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寧洱縣:種草養牛“拔窮根”添底氣

普洱市寧洱縣:種草養牛“拔窮根”添底氣

那昌雄

“如果放養,10條牛一個人還是有點費力,圈養10條牛,一個人一天差不多3個小時就可以餵養結束。現在我種的草差不多了,主要是要增加牛,可以增加到20條以上。現在,我們(曼達村)養牛的差不多10多戶,馬上曼達村要整村的養牛了”。近日,當記者來到寧洱縣德安鄉曼達村時,曼達村養牛專業戶那昌雄興奮地介紹道。曼達村位於寧洱縣德安鄉東部,距離德安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 戶籍人口150戶499人,常住人口80戶365人,全部為哈尼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積1260畝,林地面積8734.7畝。

普洱市宁洱县:种草养牛“拔穷根”添底气

收割皇竹草

普洱市宁洱县:种草养牛“拔穷根”添底气

堅果種植

近年來,寧洱縣德安鄉曼達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結合“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邊行邊試,著力發展種草養牛,改良傳統養殖形式,重點發展堅果種植,盤活剩餘土地資源,為曼達村產業發展、群眾致富尋出了一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致富路。走進德安鄉曼達村,新種植不久的皇竹草在墨綠的玉米間相得益彰,皇竹草安家曼達村,養牛專業戶那昌雄是種草養牛的第一人。

普洱市宁洱县:种草养牛“拔穷根”添底气

綠油油的皇竹草

說起那昌雄的養牛史,還得從2014年說起,那年那昌雄開始嘗試養殖黃牛,最多時養到14頭。當時,沒有養殖經驗,主要以山林間放養為主,一個人放養管理10頭牛還是很費力,其它的農活基本做不了。放養了一段時間後,那昌雄多方學習取經,開始了種草圈養的新方法,減少了勞動力,把節省出來的時間用於其它方面的發展,帶動了村民開始種草養牛。那昌雄說:當時草種是從德安鄉上拉來的,那個時代車路不太好,拿摩托車拉進來,開始種植,到現在還是種了有10多20畝。對傳統養殖方式進行改良增效,培育特色養殖,讓養殖多元化也是曼達村正在嘗試的養殖路徑。黨員致富帶頭人徐孝全在種草養牛的間隙,引種養殖了110只刺豬,23只黑山羊,生豬13頭,黃牛10頭。養殖收入年均在6萬元以上。

普洱市宁洱县:种草养牛“拔穷根”添底气

徐孝全

曼達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徐孝全告訴記者:“我搞這些養殖,主要是給(村裡)的百姓看看,學學一點見識,給他們增加一點搞養殖的信心,讓他們有信心搞養牛,為增加收入,養殖多元化,才能夠致富。”

地廣人稀是曼達村產業發展的瓶頸。為破解瓶頸,補齊短板,村兩委帶著鄉人大代表、養殖大戶和有發展意願的村民等外出交流學習,最終確定了以發展種草養牛和套種堅果的產業發展計劃。

普洱市宁洱县:种草养牛“拔穷根”添底气

李雲榮

曼達村黨支部書記李雲榮說:“目前,我們(曼達村)皇竹草種植已經達到200多畝,養牛也達到了300多頭。3年之內,計劃發展到種草600多畝,養牛發展的600多頭,在荒地套種了一部分堅果,目前已經發展到1200畝。”

雲南網通訊員 蘇紅亮 周恕 李林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