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蔬菜有哪些?冬季種菜要注意哪些細節,蔬菜長得比別人好?

新大風歌


一、防止天氣過冷,適當的澆水,注意蟲的出現;

二、1.如果蔬菜需要移苗,等到移苗後再澆灌營養液。

2.如果蔬菜採用直接播種的方法,不需移苗,那麼先澆自來水,保持土壤溼潤,種子發芽、種苗長出後,才能使用營養液。

3.雖然各種植物對水分的要求不同,但基本上每天澆灌一次營養液是比較適當的。如果是葉菜,可以一天澆兩次營養液。

4.生長前期少澆營養液,結果期多澆。

5.建議每週至少一次只用自來水徹底濾洗栽植容器,除去容器中累積的未用肥料。具體方法是給容器澆足量的水,底部形成自流排水。這個措施能防止有害物質在培養基質中的積聚。

6.有時候,可用添加了微量元素的營養液澆灌蔬菜。可以選擇含有鐵、鋅、硼和錳的水溶性的肥料,按照標籤上的說明進行操作。

注意:濫用營養液可能存在造成蔬菜硝酸鹽超標的風險。

陽臺種菜全攻略四:播種與移苗

蔬菜有兩種栽植方式,一種是先育苗,再移栽,一種是直接播種。初學者往往更喜歡在農藝市場直接購買秧苗回到家裡移栽,這是個簡單快速的方法,但會縮小你的種植範圍,因為一些蔬菜如豆類、蘿蔔等是不便移苗只能直播的,--移苗會傷害根部正常發育,不能移苗的。而有些是必需移植的蔬菜,如甘藍、花椰菜、芥菜、茄子等。

蔬菜的種植基本可以分為種子前處理、播種、移苗、採收四個過程,下表是家庭常種蔬菜的生長信息,由於蔬菜品種不同、地域不同,下表與您的實際操作可能會有出入,因此僅作為參考。重要的是在操作過程中,靈活掌握,摸清蔬菜規律,一回生,兩回熟,相信您一定成為一個優秀的“菜農”! 陽臺種菜

家庭常種蔬菜栽培信息

蔬菜 發芽時間(天) 最適移苗期(周) 容器大小 光照量* 收穫時間(天)

菜豆 5-8 - 中等 全日照 45-65

黃瓜 5-8 3-4 大 全日照 50-70

茄子 8-12 6-8 大 全日照 90-120

油麥菜 6-8 3-4 中 半日照 45-60

洋蔥 6-8 6-8 小 半日照 80-100

青椒 10-14 6-8 大 全日照 90-120

蘿蔔 4-6 - 小 半日照 20-60

南瓜 5-7 3-4 大 全日照 50-70

西紅柿 7-10 5-6 大 全日照 90-130

韭菜 9-12 6-8 中 半日照 90-120

香菜 5-7 3-4 小 半日照 40-50

小油菜 4-6 3-4 中 半日照 40-50

注意:所有蔬菜均在全日照下生長最好,“半日照”表示該蔬菜在半日照情況也能生長良好。

種子前處理

消毒:種子常常帶有細菌,為減少苗期病害,保證菜苗茁壯成長,讓自己和家人吃到健康的蔬菜,也避免自己的勞動半途而廢,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一般從市面買回的種子,用溫水浸泡法就足夠了。將種子放在60℃的熱水中浸泡10~15分鐘,然後將水溫降至30℃,繼續浸泡3~4小時,取出晾乾就可以了。對於表面不潔、放置時間很長或已被汙染的種子,可採用藥液浸泡法。一般常用福爾馬林100倍液,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然後放入藥液中浸泡20分鐘,取出用清水衝淨。

