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從11月1日起開始嚴格執行機動車禮讓行人的規則。您怎麼看?

有錢有閒人生有尊嚴


關於汽車禮讓行人的一點看法

在現實中生活中,“中國式過馬路”的行為已經屢見不鮮,許多行人無視信號燈強行過馬路,干擾機動車正常行駛。要釀成交通事故,機動車司機不僅不會被認定為不禮讓,被撞者還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更有甚者,某些地方為了避免行人與機動車搶道,居然制定了一些荒唐的交通法規,既行人與機動車搶道撞了白撞。這就更加增長了一些司機的惡習,過斑馬線,過交通信號,汽車像瘋了一樣通過,不減速,也不禮讓行人。一個汽車擁有路權,而行人必須避讓的概念形成了習慣。一旦概念形成了習慣,汽車不讓人也就順其自然。行人依然如故“中國式過馬路”,汽車依然如故,見行人過馬路,我行我速。這是一個矛盾,一個交管部門一直難已解決的矛盾。幸好,深圳新的交法做出了新的規定,解決了汽車路權重要,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問題。其實,行人過馬路,也享有和汽車一樣的路權。不是你汽車在路上走,行人就得給你讓路。路權是平等的,人不能仗著人多一擁而過而影響汽車通行,汽車也不能仗著架子大而仗勢欺人。其實際是“中國式過馬路”與“中國式開車”的道德博弈,讓還是不讓,怎麼讓,該不該罰,正在引發社會爭議。其實說起機動車避讓行人,在國外已經不是新聞。在其他很多國家,車讓人早已經成為習慣。


何憲輝



臘十七旅行攝影


我所在的四線城市早就執行機動車禮讓行人的規定了。深圳現在執行,雖然不算早,但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行人穿越馬路時,特別是腿腳不便的老人過馬路時,一個綠燈的時間根本就不夠,也就是說,有可能行人走到人行橫道中間時,紅燈亮了,如嚴格按綠燈行,紅燈停的交通規則,行人就有可能站在南來北往的車流中等待下一個綠燈,毫無疑問,這是極其危險的。

所以,執行機動車禮讓行人的規則,讓機動車司機停車等待行人穿過人行道後再行駛,是出於安全考慮,減少交通事故的人性化的規則設計,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幼兒、少年等弱勢群體的人身安全的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深圳市作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出臺這樣的政策,真的大快人心,值得讚揚並支持!


婁元華


深圳作為一線城市這點就落後於義烏了,義烏早就執行了。這個規定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機動車在人行橫道前,只要看到有行人路過,馬上會主動停車禮讓行人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義烏的公交司機,特別自覺,值得讚揚!如果大家有幸到義烏就會深有體會的。這樣規定和執行大大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使交通秩序更加暢通。我們現在開車,都會養成了自動自覺,禮讓行人的習慣了。畢竟民主與自由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的,必須有制度和法規來制約。機動車禮讓行人是值得提倡的。當然,這個規定是在遵循交通信號燈前提條件下進行的。


黔驫


堅決支持!司機下車也是行人,尊重行人是世界通用價值觀。

行人要尊重司機的禮讓,儘量快步通過(我就小跑),不要慢騰騰或站在路口玩手機,讓司機難以判斷是否通過……

最後,交警監控一定要科學判斷是否司機禮讓,行車是有一定速度的,搞不好就急剎有追尾風險,行人通過馬路是中國式的(稀稀拉拉、慢慢騰騰……),有時又有視野受阻(公交車),所以不能不分青紅皂白隨意處罰,可以罰金錢,但不要記三分(班馬線多如牛毛,比交通燈還多,受不了)。


shatra


個人覺得機動車禮讓行人的規定是很應該執行的.因為他已經有溫暖舒適的車子了,還要和行人爭搶些什麼呢?


現在時代發展迅速,車輛多自然就出現道路擁擠的情況,尤其是早高峰和晚高峰的時候,感覺大家都要上班遲到的樣子,車子開的和飆車一樣快.馬上就要變綠燈的時候我都不敢走,因為看他的速度總以為他想一腳油門開過去.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事故往往會發生在你往前搶的那一步上.大家都想先過去,大家都不想讓,結果就是很容易發生悲劇.

我每天上班都路過一個轉盤道,這個轉盤道一起是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上寫著‘車讓人’大家都是湊成一小撮了就過去.現在按了個紅綠燈,本來是挺好的,大家有秩序的過馬路,可這個綠燈時間也就七、 八秒,導致我每次過馬路都是用跑的,不然就得站在中間等下個紅燈.



本來時間就緊迫,緊盯著一看要變綠燈了就趕緊走,但是偏偏又司機在這個時候就想要搶著過去,導致我都不敢走.


