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1、桂峰古村 AAAA

推荐1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东北向,该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福高速公路横贯村前,村庄距洋中互通口仅12公里、距省会福州仅90多公里。全村334户,1207人,10个村民小组。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39座,保护面积13公倾,古民居面积2.6万平方米,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古建筑村落之一。海拔599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7年6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0年1月被省旅游局授予“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桂峰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60多年了。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着南移。作为名门之后的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便成为他理想的首选之地。

2、培田古村落 AAAA

推荐2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这是一座拥有800年历是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建筑用材为木料及砖。培田明清民居建筑群整体布局已具相当水准,宗祠、住屋、寺院、碑坊、街巷、水道、桥梁等村庄建筑之需考量周到,配置得体,壮观和谐。就各式建筑而言,其建筑功用、外观构造、装饰色彩,均是上乘之作。培田村位于连城县宣和乡,祖先给这个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三十幢大宅,二十一座祠堂,六处书院,一条千米古街,两座跨街牌坊,四处庵庙道观,迄今犹存,总面积达到七万平方米。其建筑之博大,保护之完好,藏品之多,文化底蕴之深。

3、陈峭古村 AAA

推荐3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陈峭村,是大自然的厚赠,有瑰丽的日出、云海、星空,有磅礴的峭石、岩洞、峡谷,还有千年遗存的街巷、廊桥、民俗。然而,这里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开山辟道、修葺民居,建游客集散中心、滨水栈道……不断完善景区的旅游规划建设,吸引越来越多远方游客前来游玩。这颗沧海遗珠,正逐渐走进世人的视野,重新绽放光辉。来过陈峭的游客都对其不吝赞誉之词,陈峭山峦叠嶂,怪石嶙峋,险峻陡峭,被游客誉为“天下第一峭峰”。陈峭自然生态保存完好,风景绝美,被驴友称为福建的西双版纳!峭峰四周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由于从两条峡谷里拔地而起,站在高处望群峰连绵无尽。晨曦里,片片云雾从山间升起,进而联于形成一条条云带,绕着山腰,冲着山弯,争先恐后朝前涌去。云带连成云河,云河汇入云海,茫茫无际。群峰淹没在云海里,极力仲出尖尖的脑袋。

4、竹贯古村落 AAA

推荐4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竹贯古村落景区地处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坐落于新罗万安镇山间丘陵盆地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穿越而过,被誉为“梅花山中的的一颗明珠”和“海西香格里拉”。村庄古迹林立,保定廊桥、观音庵、积灵宫、关帝庙、节孝牌坊、温氏家庙、温兆凤故居等见证了竹贯历史的变迁和昔日的繁华与荣耀,是目前闽西古迹群保存最完好的村庄之一。此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汉剧以及土纸生产、纸灯制作、背新娘、庆元宵、中元祭祖等民俗风情丰富,使竹贯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焕发出醉人的芬芳。

5、龙岩中川古村落 AAA

推荐5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介绍在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先生于1946年冬耗资34万港元兴修的,占地2730平方米。这是胡文虎先生生前建造的三个别墅之一(其余二个在新加坡和香港),虎豹别墅系砖木和混凝土结构,方形,前两层、后三层,气势雄伟。周围山岭枫树成林,春日漫山青翠,入秋层林红遍,美不胜收。胡文虎(1882?D?D1954),著名华侨实业家、声名显赫的“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1991年3月11日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长教古村

推荐6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长教古村,是闽南人与客家人交融之地,是一个幽古神奇的地方。古村四面环山,纵横10余里,汩汩流淌的长教溪从村中蜿蜒穿过,留下一滩滩绿草、一湾湾碧水,然后流向远方的山峦。从和贵楼沿着溪边卵石步道散步踏入长教村,那幽长的古道、百年老榕树、神奇的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宁静超然的感觉。村落中,溪岸旁、榕树下,一条条古老的鹅卵石小道交叉穿梭,在静默中浸透着神秘与苍茫。这些古道虽然有的已经坑洼不平,甚至已渐渐被人们所忽略和忘却,但光滑的石子依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长教人的悲欢离合以及梦想与渴望。曲径通幽,漫步其间,土楼胜景、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情趣盎然。溪岸两边,由12棵百年老榕树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老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历经沧桑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老榕树的根虽然旁引斜伸,但都没有长“须根”,据说是罕见的小叶榕树。坐在老榕树下,听溪流潺潺,沐乡风徐徐,看淳朴安闲的乡民走过,一种亲近乡土

