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作為活躍在演藝圈和文藝界的知名人士,高曉松被大家熟知的身份有詞曲創作者、歌手、導演、脫口秀主持人、也有愛曬“自拍”的微博網紅。

但是,你瞭解作為爸爸的高曉松嗎?

高曉松: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高曉松的愛女名叫Zoe,“Zoe”在希臘語中是生命的意思,足可見高曉松對於愛女的殷殷期冀。

那麼這位口才出眾、觀點獨特的爸爸會給孩子怎麼樣的教育呢?從幾個細節可以略見端倪。

高曉松: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Zoe大部分時間跟媽媽在一起生活,但這並不妨礙高曉松經常在社交網絡分享女兒的近況。

記得高曉松曾說過,碩士在他們家基本就等於文盲:他的外公是深圳大學創辦者和兩院院士,外婆是著名的流體力學家和教育家,舅舅是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系主任,母親是著名的建築學家和教育家,父親是清華大學的教授……

但是對女兒,他卻並沒有多高的要求。在女兒四歲生日那天,高曉松給小小的Zoe寫了一封短信,殷切之情躍然紙上:

“親愛的女兒生日快樂!

感謝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趕來投胎,聽說投胎的決定時間只有五秒鐘,看來你心明眼亮有辦法。

我猜你一定是帶著劇本來的,所以我們不會多打擾你,讓你學這學那,或者不讓你幹這幹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長大吧。

唯一的希望是,你長大後的劇本里還有我們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高曉松曾在微博上傳了一張女兒Zoe的照片,照片中的Zoe笑盈盈地拿著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卡片,看起來很高興。

到底是什麼是讓小美女這麼高興呢?原來是獲得了家庭事務的投票權。

高曉松: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看著孩子老練地處理起家庭事務,一點也不遜色於成年人,讓她獲得應有的投票權,告訴她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

高曉松認為,我們總是說怎麼教育孩子,其實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真切的愛、一份再忙也要陪陪她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

看見Zoe的古箏彈得好,有人問高曉松,會讓孩子學琴嗎?他說不一定學琴,但一定要多學多幹些沒用的事。

高曉松曾經說過:“如果我的錢只夠旅行或是買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長大後才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讓孩子“自由探索”,見識到豐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構安全感。

高曉松: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生活就是詩和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

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動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許多沒用的事比如琴棋書畫,比如愛與等待。

如果一個孩子被教育只能學對升學有用的課,上大學只能幹對就業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為了買房,生而為人豈不浪費?

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這時候,那些“沒用”的東西就變得彌足珍貴。孩子長大不會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高曉松表示如果自己有兒子,一定讓他了解更多社會和世界真相,教育男孩子要有真才實學,“而女孩應該純良一點”。

高曉松: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高曉松說自己對閨女實行的是“你最棒”的教育——“我們不聽任何專家講,只管每天誇閨女。誇得她覺得如果不事事爭先努力表現,就對不住這麼些榮譽,自己滿地找活幹,到處爭先進。”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

積極的父母,創造“自然”。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什麼?就是你要為孩子的成長“幫點忙”:

孩子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那就帶孩子多多去交際,鼓勵她、讚美她,賦予她自信;

孩子愛好很少,沒什麼特長,那就帶孩子去逛逛樂器行以及舞蹈學校,引導並培養她的愛好;

孩子遇到重大的抉擇,左右為難。把利與弊分析給孩子聽,旁敲側擊、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她。


高曉松:讓孩子“混日子”,只要長大後不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根據孩子的性格,為他們設計、創造不同的環境和成長境遇,讓他們多學些“沒用”的事;長大後懂得平衡生活、調整心態,有能力面對有挫折有挑戰、並不美滿的生活。

這不是比“把孩子培養成各個領域對口有用的機器”更加重要嗎?

高曉松年少成名,曾有過名利“一擊即中”的幸運。

年逾50之時,他對女兒的教育是心安理得地“混日子”,這和他年少輕狂,自由做自己的觀念不謀而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