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追肥用什麼肥料好?

彝州老趙


萵筍是老百姓餐桌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由於需求量比較大,因此萵筍的種植範圍很廣,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進行種植。在種植萵筍的過程中,要做好施肥管理,尤其是在萵筍生長髮育階段的追肥活動,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和肥料的種類及用量。那麼萵筍追肥用什麼肥料好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

種植萵筍需要哪些肥料?

首先來講,根據現代科學的測算,萵筍正常生長髮育,至少需要16種營養元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氮磷鉀三元素,但還包括鈣鎂硫鐵等重量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鈣元素,在萵筍的種植過程中特別重要。因為萵筍是喜鈣的作物,如果鈣元素缺乏的話,很容易導致乾燒心病,從而導致萵筍種植減產。


正是因為萵筍的需求量非常豐富,我們在種植過程中,要採取農家有機肥和化學肥料相結合的方式給萵筍施肥。在苗床肥和基肥方面,主要是以農家有機肥為主,同時結合一定量的化學肥料。每畝可以使用5000~6000千克的廄肥,加上45%複合肥50~60千克。

萵筍追肥需要哪些肥料?

給萵筍追肥要儘量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則,在整個生長期內至少要追肥3~4次。肥料的選擇方面主要是以化肥為主,可以使用尿素、硫酸銨和氮素含量比較高的三元複合肥。對於莖用萵筍,可以在後期適當使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在萵筍值緩苗後,要及時施用速效氮肥,促使萵筍葉片的增加和快速生長。施肥的標準以每畝使用7~8千克尿素或9~10千克硫酸銨為宜。在冬季封凍之前,可以使用人糞尿來澆灌一次防凍肥水。等到第2年春天返青之後,需要再次施用硫酸銨10~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左右,以促進萵筍的正常生長。在莖部肥大之後,因為萵筍的生長加快,所以對於肥料的需求量比較大。此時要使用10公斤左右的尿素或者是15公斤的硫酸銨繼續追肥。

在萵筍葉片長成,在其肉質和根部膨大期間,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也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高氮高鉀的複合肥。等到萵筍採收前15~20天的時候,就不宜再進行追肥。


總之,在萵筍的追肥期間,主要使用的是含氮素比較高的速效肥料為主,同時也可以使用一定的磷鉀肥和農家有機糞肥。具體在種植過程中,必須根據萵筍的實際生長情況和當地的種植環境來綜合考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萵筍產量和質量的目的。


止茶


萵筍,就是莖用的萵苣,是一種蔬菜,屬於直根系植物,入土較淺,對肥料的需求量很大,屬於需肥較多的作物。在其整個生長週期之中,氮磷鉀三大營養元素必不可少。其中,對鉀需求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少。此外,對鈣、鎂、硫、鐵等中量和微量元素也存在需求。有這麼一種說法,每生產2000斤的萵筍得從土壤之中吸收4斤的氮,1.4斤的磷和6斤的鉀。

根據以上對萵筍的在需肥方面的瞭解,我們可以由此採取如下的追肥方法。



春萵筍追肥,總計3次

春萵筍一般在9月份之後開始播種,第一次追肥安排在定植之後,每畝施入15斤的尿素,或者施入人糞尿1000斤左右,目的在於促進移栽苗的成活率。第二次追肥安排在次年萵筍返青的時候,每畝追施20斤尿素,並結合澆水施入。第三次追肥,是在萵筍莖部膨大期,此時需肥量很大,可追施20斤尿素,並且搭配20斤的磷酸二氫鉀。此後,就不用追肥了,等著收穫即可。



秋萵筍追肥,也需3次

秋萵筍一般在6月之後進行播種,生長期長達3個月。在這三個月內,一共需要追肥3次。第一次安排在定植之後,施入緩苗肥,一畝施入20斤硫酸銨。第二次追肥,安排在"團棵"之時,結合澆水施入20斤尿素。第三次追肥也是放在莖部膨大期,除了每畝施入20斤尿素之外,還需要進行葉面噴施100斤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從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不論是秋萵筍還是春萵筍,追肥安排的時間都是根據其生長規律來的。使用的肥料以尿素為主,畝施用量基本相同。另外,在追肥的時候有一些事項需要特別注意。



