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雞西美麗的興凱湖,虎林縣是赫哲族聚居區雍正年來了漢人


位於烏蘇里江的虎林碼頭,就是如今的虎頭鎮,五月上旬的時節,一艘木船停靠岸邊,船帆垂下,運來的木箱正搬在岸邊,貨主、搬運工各自忙碌。

圖中是老虎林縣城風光,對岸為俄羅斯,此處原名呢嗎口,清光緒年間在此設招墾分局,1913年民國政府設立虎林縣,1938年偽滿移縣城駐地,將原駐地改名為虎頭鎮沿用至今,歷史上的虎林是赫哲族的聚居區,後清雍正年間,有漢人來此移居,1933年,日本關東軍侵佔虎林。

虎林縣城虎頭鎮的中央主要街道,偌大的街道,只見數人行走,左側前方的商鋪招牌寫有“理髮所”字樣,道路高低不平,明顯可見車轍印跡。

虎林境內的烏蘇里江,一條小火輪開行江上,這條江的流域是女真人的發祥地,片中對岸在清朝時所簽訂的中俄不平等條約下,已經屬於俄國,成為中國人的屈辱歷史記憶。

虎林的水稻田,由朝鮮族農民開墾,廣袤的土地,一望無垠。

興凱湖旁的漁民,正在晾曬漁獲,當時的烏蘇里江沿岸和興凱湖畔的百姓,大多以捕魚為生。

興凱湖畔的溼地,居住著十幾戶人家,龍王廟就在此處,一群人沿著湖邊小路,像是去祭拜。

美麗的興凱湖,湖面波光粼粼,天空白雲朵朵,唐朝時,湖被稱為湄沱湖,清朝時稱為興凱湖,是滿族的龍興之湖,後來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戰敗,被迫與沙俄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大片國土,興凱湖也被割走三分之二,成為中國人永遠難忘的痛楚之地。

虎林縣公署,位於如今的虎頭鎮,只見一位士兵在門口站崗,普通的宅院,柵欄作院牆,門樓上是:“虎林縣公署各局辦公處”,兩邊分別有內務局、警務局、財務局的門牌。

松阿察湖風光,作為烏蘇里江的支流,從興凱湖流出,彎彎曲曲,是中俄的界河,河畔蘆荻叢生,水草豐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