我著腿腳好的跑起來和挺住都沒啥問題的,可還是有一些腿腳不好的人在啊.一個綠燈真的會過不完,現在車水馬龍中間更危險,這個時候司機們停一停,讓一讓問題就能完美的解決了.

現在就是需要這樣一個規劃來約束和立個標杆,執行一段時間大家就都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了.同時還希望把綠燈的時間加長一些,剛剛好能過去的那種不至於站在車流之間就行.


Hi~I'm 杯麵


機動車禮讓行人是當代交通複雜路況的必然產物。是沒辦法的辦法。為何這麼說呢?

我們中國人素質低嗎?誰說素質低我鞭撻其!

我們中國人素質是最高的,然而我們還有私心嚴重!十個人是十個想法,有近道寧可翻閱護欄絕不繞著走,尤其私心嚴重者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就說過馬路吧,竟有人想,我闖紅燈反正你不敢撞我的想法,這樣的人真有啊,你別不相信,是真的。

規定機動車禮讓行人是對的,也是無奈的,畢竟降低或控制交通事故發生,減少血淋淋的慘案教訓才是真的,也是必須的,寧可交通堵塞也絕不發生事故,可以理解。

我們這麼大個國家,每個省會這麼多人,這麼多車,就那麼多馬路,矛盾尖銳啊!綠燈行,行人過不了馬路,就得停車,信號燈最多60秒,趕上有這麼幾個人過馬路,交通必然堵塞,願誰呢?馬路寬了,信號短了,行人過不去,信號長了必然堵車?那麼問題怎麼解決呢?還希望有關部門真心為過馬路的行人和機動車從務實的態度及真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角度來考慮城市交通的綜合治理。

有的城市多設置過街天橋,可年齡大的老人上下臺階確實不方便,尤其年齡大的腿腳不靈便,走路慢。

有的城市設置地下通道,還是老人下臺階不方便。

我原來說過,交通路口一定設置成智能化的交通,啥叫智能化,真正做到紅燈停,綠燈行,讓行人在綠燈內全部通過,不妨礙一變綠燈車輛必須等著行人過了才通行。

每個路口設置輸送帶類似的與馬路面持平,電動輸送,只要行人走到安全便捷快速的傳送帶上很快輸送過馬路,也解決了老人走路慢的問題。只要信號🚥綠燈10秒鐘到計時時,輸送帶入口處自動封鎖,讓行人等著。倒計時10秒鐘前走上輸送帶的在10秒鐘內肯定到達馬路對面,這樣不影響紅燈一變綠燈,車輛迅速加速前進。【【【也為無人駕駛交通創造條件】】】!!!!

這樣做的好處,慢慢規範大家不闖紅燈的習慣,慢慢養成守法的意識。牢固樹立“寧可等一分鐘不搶最後10秒鐘”的安全守法意識。人畢竟或者是最幸福的!!!

原來是交通規則,現在是交通法規,闖紅燈就是違法,建議要把這種犯法的記錄讀寫入“身份證芯片內”,作為個人資信的證明,最起碼是一位不遵守交通法規的違法者,再引申為闖紅燈違法且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不當回事的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又會怎樣呢?值得大家思考討論........!

完善交通法規、完善交通路口智能化管理、【完善公民遵守交通法規資信查詢應用與隱私法的辯證關係】,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技術在革新,發明無止境,車輛在增加,道路在改造,交通在擁堵..........,我們的城市到底怎麼發展能解決矛盾呢?


千年松樹6393


裝個燈很困難嗎???!,為什麼偏要搬出禮讓二字出來,無非這二字撈錢較容易。當今衝紅燈的警惕性強了撈不了錢,新品"禮讓″大行其道,有朝一日禮讓也被警惕了到時也就有新品出爐了,反正道路上的坑填一個開一個。掏錢的始終不會停。


三六九q


規定必須得是雙方的,有紅綠燈的地方還是要按照信號通行,對闖紅燈的行人造成的交通事故,行人也需要負擔責人,否則一些素質低的人肆無忌憚闖紅燈,並且造成的追尾事故會增加!所以行人也應該有相應的責任劃分!這樣才能互相制約互相監督!

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車輛減速慢行,禮讓通過無可厚非!也應該規定行人應快速通過,不能故意拖延!


去死吧往事


實施機動車禮讓行人後,會給城市帶來以下變化:

首先,司機不敢亂闖亂撞了,對城市公民素質的提升會很有幫助。

其次,生命大於一切,會減少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

最後,任何人都不希望交通事故的發生,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只有提高自己的駕駛素質,事故才不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