萵筍追肥,需注意2點

萵筍追肥,要特別注意氮肥使用量的控制,氮肥使用過多,會影響到根系對其他元素的吸收。故而,建議在萵筍畝產量7000斤以上的,每畝追施的氮肥量控制在20~24斤之間;萵筍畝產量在5000~7000斤之間,每畝追施的氮肥量控制在12~20斤。這是追肥需要注意的低一點。第二點就是在追肥的時候儘量少用偏酸性的肥料,因為萵筍耐酸力很差。故而,需要注意測試土壤pH值,低於6時,可每畝使用300~400斤的生石灰進行調節。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萵筍是非常受市場歡迎的蔬菜,種植萵筍主要是以莖為目的,萵筍種植週期在90天左右,一年四季都可栽種,南方地區冬季栽種可露天栽種(氣溫低於-6℃時萵筍植株會出現凍傷狀況),在北方地區栽種因氣溫過低,需大棚溫室栽種。



種植萵筍追肥時用什麼肥料

萵筍在90天的生長週期內,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發芽期、幼苗期、蓮座期、肉質莖形成期,各生長期的需肥特性不同,在追肥時所用肥會有所不同,下面就給大家分亨下萵筍四個生長階段的需肥特點。


萵筍發芽期:

萵筍播種後至真葉顯露時為萵筍發芽期,發芽期的生長階段需用時8-10天,需肥主要是以磷、鉀為主,靠種子吸收土壤中的磷、鉀元素來萌芽生根,無需進行追肥,只需保持土壤溼潤有行。(通常為了加快種子發芽生根,會在播種前用0.2%磷酸二氫鉀浸泡種子)



萵筍幼苗期:

萵筍真葉顯露時開始進入幼苗期,萵筍幼苗期這個生長階段需用時25天左右,直至第一葉序展開5~8片葉片時結束幼苗期,進入蓮座期。

萵筍幼苗期需肥主要以氮肥為主,氮素起到苗齊壯苗的作用,萵筍幼苗期追肥,優先選擇人尿糞或者豬尿糞兌水淋施,以1:8~10兌水量兌水,每7天淋施一次;如沒有人尿糞、豬尿糞可選用碳酸氫銨或者尿素兌水噴施,以0.5%碳酸氫銨或者0.3%尿素兌水噴施,每畝需兌水500斤左右,每8天噴施一次。



萵筍蓮座期:

萵筍幼苗期第一葉序長到5~8時,萵筍進入蓮座期,蓮座期生長週期也是在25天左右,直到植株第三葉序全部展開後結束蓮座期,然後萵筍進入肉質莖形成期。

萵筍蓮座期是萵筍快速生長期,需肥量比較大,以氮肥為主,但需輔以磷鉀素才能保證萵筍生長,這時間不適宜培土追肥,比較適合噴施葉面肥,用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兌水噴施,每畝需兌水600斤左右,每隔8天噴施一次。



萵筍肉質莖形成期:

萵筍蓮座期結束後進行肉質莖形成期,該生長週期需30天左右;萵筍肉質莖期是植株莖膨大期,萵筍能不能高產就看這階段的管理。

萵筍肉質莖期因是肉莖膨大期,需肥量非常大,用肥上主要以鉀肥為主,氮、磷輔之,輔以氮能防早衰,輔以磷能防肉莖腐爛;可用0.4%磷酸二氫鉀+0.1%尿素噴施,每畝需兌水600斤左右,每8天噴施一次,在採收前10天停止用肥,為防止肉莖開裂可加入些許硼肥同時噴施。



注意:

萵筍是喜微酸性土壤的,切忌莫選用PH值超過7.5的田塊作為萵筍種植地。

萵筍播種前基肥要施足,基肥應以農家肥為主,化肥輔之,基肥佔了總施肥量的75%以上。

萵筍生長週期短,根系為淺根系,種植密度又大,播種後很難培土追肥,建議淋施或者噴施。

萵筍生長期內如要防控病蟲害時,可選用能與磷酸二氫鉀、尿素混配的藥劑同時噴施,能減輕工作量。

萵筍是非常忌氯的蔬菜,切莫使用含氯的化肥,氯元素會造成萵筍苦澀甚至開裂,嚴重影響萵筍的食用價值。



關於萵筍追肥用什麼肥料的問題就分享到這。朋友們,你們又有哪些萵筍追肥小妙招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農業種植經驗,喜歡本條內容的朋友記得點贊鼓勵下,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農民種植的萵筍要想收成好,科學用肥是必不可少的。農民種植的萵筍普遍於每年的九月進行播種,在三片以上真葉時即可定植。因萵筍有一股特殊氣味,較少惹蟲染病,其田間管理主要以肥水管理為主,而追肥以氮肥為主,合理配施鉀肥。

