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企業辦到哪 人才送到哪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企業辦到哪 人才送到哪

環境優美的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企業辦到哪 人才送到哪

學生實訓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企業辦到哪 人才送到哪

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人才是發展的關鍵,人才的培養,是關鍵中的關鍵。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不斷在產教融合、專業學科設置、教學理念等方面改革創新,培養適合社會特別是貴安新區發展需求的人才。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還積極與新區各園區企業展開合作,努力做到企業辦到哪,人才送到哪,在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企業招人問題。

盯緊產業需求 設置學科專業

“作為一所貴安新區‘土生土長’的職業教育院校,我們肩負起為新區各產業發展輸送人才的責任。”在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副校長覃少安看來,學校“生”在貴安,“長”在貴安,就要為貴安發展謀路子、出點子。

據覃少安介紹,學校非常重視產教融合,每年都會通過新區社管局向各大園區企業輸送學生,進行認識性學習和跟崗實習,努力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為了讓學生的技能知識與市場需求接軌,提高學生就業率,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在設置專業時,以立足新區、服務新區為指導思想,以新區產業發展為導向,堅持質量立校、品質建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定期修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早在2016年,學校就在全省職業類院校中率先設立大數據、電子信息類以及通訊類等相關專業。

深化校企合作 培育優質人才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深化校企合作,培育優質人才。學校分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NIIT)、美國思科公司合作建立華為大數據學院、NIIT大數據軟件學院、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努力為貴安新區大數據互聯網產業培養技術型人才。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還與京東簽訂實訓合作協議,規定京東專業人員每個月都要到學校給學生上課。

在教學過程中,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把“課堂前移”,採取“理論+實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課放在實訓車間裡進行。這樣既能讓學生理解消化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又能通過實訓進一步加深學習印象以及提高操作能力。

未畢業先上崗 豐富學生經驗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獲得更多進企業實習輪訓的機會。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與富士康、三大運營商等企業都簽訂了實訓合作協議,雙方不僅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還為學生提供了實地認識性學習、跟崗學習、頂崗實習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瞭解企業文化,還能夠讓學生提前掌握技能操作規程等相關知識,為今後就業打下基礎。

為了讓學生接觸到全球最頂尖的工業製造體系,學校與德國FESTO企業合作,共建貴州中德職教集團工業4.0實訓基地,並聯合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智能製造企業——貴州貴安新區東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養智能製造技術技能人才。通過實施智能製造“菁英培養計劃”,學校現已培養出30餘名掌握智能製造基礎技術技能的學生。學生們掌握了智能製造企業所需要的TP氣動技術、MPS機電一體化技術、SIEMENS PLC控制技術等智能製造基礎技術技能。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還積極舉辦各種黨建知識競賽、文化講堂、教育講堂等活動,讓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成為德才兼備的複合型人才。

■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碩 鄭佳佳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先誠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