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延長油田為“再建百年油田”安裝新引擎

近年來,面對經營環境發生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陝西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延長油田”)以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抓手,為實現“千萬噸以上穩產20年,再建百年油田”目標安裝了新引擎。

長期以來,延長油田一直重視科技創新與應用,不同階段採用的不同開發技術,為千萬噸持續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幾年,鑑於油田已歷經百年開採、地層壓力持續衰減、老井產量逐年下降,且區域面積受限、資源接替不足的實際,延長油田把注水作為重中之重,舉全公司之力抓注水、抓科技穩產。

科技创新 延长油田为“再建百年油田”安装新引擎

2015年7月啟動實施的“三年注水大會戰”,優選區塊實施65個注水項目區建設,輻射帶動全油田精細注水,三年時間油田自然遞減率下降0.8個百分點,採收率提高1.3個百分點,年均彌補基礎產量5%,累計彌補基礎產量165萬噸,相比過去打井穩產節約新井投資118.6億元,相當於節約了一年的總投資。

2018年8月份趁勢擴大戰果,啟動新一輪“三年注水大會戰”,目前注水項目區達到98個,注水覆蓋面達到動用面積的64%,加上前三年“會戰”累計彌補基礎產量210多萬噸,穩產效果日益突出。2019年啟動“科技創新年”工作,響亮提出“爭取千萬噸以上穩產期延長到2035年”,將科技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著力激發科研活力,真正讓科技推動百年油田高質量發展。

“一個油田的生產與發展,資源是基礎,科技是根本。分析延長油田的發展現狀,窘迫的資源現狀倒逼我們非抓科技不可,更高更嚴的政策要求和持續低投資低成本的形勢倒逼我們非抓科技不可,行業的競爭、企業的使命和職工的生計更倒逼我們非抓科技不可。可以說,當前的延長油田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迫切需要科技的創新與進步。” 延長油田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文明表示,延長油田要實現穩產到2035年的目標,就要依靠科技創新進步,在探明儲量上再下功夫,在剩餘油上再做文章,算清資源“家底賬”,打好開發“技術牌”。

“抓科技首選要抓好科研人員。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成功之鑰,唯有人才領先,才能確保油田在行業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寶塔採油廠副廠長、總工程師楊興利表示,要實現科技創新,人才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一方面要“留得住”,激勵好油田內部科技人才的主動性、創造性,能夠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引進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延長油田在今年研究出臺了推進科技創新的一攬子制度方案。在公司層面搭建“三部一中心”科技支撐體系,明確了科技管理和研究職能定位。推行技術骨幹包區塊負責技術責任制,規範科技工作項目制運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科技經費使用和投入,完善科技人員職級晉升、跟師帶徒、激勵培養等成長通道,從政治上、精神上、物質上全面提升科技人員待遇,有效地激勵了科技人員學科技、愛科技、攻難關的科研活力,也吸引了大批高素質的科研人員加入。

“當前最需要的是把現有的、成熟的、有效的技術落實好應用好,就是最好的技術創新。”李文明指出,注水是延長油田產能建設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延長油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通過科技的進步,延長油田2019年新井平均單井日產油同比提高15.2%。同時,水平井、縫網壓裂、空氣泡沫驅油等一大批技術也取得長足進步,科技增效的作用日益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