栽培萵筍首先我們要知道萵筍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較為敏感,適宜在微酸性的土壤中進行種植。土壤中以砂壤土、壤土是做好的。不過現在農村種植農作物都是以速效化學肥為主,而有機肥施入量少,常年連月的積累,已經造成了土壤鹽化嚴重。

種植萵筍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最好的肥料是羊糞和牛肥及稻草的混合物為主,土壤增施農家肥能夠改良土壤,防止土壤鹽化,緩苗後每畝用稀薄的人糞尿進行澆施。【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結合為主,而酸化嚴重的菜園,應適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調理劑。 】

我們想要知道土壤是否鹽化的方法,就是在下過大雨後馬上又是連續晴天,土壤表面是否有大面積白色物出現,如果有就是土壤鹽化嚴重。農戶要及時進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

整個種植萵筍的過程中需肥需水能力是很大的,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溼潤,堅持施用有機肥料,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的原則。追施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進行根外肥的追施,這樣可以提高萵筍的抗性和質量。


農人顧流芳


萵苣為直根系,入土較淺,根群 主 要 分 布 在 20~30 釐 米 的 耕 層 中 , 適於有機質豐富、 保水保肥力強的 微酸性壤土中栽培。 萵苣是需肥較 多的作物,在生長初期,生長量和吸 肥量均較少,隨生長量的增加,對氮 磷鉀的吸收量也逐漸增大, 尤其到 結球期吸肥量猛增。 其一生中對鉀 需求量最大,氮居中,磷最少。 蓮座 期和 結 球 期氮 對 其 產 量 影 響 最 大 , 結球 1 個月內, 吸收氮素佔全生育 期吸氮量的 84百分之。 幼苗期缺鉀對萵 苣的 生 長影 響 最 大 。 萵 苣 還 需 鈣 、 鎂、硫、鐵等中量和微量元素。 據測 定,每生產 1000 千克萵苣需要從土 壤 中 吸 收 氮 2.08 千 克 、 磷 0.71 千 克、鉀 3.18 千克 。 針 對 萵苣的 需肥 特點,施肥應以基肥為主,並掌握好追肥技巧, 無論是葉用的還是莖用的,都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搞好 各生育期的按需追肥, 以滿足筍莖 肥大的需要。





朵兒apple


萵筍是是我們餐桌上常見到的一種蔬菜,它整株散發有獨特的味道。這種味道來自於它的莖、葉中的萵苣素,這種萵苣素有淡淡的味苦,這種苦味是很好的一種元素,有鎮痛的作用,這也是它食用價值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家裡的菜地裡每年春天就會種植一些,這種蔬菜主要吃嫩莖,和嫩葉。夏天,可以涼拌萵筍絲,辣椒炒萵筍片等多種吃法。那麼,這麼好吃的萵筍,我們在種植過程中,是如何給萵筍追肥呢?

萵筍喜歡溫熱,喜肥耐肥。北方地區露地栽培選擇春天種植較多,秋季利用棚室種植,趕好時機上市,賣好價錢。這種蔬菜,喜歡氮肥和鉀肥,我們追肥的時候,要根據它的喜肥特點來操作。氮肥可以助長它的莖葉肥壯,鉀肥使它莖的表皮韌性又光滑,品質更加。

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第一次追肥我們選擇在萵筍定植一個月左右。追肥過早,萵筍根系不健全,吸收肥力能力有限,效果並不好。追肥以氮肥為主,這個時期,萵筍主要吸收氮肥,增加幼苗的長勢。每畝用氮肥30㎏左右,配合一些腐熟好的糞水,或者有機複合肥料25㎏為宜。棚室內要順水施肥,以免產生氨氣,造成肥害。

第二次追肥,我們根據萵筍的長勢,以及土壤的肥力具體情況,選擇在兩個月左右的時候追肥。這個時期,萵筍植株已經長出6片左右的立葉,是整個生長期育肥量最大,吸收轉化土壤養分最強的時候。在萵筍這個生長的關鍵期,我們追肥以每畝40㎏左右的高濃氮鉀肥為主。配合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更好,可以增加萵筍成株的質量。

後續根據追肥,根據萵筍的長勢,可以適當性的追些鉀肥。利用鉀肥的特性,提高萵筍的品質,賣相會更佳。追肥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掌控施肥的用量,可適當的增量減量。因地制宜追肥,根據天氣情況,以及種植環境來合理操作,以免造成肥害或者肥效損失。





山村有猿


萵筍中含有較高的營養成分,而且它的營養成分相對來說是比較豐富,尤其是在葉子上,兒童多吃一些萵筍的話,對它們生長以及發育來說有著很大的益處,比如說我損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如果每天能吃200克萵筍葉的話,可以滿足人體對胡蘿蔔素的需求,如果每天吃500克的萵筍葉,就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要求,所以可以看出萵筍的營養非常豐富。

