己的寵妃年氏的面子,一直沒有處置年羹堯,更可況自己剛剛給了年羹堯如此眾多的“殊榮”,如果馬上就進行清算,則必然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動搖自己的皇位。
所以雍正並沒有馬上處置年羹堯,反而更加滋長了年羹堯的囂張氣焰,年羹堯也就此變得更加僭越與傲慢。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 “祥瑞”之兆,群臣紛紛寫詩做賦,敬上賀表,向雍正祝賀。年羹堯也向雍正進上了一份賀表,但是在文中將“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進而引發了雍正的震怒。畢竟年羹堯是進士出身,是公認的文武雙全,出現這樣的錯誤,雍正認為年羹堯是故意而為之,詛咒自己早點去世,以便新皇登基,這才將代表晚上的“夕”寫在了代表早晨的“朝”之前。
最終,雍正給年羹堯定下了九十二條大罪,將這位曾經的心腹與“恩人”賜死了。
而在年羹堯看來,自己的“恩人”是雍正給封的,自己的權勢和威信也是雍正給樹立的,他說做的,所擁有的都是理所應當的,而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極大的觸動的帝王的威嚴,而在此情況之下,他的死也就成為了必然。
起初,年羹堯還有自己的妹妹作為保護傘,但是伴隨著妹妹的去世,年羹堯也迎來了死期。
雍正將年羹堯一擼到底,直至將年羹堯囚禁起來,並沒有處死年羹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在了寵妃年氏的面子上。
年羹堯的妹妹自嫁給雍正開始,就非常受到雍正的寵愛,雍正登基後,馬上將其冊封為貴妃,而就在年氏病重期間,為了給年氏沖喜,在皇后在世的情況下就將其冊封為皇貴妃,足可見對其的寵愛。並且,為了不讓自己的寵妃傷心,雍正甚至沒有將自己處罰年羹堯的消息告訴她。
此時的年妃,已然成為了年羹堯最後的保護傘。
但是隨著年妃的去世,年羹堯也迎來了自己的死期。在年羹堯的妹妹去世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年羹堯就被雍正賜以自盡了。
雍親王府
自古艱難唯一死,如果能活命,年羹堯必然會努力求生。不過他很清楚鳥盡弓藏的道理,雍正是一定要置他於死地的。給他議定的92款大罪,說穿了也只有八個字:功高震主無法駕馭。
年羹堯能力超群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康熙年間從進士做到四川巡撫,只用了九年時間。後來又升任四川總督,不論在地方治理還是平定叛亂的過程中,都顯露了與眾不同的能力,深受康熙皇帝賞識,後來在京城覲見時,還曾賜給年羹堯弓矢以示榮寵。
對於康熙的賞識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他早年眼中只有康熙皇帝,對於和皇子阿哥們交往並不熱衷,而他川陝總督的身份,在有奪嫡之心的皇子心中,自然是分量極重的。所以才有了胤禛納年羹堯之妹為側福晉之事,而這種政治聯姻,也緊緊地將年羹堯栓到了胤禛的戰車之上。
胤禛繼位之後,外靠年羹堯內倚隆科多,很快地穩定了朝廷的局勢,在這個過程中,年羹堯被授予了極大的權力,他在平定了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叛亂後,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西北王。雍正對這個大舅子好到了異乎尋常,甚至認為年羹堯是他的“恩人”,不僅自己感謝他,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要記得他的好。
年羹堯就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他忘記了功高蓋主的古訓,變得飛揚跋扈。他接見地方官員,哪怕是巡撫這樣的官員都要下跪參拜,他推薦的官吏遍佈西北乃至全國,被稱為“年選”官員,他肆無忌憚地收受賄賂,他甚至在皇帝面前都大模大樣地坐著(御前箕坐,無人臣禮)。
這樣的年羹堯和他為首領的官僚集團,無疑已經大大地傷害到了皇權,成為皇帝的心頭刺。
雍正三年(1725年),皇帝在地位已穩的情況下,開始對年羹堯進行了清算,先是斥責他手下的官員,再從他的奏章中挑毛病(把“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以此為由把年羹堯從西北老巢調到了杭州(撫遠大將軍變成了杭州將軍)。
年羹堯離開了西北,就成了胤禛手中任意揉搓的麵糰,再也不可能興風作浪。胤禛這時候才露出殺氣,發動朝臣揭發年羹堯的罪行。正所謂牆倒眾人推,大家齊心協力給年羹堯定了92款大罪,這就是要搞死年羹堯的節奏。其實所謂的92款大罪,從本質上來講無非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罷了!
