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千年古剎清涼寺是一座皇家寺院,坐落在商丘市梁園區王樓鄉清涼臺上,清涼臺古稱清泠臺,臺下有池名清泠池。是西漢梁孝王之行宮,為昔日梁園七臺八景之一。


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作為梁園勝景的清涼臺,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傳世佳作。唐天寶3年(公元744年)大詩人李白從長安來到梁園,留下“一朝去京都,十載客梁園”的千古名句(見李白《書情贈蔡舍人雄》),李白還與杜甫、高適等著名詩人在清涼臺開懷暢飲,斗酒留詩“掃梁園之群英,振大雅於東洛”(見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北宋著名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清涼臺避暑,作《漁家傲》寫到:“風兼露,梁王宮闕無寒暑。------朝與暮,故人風快涼輕度”。


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隨著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北魏在臺上開始建寺院,名為清涼寺。古老的建築群莊嚴肅穆,歷代各有興廢,相傳至今。在中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圓覺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兩側建有觀音殿、地藏殿、羅漢堂、伽藍殿及齋堂、寮房等建築。


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以上殿堂多為歷代遺存建築,古樸典雅,佈局嚴謹。大雄寶殿屋脊上刻飾有龍鳳圖案,黃色琉璃瓦蓋頂,此為皇家寺院的顯著標志。寺院有一塊唐代石雕,上面雕刻有鳳凰圖案,雕工古樸渾厚,栩栩如生。


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保存完好的明萬曆八年的石碑詳細記載了清涼寺周邊的地形地貌和寺院建築的詳細情況,其中載有:“臺上左右有高臺二座,臺高如墉,緣而登之可目涉百里,蓋寺中之勝也-----蓋何年所建發久矣------。寺院內還有一棵近千年的皂角枝繁葉茂蒼翠挺拔,它們用它們的存在見證了清涼寺千百年來的歷史、滄桑和興衰。


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據《歸德府志》和相關碑刻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未龍興之時,任歸得節度使,常在清涼寺乘涼避暑。相傳在一個炎熱的夏天,趙匡胤來到清涼寺,渾然入睡,蚊蟲嗡嗡作響向他襲來,叮咬得他輾轉難眠,於是呵道:“如此擾人清靜,豈有此理,不能讓人清涼清涼嗎。”於是蚊蟲一鬨而散,此後盛夏酷暑清涼寺涼風輕拂,再無蚊蟲騷擾。神奇的是,至今大雄寶殿內仍無蚊蟲。


河南商丘 千年古剎清涼寺


令人神往的傳說,給清涼寺平添了幾分神奇。現在適逢盛世,人民安居樂業,政府早已把清涼寺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05年經市政府批准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經過佛教四眾弟子的共同努力,清涼寺得到了保護和擴建。隨著佛法的興盛和大家的努力,清涼寺不久將成為一個弘揚正法,利樂有情的清淨祥和的道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