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比特大陸已祕密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

知情人士:比特大陸已秘密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

吳忌寒(左)和詹克團

導致本次"政變"的直接原因,是詹克團在內部推行的年度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直接引起大批跟隨比特大陸創業多年的老員工離職,內部民憤極大,甚至被員工評價"老詹腦袋被門擠了"、"老詹發瘋了"。

幣米視點

“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

2019年10月28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聯合創始人之一詹克團在深圳安博會上發佈了其最新版AI服務器,雄心勃勃殺進視頻圖像智能分析領域。

但遠在2000多公里外的比特大陸總部北京,一場針對他的風暴正在醞釀。在年初辭去CEO退出管理層的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工商局將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以及執行董事由詹克團變換為自己,跟隨吳忌寒多年的葛越晟出任新的監事。

知情人士:比特大陸已秘密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

第二天,更大的風暴襲來。吳忌寒向比特大陸全員發送郵件,罷免詹克團所有職務,並封鎖其進入公司權限。由詹克團帶來的HR負責人也被罷免,吳忌寒任命同樣跟隨其多年的索超,重新出任人力資源總負責人。

10月29日中午,在全員郵件發送完畢後,吳忌寒緊急召開全員會議。在約一小時的會議上,吳忌寒歷數詹克團管理不善行為,安撫員工情緒,並要求大家團結一心,拯救公司,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此前在今年3月份的人事震動中,吳忌寒黯然卸任,詹克團走向臺前出任董事長,但比特大陸公司的公章卻一直由吳忌寒助理保管,因此在10月28日吳忌寒能夠在工商局順利變更包括法人代表、監事等一系列工商資料。

吳忌寒發動的突襲儘管事先未通知任何股東,但外部股東均開始動搖分化。在內部,吳忌寒也獲得了包括去年從中金加入操刀比特大陸IPO的CFO劉路遙,以及其新任命的老臣HRBP索超、即是股東又是新任監事葛越晟等一眾高管層以及員工普遍的支持。

強勢迴歸背後,是吳忌寒與詹克團兩人對於公司發展思路不可調和的矛盾集中爆發。以礦機起家,隨後搭建起在礦池、礦場以及比特幣現金等多個領域頭部優勢之後,比特大陸兩位聯合創始人對未來方向發生了分歧,詹克團力主把挖礦領域積累的算力優勢切入到AI領域。但陌生領域的巨大投入使得比特大陸一直在"以礦養AI",主營業務持續輸血人工智能研發,並因此導致主營業務停滯、人員流失等多種問題。

"去年倆人開始分歧越來越大,到了後來因為區塊鏈行情不好,上市也出現了挫折,寒總(指吳忌寒)選擇了避讓,讓詹克團來主導整個公司,自己隱退。"接近比特大陸高層的一位人士透露,詹克團走向臺前之後,形勢並未見好轉,甚至在2019年隨著行情回暖,比特大陸的新一代礦機芯片研發和製造卻一直遲緩。礦機市場中後起之秀神馬礦機成為有力競爭對手,礦池方面則被幣印超過。但詹克團醉心於AI業務研發,對礦機核心部門銷售部多加干涉,同時因為其不善於溝通,沒有太多群眾基礎但手腕強硬,導致內部有較大怨氣。

外部股東也顯出心急。在2017年比特大陸的融資中,投資人與其管理層簽署了5年內上市的對賭協議。如今同行嘉楠耘智已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即將登陸納斯達克,同樣折戟港股的比特大陸上市之路尚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存在。

據騰訊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在吳忌寒發動這次"政變"突襲前一週,比特大陸已向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知情人士透露,從最初定下的目標港股到如今的美股,比特大陸的IPO進程一直是吳忌寒和CFO劉路遙在主導,詹克團較少參與。

為了給本次赴美上市增添成功幾率,比特大陸甚至還聘請了納斯達克前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作為公司顧問為其出謀劃策。

吳忌寒的強勢迴歸,意味著如果其獲得股東支持,比特大陸將聚焦最有優勢的區塊鏈產業,在礦機、礦池業務上重整旗鼓,向美股發起衝擊。

漫漫上市路

知情人士:比特大陸已秘密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

此前比特大陸衝擊港股IPO時,最大的攔路虎為上市適應性問題。2019年1月23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獨家對話騰訊新聞《潛望》時表示:

“對於IPO,港交所的核心原則是上市適應性(suitability)。擬上市公司給投資者介紹出來的業務模式是否適合上市?比如說過去通過A業務賺了幾十億美金,但突然說將來要做B業務,但還沒有任何業績。或者說B的業務模式更好,那我就覺得當初你拿來上市的A業務模式就沒有持續性了。還有就是監管之前不管,後來監管開始管了,那你還能做這個業務,還能賺這個錢嗎?”

弦外之音,呼之欲出。無論是此前吸金的礦機業務,還是想要轉型的AI業務,比特大陸無法滿足李小加所提出的“上市適應性”。

“區塊鏈行業,本身就很不容易,充滿爭議。有騙子和理想主義者,有極客和投機者。在夾縫中生存和前進,五年才出了一個比特大陸,未來十年,都未必會有第二個。”

一位區塊鏈從業者在其公眾號中如此表示。作為區塊鏈行業的代表,在IPO懸停之後,保證足夠的現金流穿過行業漫長的冬天,成為當務之急。

從港股轉戰美股,根據SEC流程,一般在遞交上市申請後,會經歷三輪問詢,在解答達到監管要求後,可遞交正式的招股說明書,隨後再經過詢價等程序正式掛牌。整套流程下來至少需要1-2個月時間。熟悉上市流程的人士曾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SEC對於區塊鏈業務並沒有偏見立場,但對於專業技術類問題更為關注,因此SEC的問詢會更加專業,也更加聚焦。他判斷,比特大陸在2017年分叉出的比特幣現金BCH,或將成為其上市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如果大家對本文有何共鳴點或者不同的見解歡迎多多評論或【私信】探討!加入“幣米社區”,瞭解更多區塊鏈乾貨知識,我們的調研團隊每週會免費給出《潛力幣研報》供大家參考學習,私信或關注公眾號 言多幣失,即可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