歷史上能夠得善終的臣子,無不是善於藏拙之人,年羹堯最後被逼自殺,除了胤禛狠辣無情之外,他自身也的確有取死之道!
李飛叨
年羹堯大將軍,他狂妄自大,肆意妄為,有能力,目空一切,但是他卻對雍正還是忠心的,年羹堯後來被貶,卻仍然堅持自己的排場,依然保存大將軍的尊嚴和排面。他的親信曾經和年羹堯暗示過,現在你不行了,就不要裝犢子了,別擺排場了,給雍正認個錯,還做你的大將軍不行嗎?
年羹堯不同意,他一路被貶,卻依然驕傲,他的趾高氣昂,頤指氣使的樣子,讓雍正很反感,雍正像一個孩子一樣與年羹堯置氣,一路將年羹堯貶為了守城門的士兵,即便如此,他還是膽大妄為,拿出了黃馬褂穿在身上,與直屬領導對抗。
最終,雍正賜死了年羹堯,直到賜死的白綾和聖旨到了年羹堯手裡,他還仍然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他就像一個孩子一樣,耍賴,胡鬧,不自盡。
直到等了許久,也沒有等到皇帝的“刀下留人”,年羹堯絕望了,自盡結束了一生。年羹堯到底在堅持什麼?!
回首年羹堯的一生,那是轟轟烈烈的一生,年羹堯是一個英雄,他有他的驕傲,可惜在年羹堯的人生字典中,少了知進退!
當年,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讓整個大清陷入艱難,年羹堯帶兵討伐,這位撫遠大將軍沒有讓雍正失望,在國庫即將不支的情況下,年羹堯三個月大捷,打敗了羅卜藏丹津,這場大捷是一場讓雍正開心得要哭的勝利,這場勝利讓雍正緩過來一口氣,所以雍正極為重用年羹堯,並且成他為“恩人”。年羹堯是雍正的恩人,也是大清的恩人。名聲大噪的年羹堯,盛極一時,驕傲的年羹堯像一隻大公雞一樣凱旋,卻不懂內斂,讓自己走上了巔峰,也走到了盡頭。
凱旋迴京的年羹堯,拿一封推薦信,讓雍正封官,雍正沒有駁他的面子,但是受到這樣的威脅內心也極不舒服,他不能打恩人的臉。第二年,年羹堯再一次拿出自己心腹的名單,讓雍正委以重任,雍正依然聽從了年羹堯的安排,此時,在民間有了“年選”的說法,就是說年羹堯每年都會封一批官,和皇帝一樣,甚至比雍正還牛。
得知這樣的說法,年羹堯不僅沒有害怕,還沾沾自喜,變本加厲。
年羹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功勞,他結黨營私,以權謀私,索要鉅額軍餉,還將雍正拍去接監視他的人給殺死,年羹堯作死的節奏逐步加快!步步相逼之下,雍正忍無可忍,決定將這位年大將軍修理修理!
年羹堯被一擼再擼,卻始終保持排場和驕傲,這樣的做法讓年羹堯被一擼到底。
年羹堯身為大將軍,宮裡有他的妹妹,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早已經放不下身段了,他一次次的僭越行為,讓他認不清自己的位置,他不和雍正認錯不是堅持什麼,而是不自知,已經膨脹不可收拾,直到死去那一刻,我想年羹堯會有後悔,可惜他已經無路可走了!
野史日記
輝煌的業績衝昏了年羹堯的頭腦,加官、晉爵、賜第、賞金,該有的榮譽都達到了頂點,新的政權維穩,雍正不但軍國大事與年羹堯商量,連官員任員都要先問年大人,清算皇子扮演重要角色,連監管允禟這種宗人府事務都交給年羹堯辦理,不僅如此,年羹堯的父親都給巴拉出來,給了太傅銜,一等公,他兒子年富也是男爵,就連年羹堯家裡的奴才,都賞了4品頂戴,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年羹堯的發跡就是參照,他當然有其驕傲的資本。
雍正以92條大罪弄死了年羹堯,92條罪一句話概括,妄自尊大,不守臣道。
在年羹堯心裡,自己是雍正的社稷重臣,就算要打擊也沒這麼快,因為新政權還需自己去幫忙穩定,過程中也有逾越,但雍正都處處維護,從寬免罪,年羹堯被清算的前3個月,也就是雍正2年11月,有一工部郎中叫嶽周,向年羹堯賄賂2萬兩想更進一步,此事被雍正知曉,兩人都應該問斬,但年羹堯屁罪沒有,還幫著嶽周說好話,嶽周由斬改為監侯;四川巡撫蔡珽懲罰屬下重慶知府蔣興仁,蔣興仁不堪自殺,按律當重罪,年羹堯辯護,蔡珽竟然無罪,年羹堯更加日漸驕邁。
圖中是雍正批給年羹堯的摺子,內容是: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這種纏綿的句子,怎不讓年羹堯昏頭呢?