7、良地古村

推荐7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是一个由廊桥、家庙、祠堂、古厝等各类古建筑组成的古村落。整个村子就像挂在山坡上,成为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良地古建筑群属明清宅第民居类建筑,主要由文武庙、梁氏宗祠、绪延厝、月山公屋、冠群谷仓和水尾木廊桥等六处保存完好的乡土建筑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筑达23座。良地古建筑群,既是良地这一山地古村落景观建筑的核心组成与精华所在,也是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进入良地村,要走过水尾木廊桥,一座百年老桥,横跨良地溪,廊桥中集中建有六个神龛,一个集灵宫,供奉如来、真武帝、妈祖、许真人、萧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在福建地区十分罕见。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先”,而谷仓是古代存粮的重要场所。在良地,至今留存着明清时期的谷仓群,其存粮功能也一直被延用至今。据了解,大量谷他集中建在一起,为福建罕见。不同于官方的常平仓,它是古代罕见的

8、老虎际

推荐8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老虎际位于福建泰宁大龙乡,整个村寨贴崖而建,相传,始祖是宋神宗时期的赣州太守梁国珏,在退隐回家的路上遭遇兵患,辗转于此,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被称为“泰宁的吊脚楼”。老虎际村名自然和老虎有关的,有一段渊源。据考证,南宋时期赣州梁姓太守在退隐回家的路上遭遇兵乱,一路辗转遇此世外桃源,于是率家族筑寨而居。因村寨背靠龙王岩,又常有老虎出没,故取名“龙虎际”。后来,村民觉得龙虎相争,不吉利,靠山老虎则厉害些,于是改名老虎际,沿用至今。进村的道路均由石阶砌成,站在山脚抬头仰望,能看到老虎际的村容村貌。荒草从裂缝处顽强地生长,有的地方几乎掩盖住了石板。石阶砌得很规整,委蛇而上,整座村子显得幽深、寂寞。此处的房屋高矮均衡,错落有致,择高而盖一般为两层木制建筑,一面依山,一面悬空,悬空部分用二至五根杉木撑起。那些高高的撑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苗寨的吊脚楼

9、太极古村

推荐9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在平和县秀峰乡五凤山山脉上,环抱着一个3.6平方公里的古村落——太极村,它大致形成于明万历至清顺治、康熙年间,历代加以完善,是平和原朱氏富族聚居区。由当年因避战乱而逃至此处的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18代子孙朱宜伯根据上大峰的自然条件、山川地形,以“聚山通泽气,山泽通处是乾坤”精心筹划,始建而成。在古朴和现代的建筑交错中,一条“S”形的溪流由东而西,把一片绿劈成南北两半。正好为一条阴阳鱼的界限,古村落由此分割成“太极两仪”,溪南“阳鱼”、溪北“阴鱼”鱼眼处各建有一座圆形土楼:南阳楼和聚奎楼。从高处来看,全村宛如一个道家阴阳太极图,笼罩着浓厚道教神秘色彩。1927年朱德攻占平和,到过福塘村,目前村里设有朱德纪念馆陈列有历史图片、实物等数十件,包括朱德还赠送的手电筒。

10、黄田古村

推荐10

福建省十大古村落

黄田村三面环水背靠大龙山,“面山秀出文峰锐,襟水环流玉带宽”写出了黄田的地理特色,村内保留了龙见楼、咏春楼、衍庆楼等6座土楼,上围家庙、上老家庙、上墩家庙、聚顺家庙等11座家庙,百年私塾敦仁堂、最老村规民约“上围合约禁碑、霞楼合约禁碑”、八卦井、古龙树王、三品按察使土地庙、明清古巷沟渠、碑刻字画等名胜古迹。明清时期出了3位进士、21位举人,乾隆皇帝赐封为“文武世家”,村内还保留了三品按察使土地庙、城隍庙等民间节庆信仰活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