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歡翡翠,那麼你們知道翡翠的場口嗎,什麼場口出什麼樣的料子?

帕敢小張逛場口


場口太多了,不管大小,還是沒名字的小場口,都會有幾率出極品。甚至的礦渣,大量的老緬也圍著撿寶貝。

主要說下三個場口:

一、新廠區-莫西沙場口

該場區位於烏魯江上游的兩條支流之間。新廠區的料子,翻沙表象更多是針型沙感。

主要接觸的摩西沙,翁巴利,莫邊,馬薩場口。

主要場口有 9 個:摩西沙、婆之公,格底莫、大莫邊、小莫邊、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

翡翠原石主要有白砂皮、灰砂皮,少見的有紅砂皮。白砂皮是最常見的,這與莫西薩翡翠含鐵量低有關,但即使是紅砂皮,其地色還是偏白色的。莫西薩翡翠顏色黃、白、灰、黑色都有。

其皮殼可歸納有三個特徵,

一是脫砂皮,一些莫西薩翡翠原石几乎全部脫砂,有些石頭則部分脫砂,脫砂感是莫西薩翡翠的重要特徵。
二是具刀砍狀紋路或蜂窩狀表皮,一些莫西薩翡翠原石有明顯的刀砍狀表面紋,多數翡翠原石表面有滴水狀的圓形或不規則狀凹坑,有的像蜂窩狀表面。
三是,這裡的翡翠原石顯現凹凸不平的丘陵狀表皮,這與翡翠藍花色緊密相關,突起部分常常表現出深色的皮殼,系種水變化的差異化硬度造成。

這個場口常出高種水的料子。
二、老廠區-木那場口翡翠

老場區位於烏魯江中游.其特點翻沙表象,更多是顆粒較小,緊湊型,平沙型。

主要接觸較多的有,莫灣基,哥因角,木那.會卡,莫洛根等場口.

其中較大的場口有:老帕敢基、會卡、育馬、仙洞、南英、擺三橋、瓊瓢、香公、莫洛根、

茲波、格銀瓊、東郭、那莫邦凹、憲典、馬勐灣、帕丙、結崩瓊、三決、橋烏、莫洞、勐毛、

苗撇、東莫、大谷地、四通卡、馬那、格拉莫。莫灣基

木那場口該場口開採時間長、儲量較少,產量比較低。木那場口以盛產種色均勻的滿色翡翠出名,該場口翡翠原石皮殼多為白鹽沙。木那產出的翡翠基本帶有明顯棉絮狀包體,像飄飄灑灑的雪花,但這並不影響其歸屬於高檔次翡翠。

木那翡翠綠色也多樣,有帝王綠色、陽綠色、黃楊綠色,還有陽綠滿色玻璃種,偶爾也有水頭好的秧苗綠色。木那翡翠的裂紋比較少,但種變化較大,從豆種到玻璃種都有,以豆種、糯化豆種和糯化種多見。從質地上來看,木那翡翠從中粗玉質至細膩玉質都有。

三、大馬坎廠區-大馬坎場口

大馬坎廠區位於烏魯江下游。外殼水流沖刷形狀較突出.水石,半山半水石較多.

主要接觸較多的達馬坎,莫格疊,黃巴等場口

是老場區出現一個世紀以後開始開採的。較大場口有 11 個:雀丙、莫格疊、大三卡、南絲列、西達別、庫馬、黃巴、大馬坎、那亞董、南色丙、莫龍基地

大馬坎場口曾產出不少高質量的翡翠。該場區內翡翠原石多為黃砂皮和紅砂皮兩種礫石。大馬坎為代表的場口翡翠原石多以半山半水石聞名,其次是水石。皮殼常有琥珀色的紅皮,而且種水也不錯。一般皮殼較厚,表面不平,呈灰色並且皮肉相雜。

有的地子透明度高,有的則顯灰或木。色級一般比較高,但色味偏藍,但是不會吃掉綠色,起貨效果不錯。皮下多有霧,霧的顏色有紅、黃、黑、白多種。通常有紅、黑霧的翡翠地子發灰,有黃、白色霧翡翠的地子就好。

人們發現這裡的翡翠原石“十霧九有水”。一般翡翠礫石不大,多在1~3千克之間。典型特徵為色串皮、霧串皮、霧裹色、霧吃色,皮肉難分。該場區所產的翡翠多帶光,加工拋光後能反出幾種色澤,通常玉質均好。

現在的大馬坎主要出產多色翡翠聞名了,起貨色彩多變,是雕刻師傅們的最愛。特別是黃加綠,價格一漲再漲。

翡翠小小班


原來是八大廠區100的個廠口,大量的開採現在大大小小的坑一千多都有。英雄不問出處嘛。新廠口也有好東西,無外乎就是出的高品質東西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