清算年羹堯從雍正3年2月開始,新年群臣都要上賀表,年羹堯不知怎麼搞的,賀詞裡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一語誤寫,雍正緊抓不放,說他對自己不敬,這事兒放在以前根本不是事,這詞怎麼理解也沒大錯,但雍正偏偏往牛角尖裡鑽,訓斥年羹堯,似乎得到信號的眾臣們紛紛彈劾年羹堯,4月,年羹堯調任杭州將軍,這是個什麼職位,從一品的地方最高武官,大概相當於總督,雖然較大將軍遜色不少,但也是武將奮鬥的最高目標,年羹堯不以為然,雍正只是想略施懲戒,自己當奴才的老實受著即可。
年羹堯死後,準葬於綿陽家族墓。
因為年羹堯相信,自己是雍正的自家人,不管怎麼弄,總會調回去的,所以對自己的危機毫無準備,調任杭州時左拖右拖,到了杭州後還端著撫遠大將軍的架子,到處鬥威風,不把地方官吏放在眼裡,《嘯亭雜錄》記載“鬻薪賣菜者皆不敢出其門”,啥也不幹,就等著親愛的雍正皇恩浩蕩,直到12月,年羹堯接到自裁聖旨時,仍然在幻想自雍正會降旨赦免,直到監刑的官員催促,再不動手就幫忙了,才絕望自縊。
圖文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年羹堯?這三字在雍正的心裡邊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打心眼裡雍正是真真的想和這年羹堯整個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樣。
話說年羹堯這主,是個只懂進不懂退的粗漢。而大傢伙的印象當中雍正是個薄情寡義的主,乾點嘛都扣扣索索的,別人從國庫裡借一兩銀子,這都要逼著人家砸鍋賣鐵的還上。
這兩人撞一塊,結局能有個好嗎?
您這話說的對,但他也不對!當然您也別急著反駁,俺給您說道說道,說道完這事,您擱心裡邊吧嗒吧嗒看看是不是這個理。
那咱就先從年羹堯的身上說起吧!
年羹堯的結局大傢伙都知道,最終落一個大牢自殺的結局,其實照著雍正的薄情寡義的個性,要不是念著他和年妃的好,滅門都算是輕的了,就這結局給足了他的面子。
說道這裡估計有些人要嘮叨兩句:“還好那?他兒子年富那腦袋瓜子都讓人給剁了,這咋說呢?”
咋說?咱就說說這判決,年羹堯的老爹年遐齡和他哥哥年希堯官帽子全擼了,但罪過全免,也就是說他們老年家,除了年羹堯這一支,其他支系和這事沒多大關係,命都保住了。
年羹堯的大小子年富直接砍了,其他兒子到了十五歲的頭上全拉邊疆喝著西北風看邊界去了。
而年羹堯一大幫子幕僚都被砍了小腦瓜,這還不算家裡邊的所有親戚全都發配到了寧古塔給披甲人當奴隸去了。
這判決要是這麼看,雍正似乎對這年羹堯恨到了牙根子上了。但這事還有後邊呢,也就是第二年,這事緩和了一段時間之後,雍正又赦免了年羹堯的兒子,提溜給了他們的爺爺年遐齡管教。
瞅見沒,這事他們老年家除了年羹堯和長子年富,其他人壓根就沒事,啥西北風不西北風的,留著給別家的孩子喝吧,倒黴催的就是那幫子幕僚。
吧嗒出個味來了嗎?雍正還是念年羹堯的好,年羹堯留了個全屍,代他受罪的是他的大小子。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這是為嘛呀?就因為年羹堯立的功勞?可這也不符合帝王手裡邊的帝王之術啊,尤其是這個冷麵帝王雍正啊,這不符合啊?”