催芽:種子需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催芽。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果菜類蔬菜種子發芽較慢,可進行催芽。催芽前必須浸泡種子,但浸種時間不宜過長。經試驗,黃瓜用1~2小時,辣椒、茄子、番茄用3~4小時浸種較合適(包括種子消毒處理時的浸水時間)。 ,育苗盤底墊幾層紗布、濾紙或吸水的紙巾,用清水浸溼,把浸泡過的種子控去水,放在育苗盤中,置於28~30℃的環境中1-5天,直至種子發芽露白,即可播種。催芽期間,如種子乾燥,可加水到育苗盤中,以保持浸潤紗布等鋪墊物,保持種子溼潤為宜。

播種

直接播種的,直接將種子播種到大小適當的栽植容器中就行了。需要移植的,先選用大小適中的塑料盤、玻璃盤等容器作為“育苗盤”。容器中放入ph值適中的培養土(在園藝店或農藝市場就能買的到),將菜種撒播到容器中,然後覆0.5-1cm深的土。切記種子太深將不會發芽。

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氣是種子萌發的三要素。要將容器放在較溫暖、通風良好的地方,並適當澆水(對於大多數菜種而言,每天澆一次水為適量)。

播種前最好用50%漂白水或其它消毒液對播種盤進行消毒,以減少汙染種子的機率

移栽

秧苗到達一定大小,必須及時移到其它容器栽植。如番茄、茄子等,一般有4─5片真葉時,瓜類不超過2─3片真葉,甘藍類、白菜類在4─6片真葉時移植。

移植時注意不要損傷秧苗幼嫩的根系。可在掘取菜苗前給土壤或基質充分澆水,使根部多帶土壤或基質,不僅能減小對根部損傷,而且能減增加吸水力、移栽後成活快。 一般葉菜類栽植深度以不使最低的葉片埋沒,否則易引起腐爛。

蔬菜可用土壤栽培,也可採用無土栽培的方式,兩種不同的培養基質,其施肥與澆水的方法大同小異,詳見“陽臺種菜全攻略三:土壤與肥料”。

採收

最快樂的時刻就是收穫的時候了,看到自己精心澆灌的蔬菜從幼苗長到綠葉油油,碩果累累,採摘下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就可享受綠色環保的美食了!

採收的時候要注意通過蔬菜的色澤、質地和硬度等特徵等來辨別蔬菜是否成熟,到了最佳採摘時刻。一些蔬菜如西紅柿、辣椒和水果等要在果實達到一定的硬度時採收,過熟就發軟了;而黃瓜、菜豆、等應在幼嫩時採收,口味更佳。

最好在傍晚採收蔬菜,因為傍晚的時候蔬菜內的硝態氮含量最低。

採收青江菜、韭菜等,可摘其葉吃,而無需整株拔起,過一段時間,又會有幼嫩的葉子長出。

蔥在收割時,留兩、三根在泥土裡,不必整株拔起,這樣才會繼續分芽、生長。

陽臺種菜全攻略五:常見病蟲害的診斷與防治

容器中栽植的蔬菜與大地栽培的蔬菜一樣,也可能遭受各種病害和蟲害的攻擊,應注意觀察蔬菜的葉、莖等器官是否生長良好以及是否出現害蟲。一旦發現問題,首先要區別是否是水分、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問題或基質肥力問題。排除這些因素後,再確定是病害還是蟲害。

蔬菜蟲害的診斷方法

蔬菜病蟲的診斷方法可通過各時期害蟲的形態特徵來鑑別,或通過害蟲殘遺留物診斷。害蟲的殘遺留物如卵殼、蛹殼、脫皮、蟲體殘毛及死蟲屍體等以及害蟲的排洩物如糞便、蜜露物質、絲網、泡沫狀物質等。

一、葉片被食,形成缺刻。多為咀嚼式口器的鱗翅目幼蟲和鞘翅目害蟲所吃。

二、葉片上有線狀條紋或灰白、灰黃色斑點。此症狀多是由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葉蠅或椿象等害蟲所害。

