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APP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摘要:國內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互聯網APP生態均有佈局,然而仍然存在工業互聯網APP數量稀缺,現象級工業APP更是匱乏的情況。為了發展我國工業APP產業,政府應該牽頭整合各個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制定統一的工業APP生態標準,提高工業APP的可複用性和可移植性,吸引更多開發者,共同做大做強工業互聯網APP產業。

關鍵詞:工業互聯網APP工業大數據智能化應用開發模式

一、工業互聯網APP的概念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技術的發展,製造業開始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拓展,軟件定義、數據驅動、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等特徵日趨明顯。工業互聯網平臺讓工業軟件以全新架構為工業提供服務。工業互聯網APP在新的工業革命中的地位日漸重要,原本在工業特定領域、特定需求、各個環節安身或隱身的工業技術、經驗與知識,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放大與賦能下,以工業軟件形式現身,工業互聯網APP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重要產物。

工業互聯網APP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的位置如圖1所示。工業互聯網平臺有四層架構:邊緣層由傳統自動化廠商和邊緣層設備商佔據;IaaS層由幾大雲計算廠商把持;工業PaaS層主要為工業互聯網APP提供開發、運行等支撐環境,SaaS層是工業互聯網APP所在的位置。

工业互联网APP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圖1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圖

二、我國工業互聯網APP產業現狀及問題

(一)產業發展現狀

工業互聯網APP仍處於探索與起步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和統一的體系。我國工業互聯網APP市場態勢開局良好。工業領域門類齊全,基礎雄厚,規模龐大,在製造業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知識資源;同時我國軟件相關產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發展勢頭強勁,消費領域APP成功的技術模式、商業模式對工業互聯網APP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1.我國市場規模現狀

2017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元,同比增長11.94%,2018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增長為14.2%。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兩化融合成為大勢所趨,工業軟件以及信息化服務的需求仍將繼續增加,預計2021年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2222億元。

2.國內企業佈局現狀

國內企業從工業互聯網平臺到工業互聯網APP生態均有佈局。

先進製造企業如航天雲網推出了INDICS平臺,接入企業設備930034臺,基於該平臺推出了14類行業超過40個的雲端工業APP;海爾推出COSMOPlat平臺,基於該平臺推出了34個工業APP對外提供服務;富士康依託自身數字化轉型經驗優勢推出Beacon平臺,通過整合製造、連網技術、數據分析、雲端存儲及工業互聯網APP,為客戶提供新型態的電子設備產品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石化盈科推出了ProMACE,提供了可擴展的工業APP開發環境和統一的應用商店,支持第三方應用接入。

裝備和自動化企業三一重工推出根雲平臺,為製造業用戶提供以工業微服務為基礎的定製化、高可靠、可擴展工業APP或解決方案;徐工憑藉工業設備與經驗積累推出了漢雲工業互聯網平臺Xrea,提供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以及相關行業工業互聯網APP、微服務、智能硬件。

信息技術企業華為推出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聯接+雲”,提供智能化的邊緣層、泛在網絡、可信IaaS、工業PaaS,及匯聚生態夥伴的工業APP生態系統;浪潮推出M81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於該平臺推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開放了API,提供SDK,支持工業互聯網APP創新生態圈建設;用友推出了“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於該平臺提供了數十個行業、領域的工業互聯網APP,提供了第三方開發者社區和工業互聯網APP交易市場,建成了工業互聯網APP生態圈;索為基於平臺進行工業機理模型與微服務開發調用、工業大數據存儲分析與工業互聯網APP開發部署;東方國信推出Cloudiip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強大的數據接入能力,功能齊全的工業PaaS平臺,豐富的UI框架、開發框架等開發工具。

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重在打造雲端一體化服務能力,推出supET平臺,作為工業互聯網APP運營平臺,提供一站式工業互聯網APP託管、集成、運維服務。

(二)存在的問題

1、生產的安全性

各工業互聯網平臺缺乏安全性設計規範和異常處理保障。工業互聯網APP用於工業生產環境,執行錯誤的後果不僅僅是數據錯誤而是有可能導致不可估量的災難。國內外因為軟件的功能安全而造成重大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的實例屢見不鮮。以2018年印尼獅航和2019年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37MAX8墜機事故為代表的安全事故背後的原因都是工業互聯網APP異常造成的安全相關係統的功能異常。

2、開發的通用性

當前工業微服務架構和傳統開發模式共存,工業互聯網APP的開發並沒有統一的平臺、框架和標準,現有的工業互聯網APP都是基於各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服務和接口,並缺乏通用性。因此工業互聯網APP的可移植性比較差,代碼的可複用性低。

3、工業APP的分發和質量評測

缺少統一的工業互聯網APP分發渠道,工業互聯網APP的發佈僅限於封閉環境中的內部使用,限制了工業互聯網APP在更大範圍內的使用;同時由於缺少對工業互聯網APP的質量評價標準,因此工業互聯網APP的質量缺乏評測的依據。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標準,對工業互聯網APP的評價又依賴於底層的工業微服務的能力。因此需要對工業互聯網APP進行行業劃分,不同行業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

三、行業機會及趨勢

傳統架構的工業軟件與基於新型架構、基於微服務的工業互聯網APP將長期並存。根據目前工業互聯網APP發展基礎、發展主體和發展模式來看,工業互聯網APP發展將呈現以下四點趨勢。

一是線下定製開發的模式向“平臺+軟件”的線上模式轉變。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軟件開發平臺以及智能製造雲服務平臺正在不斷推廣,軟件產品開發模式也將由線下定製向“平臺+軟件”的線上模式轉變。

二是海量的第三方開發者將成為工業互聯網APP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軟件開發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微服務框架推廣應用,大大降低了工業互聯網APP開發的難度和門檻,大量的開發者都可以參與到工業互聯網APP的開發中,軟件開發者將不再侷限於平臺的運營者和平臺客戶,有限、封閉的軟件開發方式將向海量的、開放的第三方開發方式過渡。

三是軟件化能力強的製造業企業將成為工業互聯網APP培育的一大主體。製造業企業的信息化意識越來越強,智能製造的理念不斷深入,製造業企業開始用深厚的製造知識沉澱,逐漸培育信息化團隊、規劃軟件研發能力,有計劃地自主開發工業互聯網APP,將自身的製造經驗、技術和知識採用軟件的形式作用於工業過程,從而將成為工業互聯網APP培育中的骨幹和先鋒。

四是隨著工業大數據的積累以及對工業大數據的挖掘,未來的工業互聯網APP必然會跟大數據緊密結合,自適應地進行自優化,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針對不同工業生產的工業行為會更好地被機器理解並且學習,封裝成工業微內核服務,使工業互聯網APP具備一定的人工智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化生產。

四、行業發展建議

建議相關政府部門集全行業力量搭建工業互聯網App生態環境,從工業互聯網APP的開發、測試、分發、交易等環節推動完善基礎服務支撐體系。建立體系完整、分類明確、指導性強、滾動修訂的工業互聯網APP開發、測試、分發的標準,圍繞數據互通、應用移植、安全性、可靠性等測試需求,建設工業互聯網APP測試和開發標準,支持工業互聯網APP開發者進行自測試、自評估,加速工業互聯網APP的應用推廣。

面向培育開發者“雙創”生態,加強開源社區建設。注重開源社區培育,支持龍頭企業面向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需求,建設開放開源技術、代碼開發包和開發工具的開源社區,儘快補齊短板。建立開放的工業互聯網APP服務、交易平臺,讓開發者能夠從工業互聯網APP生態中獲利,從而推動開發者更有動力開發和維護工業互聯網APP。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