啥不符合!這裡面的情分有他妹妹年妃在裡邊,雍正是把他當大舅哥的看,而不是一個大臣來看,所以這罪才輕了。
接下來咱說說年妃的事
說道這裡,估計還有人要說:“不是說這年妃蹲在紫禁城裡邊飛揚跋扈的,整根尾巴都能整天上去了,還給她留面子,老梁你蹲這胡說八道呢吧!”
你快拉倒吧,被電視劇毒的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了,電視劇裡邊的事你也真信,導演逗你玩呢?瞅見沒那天天蹲牆根底下,摸大鼻涕,樂的和一個傻子的貨就是導演,他都快笑死了,你還當真?
雍正都愛死這年妃了,要年妃能活到他哥哥年羹堯出事的時間點上,除了年羹堯必死之外,他那大小子年富那吃飯的瓢還能好好的長在大脖子,頂多遭點子罪而已。
啥?您要證據?
第一點,年妃打首次開始生育到死,一共十一年,這十一年雍正的娃都是年妃肚子裡出來的。
第二,雍正頭一年登基,立馬就給這年妃升成了貴妃,這地位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
第三,年妃的身子骨一直就不好,到了雍正三年的時候,這身子骨更是一落千丈。雍正一直把這事裝心裡,這就想著沖沖喜,乘著祭天大典的時候,又給升為了皇貴妃。
就這還不算,祭天大典一結束,他連第二天的百官朝拜都顧不上,壓根就沒有等到第二天,當天就返回了圓明園。接下來的五天裡,除了發出兩道關於各省緝盜和江南四縣免賦稅的上諭之外,雍正啥事都沒有辦,一直守在年妃的眼跟前,而年妃就在這個月死在了圓明園。
大傢伙也知道,雍正那是個勤勉的皇帝,五天時間啥也不幹,這事少啊!
第四,就為了辦這喪禮,又是五天啥也不幹,就辦這事了。而且在這喪禮期間親王以下下奉恩將軍以上(這是宗室裡邊的人),公侯伯以下四品官以上的官員(這是朝堂上的官員),要求朝夕三次齊聚舉哀。
那規格不可謂不高啊,一幫子人小心謹慎再小心謹慎的辦差,還是把憤怒的雍正給撩毛了,一傢伙給議了罪,一幫子尚書侍郎將兩級留用。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這還不是瞅年羹堯勢大,擺在哪裡給年大將軍瞅的嗎?”
拉倒吧你,咱瞅瞅雍正的評語:
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皇考嘉其端莊貴重,封為親王側妃。朕在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儴內政。就這評語,年羹堯完蛋了都沒有改。
後邊的事,就能證明,這壓根就不是虛的,是實打實的。
第五年妃死了之後,就給雍正留了個八阿哥,結果到了雍正六年的時候,這八阿哥去了。這把個雍正疼的,下葬的時候這八阿哥是按照親王的待遇下葬的,還加入了引幡儀式。
就這儀式,當年順治給董鄂妃的兒子榮親王下葬都沒有用到過。
這時間點上八阿哥算是親王了,而那會乾隆包括他那幫子兄弟連個貝子都不是。
愛屋及烏聽過吧,這就是!把個乾隆和他的兄弟羨慕的不要不要的,這不是爵位不爵位的問題,這是嫉妒父愛的問題。
第六,雍正死了以後,這年妃和皇后一同隨著雍正下葬泰陵的。您要說是雍正不喜歡這年妃,會有這待遇,拉倒吧!
咱總結一下
年羹堯的老爹年遐齡死了,那是雍正下旨給了一個一等公禮下的葬,他那大哥年希堯也是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四年的時候,又開始啟用,後來都到了一品的左都御史。
您自己個覺得呢?這事有點意思吧!
您要說年羹堯不想低頭,那是他佔在了大舅子的身份來說事,感覺自己個沒毛病,還有功於雍正。雍正到也是想站著大舅子的身份說事,可他還有一個帝王的身份,這身份不能退。
得咧,倆人把身份給弄擰巴了。
“俺不想反你!”
“俺又沒說你反俺!”
“那你把俺抓起來幹嘛?還要俺的命啊!俺整了那麼些個事,都不是為了你?”
“為了俺?你是為了皇上!你是俺大舅子,但俺更加是皇上,皇上的面子你也敢駁?反了天了你!”
“俺就是你大舅子,啥皇上不皇上的,俺不聽,俺就是不聽!咋的啦,有本事把俺腦袋瓜子給摘了!”
