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常規油氣“家底”有多厚?聽自然資源部專家為您揭祕

我國非常規油氣“家底”有多厚?聽自然資源部專家為您揭秘

日前,自然資源部油氣儲量評審辦公室主任韓徵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應用分論壇中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了中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進展及發展前景。

韓徵表示,我國非常規油氣具備規模發展的資源基礎,在煤層氣、緻密氣、頁岩氣等非常規領域取得了顯著勘探成果,非常規天然氣儲量快速增長,開發取得重要進展,煤層氣處於穩步發展階段,山西省煤層氣發展處於全國領先位置。理論與技術的突破指導了非常規油氣快速發展,同時也面臨挑戰,分析了非常規油氣技術未來主要攻關方向。韓徵認為我國非常規油氣發展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資源潛力大,儲量產量將邁上較大臺階,未來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關於中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進展

目前,我國探明並已開發利用的非常規油氣資源主要包括緻密油、緻密氣、頁岩氣、煤層氣等,在陸上主要分佈於鄂爾多斯、四川、松遼、渤海灣、準噶爾、沁水等含油氣盆地。

韓徵表示,我國非常規油氣具備規模發展的資源基礎,勘探成果顯著,開發上取得重要進展。現階段我國已初步形成4個大型緻密油區,主要分佈於鄂爾多斯、松遼、瑪湖、吉木薩爾等油區。

緻密氣主要分佈於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松遼、準噶爾、山西等地;

頁岩氣主要分佈在南方海相地層,佔總量60%左右。煤層氣——高中低煤階各佔約1/3,已探明並形成生產能力的,主要分佈在沁水和鄂爾多斯東緣。

近十年來,非常規天然氣探明儲量快速增長,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的儲量中,非常規天然氣佔比約41%,且呈逐年遞增狀況。2018年,中國非常規油氣產量又上新臺階,其中緻密油產量150萬噸。2018年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約507億方,佔全國總量1603億方的32%左右;其中,緻密氣約佔345億方,頁岩氣佔108億方,煤層氣佔54億方。

在開發方面,緻密油現階段仍處於工業試驗階段,2015年緻密油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2018年約達到150萬噸。相比之下,緻密氣已處於規模開發階段,兩大氣區累計探明地質儲量4.6萬億方,2018年產量約345億方;其中鄂爾多斯累計探明地質儲量3.3萬億方,2018年產量324億方。四川盆地累計探明儲量1.2萬億方,2018年產量16億方。以蘇里格致密氣田為例,2017年產量234億方,成為我國最大的非常規天然氣田。

頁岩氣處於快速推進階段,初步建立的四個主力頁岩氣田在2018年實現了產量108億方(涪陵年產60億方,川南地區年產48億方)。涪陵頁岩氣田,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為6008億方,累計開採218億方。川南地區頁岩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萬億方,累計採出114億方。

煤層氣現處於穩步發展階段,初步形成沁水和鄂爾多斯兩個生產基地,2018年產量54億方。以沁水煤層氣為例,建成產能63億方每年,2018年產量42億方。累計探明探明地質儲量4405億方,鑽井數量約12700口。

山西省非常規天然氣發展形勢

山西省非常規天然氣以煤層氣和緻密氣為主。煤層氣主要分佈在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4875億方,累計產量153億方,探明儲量和產量分別佔全國75%和74%。緻密氣主要分佈於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2156億方,佔全國1.6%,均為緻密氣。

山西省煤層氣實現規模開發。其中,沁水煤層氣田2018年產量42億方,鑽井12700口;鄂東煤層氣田,6個產能建設項目,2018年產量12億方,煤層氣井2254口,煤層氣平均單井日產量1556方;保德區塊於2010年前勘探開發,到2012年實現規模開發,高效建成我國首個大型中低階煤煤層氣田,2015年底建成5億方年生產能力,進入生產穩產階段,目前完成產能建設8.3億方,年產氣約5.5億方以上。

山西省緻密氣開發取得重要進展。以大寧-吉縣緻密氣田為例,有利含氣區面積3113平方千米,累計探明地質儲量709.23億方。大吉氣田目前投產148口,產氣井數115口,累計產氣13.78億方,2018年產氣5.48億方,下一步潛力較大。

山西省頁岩氣勘探取得突破。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石炭系-二疊系地層發育較好頁岩層段,一批直井頁岩層段壓裂試氣,日產氣2000方-1萬方,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

勘探開發技術及發展前景展望

我國非常規油氣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地表及地下地質條件複雜,有效開發難度大;單井控制儲量小,單井產量與採收率相對較低;非常規的開採成本很高,環保與環境問題尤其突出等。

面臨這些問題,建議在三大方向開展非常規油氣技術攻關:第一,以大數據、高精度、可視化為核心的“甜點區”預測與評價技術;第二,以長水平段、密切割、大規模體積改造為核心的提高單井產量技術;產量提升,效益也相應提升;第三,以多層、多井、平臺式“工廠化”為核心的提高採收率的技術;氣田開發中如果採收率能提高1倍,就相當於又發現了一個同等儲量規模的氣田,所以提高採收率非常關鍵。

韓徵提到,理論與技術的突破指導非常規油氣快速發展,併發揮著發揮著重要作用。1979年以前我國的天然氣以油型氣理論為主,產量很低。1979年提出煤成氣理論。進入了八十年代,具有我國特色的天然氣的地質理論逐漸形成,並在天然氣的勘探開發中大量的應用。從1980年開始產量有了突破,從2000年開始跨上一個臺階,因為大量的非常規、常規的天然氣地質理論實現了大的突破,形成了我國的天然氣地質理論體系,有利的指導了勘探的發現和開發的上產。2010年前後,非常規的理論和技術取得了大的突破,形成了非常規的煤層氣、緻密氣和頁岩氣產量的高速上產。

非常規油氣目前來看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2018年我國的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了71%和43%。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我國石油需求達到需求峰值,達到7億噸,天然氣需求將達到6300億方。在此情況下非常規油氣在油氣新技術、新理論取得重要突破,在國家扶持政策到位的前提下,可能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非常規油氣發展潛力很大,儲量產量將邁上較大臺階。預計2025年緻密油產量在全國突破1000萬噸。2030年,天然氣產量可能突破2500億方,其中非常規將佔到二分之一。

韓徵表示,展望未來,天然氣在建設美麗中國和能源低碳發展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非常規天然氣必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