萵筍它的生長週期相對來說比較短,是否應該採用有機肥料以及化肥相結合,可以用鉀肥磷肥,氮肥配合的使用施肥的方法主要以基底肥為主,然後在生長期間適當的追肥就可以了。萵筍如果在有機質豐富而且疏鬆的土壤中,它的生長非常的旺盛,這樣不僅僅有利於水分養分的吸收同時也有利於化肥的吸收。

其實在種植萵筍的時候重施底肥,這筆費用我們可以用腐熟的牲畜,糞便每畝地使用1000~2000公斤就可以了,然後再加入其它複合肥50公斤左右,身份20釐米,土壤和肥料混合的均勻,就可以撈出它之外,地面也要噴灑一些藥物來殺菌消毒,這樣可以減少我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病原體,自身同時也能減少很多的病蟲害。在生長前期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的三元複合肥,每畝地可以使用30公斤左右,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應該在施肥以後蓋上一層薄土。

等到萵筍的葉已經長成在它的肉質以及根部膨大期間也要注意使用肥料,在此時可以使用葉片肥,這樣能讓我損的夜色比較鮮嫩,而且也可以讓它的植株旺盛有著很濃的味道。在此時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高氮高鉀的複合肥,同時還要結合澆水2~3次一定要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要減少毒害。



DS夜貓子


二、萵苣施肥技術

1、施足基肥:基肥施足是萵苣早髮狀苗的基礎,一般結合翻耕整地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公斤,通用型硫酸鉀復混肥(如史丹利17-17-17、15-15-15)40-50公斤。

2、合理追肥:莖用萵苣的追肥方法又分春萵苣和秋萵苣。

(1)春萵苣:春萵苣一般在9月以後播種,施肥原則是“輕施勤施”。次追肥在移植後15天左右,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如史丹利25-15-5)8-10公斤兌水條施或穴施,施後覆土;立春後,植株開始迅速生長,此時可進行第二次追肥,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10-15公斤,結合中耕澆施;在植株封壟並開始抽莖時,應追施鉀肥,畝施硫酸鉀型高鉀復混肥(如史丹利17-6-22)15-20公斤。以後不再施肥,以免基部迅速膨大而開裂,並注意年內控制施肥,避免徒長,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2)秋萵苣:一般在6月以後播種,生長期長達3個月左右,除施足基肥外,定植後要合理施肥。緩苗後應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如史丹利25-15-5)8-15公斤;團棵時第二次追肥,結合澆水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15-20公斤,以加速葉片分化和葉片擴大;封壟以前,莖部開始肥大時第三次追肥,結合澆水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鉀復混肥(如史丹利24-10-14、17-6-22)15-20公斤,同時每畝可用0.3%磷酸二氫鉀50-60kg進行葉面施肥。

萵苣生產中有機肥施用量少,盲目偏施氮肥現象突出,磷鉀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時期和方式不合理等問題,應增施有機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肥料分配方式以基、追結合為主。追肥以氮肥為主,合理配施鉀肥,並與光合營養膜肥施用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規肥料、養料供給植物生長髮育至極限。基肥一般施用一次腐熟農家肥,其餘部分在蓮座期和快速生長初期分兩次追肥;酸化嚴重的菜園,應適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調理劑。同時定期噴施新高脂膜提高植物免疫力,促進植物生長。針對萵苣生產中有機肥用量較少,盲目偏施氮肥,磷鉀肥施用不足,施肥時期及方式不合理等問題,現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增施有機肥,控制氮肥、穩定磷肥、增施鉀肥;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結合為主。追肥以氮肥為主,合理配施鉀肥;

3、酸化嚴重的菜園,應適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調理劑。





鄉村爆料


萵筍是一種喜冷涼氣候的植物,雖說現在一年四季會根據不同氣候條件來選擇合適的品種種植,但萵筍其本身不喜高溫,在高溫天氣下會致使萵筍很早就抽薹導致產量低下。如果說用什麼肥料種植萵筍能使其高產,在這前提下首先得有一個適合萵筍生長的環境。

萵筍整個生長過程其溫度都不適合超過25度,萵筍可耐受零下8度的低溫。萵筍理想生長溫度在8度到20度之間,種子發芽溫度在12度就可發芽,肉莖生長生育階段理想溫度在15度。萵筍是一種一到兩年生植物,我們種植萵筍其整個生長大約在100天左右。所以在小曉這裡種植萵筍一般都是在霜降前後一個星期種植,一直可以持續到驚蟄這段時間都是可以種植萵筍。