“摘了就摘了!”
好吧,事就是這個事,您說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年羹堯這個人,算是雍正的右臂,寧願死都不肯向雍正低頭認錯,因為他不覺得自己對雍正有不臣之心,既然你是我妹夫,我享受一下榮華,這也有錯?你雍正,不過是在過河拆橋;你四阿哥的手段,李衛知,我知,鄔思道知,只是鄔思道跑了,我無路可逃!<strong>
年羹堯該死嗎?李衛說不足以死罪,雍正說這該死的奴才,華妃說我可憐的哥哥,大臣說大將軍威武,於是年羹堯死了。
年羹堯忘了一點,不是功高震主,而是皇帝作為孤家寡人,永遠不會讓一個臣子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棋子就是棋子,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在任何皇帝眼中比養一隻老虎更可怕,廢物在某些人眼中反而是一塊無價之寶,用來攻擊原先主人的妙棋。
1、
年羹堯從來不相信雍正會殺自己!
他錯了!雍正一直沒對他放心過!
當初年羹堯投靠“四爺”,是為了回北京,沒有投名狀,大家互不信任,只是各取所需,但其妹改變了這一切!
年秋月喜歡鄔思道,鄔思道是雍正的左膀,所以當雍正知道兩人的情感,於是抬旗納為妃,間接控制了鄔思道、年羹堯兩人。
為我効力,否則你心上人死!否則你妹妹死!
鄔思道看的清楚,年羹堯欣喜之下沒看明白!
2、
追繳國庫欠款案,四爺觸了黴頭,一時半會都會處於低潮之中,所以年羹堯接過了老八的橄欖枝。他以為,兩面討好,自己官做大了這是兩全其美的法子。
他做了四川總督,只不過是老四騙老八的手段而已,老四利用了老八、對年羹堯也戒心漸濃。
康熙升其為四川巡撫時,年羹堯以為天高皇帝遠,從此飛出牢籠。
李衛被塞了進來,因為鄔思道向雍正說了幾個字:“派個人,看住他!”
年羹堯還是沒看明白。
鄔思道只是把雍正意思說了出來。
3、
年羹堯奉命西藏平叛,他不停向雍正要錢要糧,卻不肯真正去平叛,因為他要大將王這頂帽子,要打完仗後的實權。
雍正非常惱怒,年羹堯需要實權,他何嘗不需要一場大勝仗來給天下人看,他的龍椅坐的還不安穩,朝廷內的大臣還冷眼旁觀。
雍正罵年羹堯狗奴才,冷眼後還是給錢給糧。
鄔思道來了,鄔思道走了。
於是西北戰事大捷。
鄔思道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就叫燈下黑!”
雍正是燈啊,他需要油才能燃燒,你不能做油,拿來何用?
年羹堯勝了,還是沒想明白。
4、
雍正把年羹堯當做恩人,年羹堯也把自己當成了雍正的大恩人,任性揮霍雍正對他的耐心。
年羹堯以為自己是雍正上位的大功臣。
他的兵力限制了老八野心的成長。
他的部署防止了老十四的叛亂。
他的大捷堅固了雍正的位置。
他是雍正拿的出手的武將。
他還是雍正的大舅哥。
他開始享受權勢帶來的好處。
他忘了,他代表的是雍正的臉面。
所以他沒錯,那就是雍正錯了,雍正怎能犯錯?
年羹堯必死!
正如李衛說的,年羹堯不知收斂,闖出天大的禍,這禍就是雍正的帝位。
雍正不能讓年羹堯成為別人攻擊自己的棋子,也不能因他讓朝廷失和,唯有一殺!
年羹堯作為一個武將,在雍正登上大位時前後都有很大功勞,但他錯誤的真把自己當成了雍正的恩人,所以橫行霸道、肆無忌憚的做事為人,這等於是雍正皇位一個極其不安定的危險因素,所謂鳥盡弓藏,終於惹來殺身之禍。
如果年羹堯懂得收斂,不倚功自驕,安分守紀,做個好好人,自然君臣想歡。他卻以武將的頭腦去理解雍正的權謀,自然想不通,他執著的不過是自己是雍正口中的恩人身份。說穿了,就是不通人情世故,把老百姓之間的義氣搬到朝廷,期待雍正能夠回心轉意,再給自己機會。
等到死之時,年羹堯終於想明白了,棋子就是棋子,是自己太高估自己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