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儲補庫行情來臨 鋼材價格反彈幅度相對有限

國慶節後兩週,螺紋鋼價格經歷一輪快速下跌,期貨螺紋鋼價格跌幅超5%,但從此輪下跌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金融意識較強的地區現貨跌幅較大,與盤面高度相關,如杭州、上海;而與終端需求聯繫緊密的地區現貨相對平穩,如廣州、北京,跌幅均在1%以內。因此,鋼市更多交易的是淡季需求下滑的邏輯,在需求走弱預期不能證偽的情況下,提前為冬儲定價,從而跳過了需求旺季。

產量持穩 需求仍具韌性

直縫鋼管廠家指出,最近兩週的微觀數據,對螺紋鋼市場並未構成明顯利好,而最新一期的數據實質上偏空,產量環比小幅回落,同比仍增加1.5%。但也應看到,與8月份利潤收縮後產量快速回落不同,國慶節後螺紋鋼產量對利潤的反應有所鈍化。當前鋼廠對淡季需求下滑的預期加強,因此希望利用時日不多的旺季增加出貨,獲取利潤。廢鋼價格在持續下跌兩週後,隨著近一週鋼廠到貨減少,開始有止跌跡象,電爐開工率由增轉降,因此在電爐利潤依然偏低的情況下,預計螺紋鋼產量增加空間有限。需求已出現乏力表現,3月~8月份螺紋鋼消費同比增幅為13%,但進入10月份後,增幅明顯收窄,且在近3週中有兩週同比下降,這是在今年從未出現過的。因此,需求從絕對量看依然較好,但從同比增量看增長乏力。結合9月份房地產新開工數據,10月份新開工增速或再度放緩,建築鋼材需求強度同比回落的拐點或已接近。

庫存繼續下降 庫存分化加劇

螺紋鋼庫存尚能維持相對較快的降速,但鋼廠、社會庫存存分化的情況加劇。上週,螺紋鋼社會庫存繼續下降,鋼廠庫存則由降轉增,表明市場預期較差,貿易商加速去庫存,導致鋼廠開始被動增加庫存。當前,螺紋鋼總庫存同比增17.7%,社會庫存、鋼廠庫存增幅分別為6%和43%,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生產企業。若進入11月份後,需求未有超季節性表現,則在產量維持在350萬噸的情況下,根據歷史數據季節性調整需求,至11月底螺紋鋼總庫存預計為542萬噸,同比增7.8%。因此,螺紋鋼後期庫存壓力緩解的關鍵,需要看淡季需求能否超預期,而需求若相對較好,則可能引發已顯著減少的社會庫存出現主動補庫行為。

進口問題引發關注 更需重視爐料情況

從當前國內外市場部分鋼材報價看,經過3年的偏強運行後,國內鋼價已處於全球較高水平。單純從鋼材進口量上看,很難對國內市場造成衝擊,但出口競爭力的回落,可能會加劇國內市場供應偏寬鬆的問題,畢竟相比2015年1.1億噸的鋼材出口,2018年鋼材出口已不足7000萬噸,今年仍在下降。另外,相比成品鋼材進口,爐料的情況更值得關注。7月~8月份鋼坯進口同比大增,1月~8月份,進口已增加22%。由方坯進口大增可以上推至鐵礦石及焦煤,澳大利亞焦煤海外價格大跌體現了國外供需錯配問題,鐵礦石受到礦難及投資週期支撐,相對強勢,但焦煤和鐵礦石仍是當前黑色系中利潤最高的品種,巴西發至中國的鐵礦石佔其總外銷量的比例已由60%增至70%。因此,其爐料成本的支撐強度更為關鍵。全球需求下滑,或導致爐料過剩情況或更為突出,從而導致利潤擠壓,價格下跌,使黑色商品價格出現螺旋式下跌。

宏觀數據仍能提供偏強預期

宏觀仍能看到企穩的跡象,在社會融資連續兩個月超預期後,9月份房地產新開工同比增速回升,表明地產端韌性依然較強,特別是購置土地面積今年初以來首次同比轉正,對後期新開工或產生階段性支撐。這也符合房地產雖開始進入下行週期,但斜率仍在可控範圍內。基建投資繼續溫和回升,融資回暖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逆週期調控的增強,仍能支撐基建好轉,部分對沖房地產用鋼需求下滑的影響。製造業情況並不樂觀,增速繼續下降,企業信心較弱,出口疲軟,均制約製造業回升結合PMI(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數據。可以看到建築業和製造業用鋼需求繼續分化。近期將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是否會出臺新的利多政策,改善市場當前悲觀預期,值得關注。

綜合來看,當前螺紋鋼需求和產量均沒有給出很強的向上驅動力,需求符合旺季表現,但也不能證偽淡季需求下滑預期,電爐鋼盈利未見好轉,產量上升概率較小,但即使維持在當前產量,若淡季需求下滑,庫存壓力也很難緩解。盛仕達塗塑螺旋鋼管供應商指出,特別是鋼廠庫存方面,由於明年春節提前,時間上對多頭較為不利。國慶節後,空頭在旺季提前打壓螺紋鋼價格,依靠的就是交易淡季需求下滑的邏輯,而截至目前都無法從數據上證偽此邏輯。因此,短時間鋼材價格可能還會維持震盪偏弱走勢,市場需要去驗證淡季需求,以此決定下一步走勢。但是,即使後期出現冬儲前補庫行情,預計鋼材價格反彈幅度也相對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