萵筍怎麼追肥

與其說萵筍怎麼後期追肥還不如說種植萵筍怎麼施底肥。因為萵筍種植底肥的作用性是高於追肥作用性的,因為底肥決定了萵筍幼苗是否健壯,還有就是萵筍的根系很淺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就顯得底肥的重要性。

萵筍底肥主要以農家肥為主在配合複合肥一起施放。以一畝為例,根據土壤具體情況一般一畝用農家肥5000斤至6000斤左右,再配以複合肥100到150斤左右用於底肥。



萵筍追肥同樣是不能少的,這也是關乎萵筍的產量及質量。

萵筍追肥主要是在幼苗期和萵筍蓮座期。幼苗期主要是提高成活率及促進幼苗壯大,這主要以人尿糞水結合澆水一起進行。

蓮座期是萵筍生長髮育的一個重要時期,這時萵筍對於營養需求量巨大。這次主要補充氮素鉀為輔為主,畝用尿素20斤,硫酸鉀10斤進行追肥。


還有一個就是萵筍肉莖旺長時這個時候萵筍對於鉀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這時需要給萵筍補充鉀每畝可用硫酸鉀15斤進行追肥。

萵筍生長到後期為防止萵筍抽薹還有促進肉莖粗大,這時可給萵筍使用矮壯素防止其抽薹並促進肉莖粗壯以提高質量及提升產量。

綜上所述:種植萵筍主要是氣候,再一個就是底肥再合理的追肥才能使萵筍高質高量。


小曉農民


您好,題主,鄉辣梅子為您解答。

萵筍追肥用什麼肥料好

萵筍追肥要以氮肥為主要,鉀肥為輔,在追肥的同時還可以使用適量的光合營養膜肥,這種肥可以使萵筍在日後更好的吸收光能,增強光合作用。如果萵筍地的土質酸化厲害的話,那麼追肥時還可以使用石灰,石灰能使調理土壤中的酸性值,使得萵筍長勢更旺。

萵筍需肥量

萵筍正常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元素,至少需要15種元素,但是主要的還是氮、鉀、磷肥,除了這些肥料還需要鈣,如果萵筍沒有鈣元素容易出現燒心現象。

萵筍初期所需肥料比較少,到了後期它的肥料才慢慢增加。如果是結球型的萵筍,在結球階段需要大量的肥料,結球一個月的時候對氮肥的需求特別大。如果萵筍種植地的肥料不錯的情況下,一畝地不能少於90千克的氮肥,磷肥不能少於11千克,鉀肥不能少於60千克。

萵筍施肥技巧

{1}苗床肥:種植萵筍很多人都是選擇育苗移栽種植,萵筍的苗期一般為一個月,接著再定植兩個月後就能進行採摘,因此苗床肥是非常重要的,苗好種植後的萵筍就不能出現病害。把苗床整理好後,可以用腐熟後的有機肥,十平方米可以用100kg的有機肥,磷酸二氫鉀一斤。其次萵筍播種後溫度要控制在23度上下,苗床不能太乾燥。當萵筍長出3片葉子時就可以間苗,間距要控制在4釐米左右,完成後可以用磷酸二氫銨噴灑在它的葉面上。萵筍定植要等苗長出5片葉子才能定植,定植後要澆透水。

{2}基肥:不管種什麼農作物都不能忽視基肥,比如萵筍基肥能使其苗長得更壯實。一般情況下一畝萵筍地可以用4500千克上下的腐熟後的有機肥,同時還可以加100斤的磷酸鈣、50斤的硫酸鉀,並把土壤進行深翻,深翻不能少於20cm,攪拌均勻後在作畦,畦的寬度1米較適合。

萵筍施肥該注意什麼

{1}葉用萵筍:如果萵筍是吃葉子的話,那麼在施基肥時可以多用,比如可以把有機肥和複合肥混合使用。葉用萵筍追肥要忌量,定植後可以多追一些,後期就要少追,在採收前的二十天不能使用氮肥,氮肥使用太多它的葉子太老,口感就會降低很多。

{2}莖用萵筍:有一種萵筍不僅能吃葉子它的莖也是可以吃的,在施基肥時要多些鈣肥,當萵筍葉子長出後要可以追肥,待莖部快速生長時就要多追肥。

葉用萵筍和莖用萵筍施肥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在種植前要先了解這兩種的特性,根據其特性來施肥,這樣種出的萵筍其產量和口感才會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