三、菜苗被咬斷或切斷。多為蟋蟀或葉蛾等所為。

四、分泌蜜露發煤病。此類害蟲通過產生蜜露狀排洩物覆於蔬菜表面造成黑色斑點,常以吸汁排液性的害蟲為主,如各種蚜蟲。

五、心葉縮小並變厚。甜椒和辣椒上多出現此類症狀,這與蟎類害蟲有關。

六、蔬菜體內被危害。這種害蟲一般進入蔬菜的體內,從外部很難看到他們,若發現菜株上或周圍有新鮮的害蟲糞便且菜株上有新鮮的蟲口,則可判斷害蟲遠在菜體內危害,有時雖然有糞便和蟲口,但糞便和蟲口已經乾涸,則表明害蟲已經轉移到其它地方。此類害蟲多為蛾類害蟲和幼蟲。

七、菜苗上部枯萎死亡。這表明蔬菜根部受到損害,此多為地下害蟲所為,如螻蛄、根蟎、根線蟲等。

八、塊狀果實被蛀食和腐爛。如馬鈴薯、洋蔥、蒜等的地下塊根在生長和儲藏中腐爛或被蛀食,此類多為鼻蟲、根蟎等居多。

根據這些特徵來判定害蟲並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首先要排除其它因素的影響,如肥料或水分過多造成蔬菜苗上部萎蔫死亡等。

木屑

將木屑堆制發酵腐熟後,與土壤配製,使培養土疏鬆,保水性能良好,是近年來新發展的培養土材料。

磚渣

將瓦片或磚塊敲碎,有利排水、通氣,但缺少肥份。

垃圾土

垃圾土被稱“還魂土”,足用倒盆後的廢土,再補加糞肥堆積而成。將此土腐熟後過篩、曬乾備用。

怎樣配製培養土?

由於各種植物對養分的需要量,耐酸、鹼的程度,排水通氣等要求不同,配製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對培養土的基本要求應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①具有適當比例的養分,包括氮、磷、鉀等微量元素。

②要求疏鬆、通氣及排水良好。

③無危害花木生長的病蟲害和其他有害物質,如蟲蛹等。

④除去草根、石礫等雜物,過篩和進行一般性消毒,如在日光下曝曬或加熱蒸焙等。

幾種適應不同植物盆栽需要的培養土配製方法如下: 播種及幼苗用土

腐葉土2份,園土l份,廄肥少量,沙少量。或用腐葉土1份,園土1份,礱糠灰1份,廄肥少量。 一般盆栽花卉用土

腐葉土1份.園土1份,礱糠灰0.5份,廄肥土0.5份。或腐土一份,園土1.5份,廄肥土0.5份 耐陰溼植物用土

腐葉土0.5份,園土2份,廄肥土1份,礱糠灰0.5份。

扦插用土

扦插因生根前不要養料,所以常用黃沙或蛙石。如用園土1份,礱糠灰1份;或園土l份,腐葉土1份也可。對某些花卉,單用礱糠灰扦插也可。

喜酸性植物用土

用山泥或腐葉土、園土再加少量黃沙即可。

多漿植物用土

可用黃沙0.5份,園土0 5份,腐葉土1份。或用磚渣1份、園土l份。

茶花、杜鵑、含笑用土

腐葉土2份,黃泥1.5份,焦泥灰0.5份,沙1份,加少量骨粉等。

蘭花用土

日前大多用黑山泥,即山區樹林落葉自然堆積成的腐葉土,或者在腐葉土中加少量黃沙。

此外尚有以下幾種土壤類型的配製法:

鬆土

園土2份,礱糠灰1份。適用於扦插。

輕肥土

園土l份,腐葉土2份,廄肥土1份。適用於根系發育較弱的植物和細小的種子。

重肥土

園土2份,腐葉土1份,廄肥1份,適宜於一般花卉的栽培。

黏肥土

園土2份,廄肥土1份,適用於栽培棕櫚、蘇鐵等具有粗大根的植物及根莖植物。

高密度種植的要點之一,就是要選擇小型的、可以緊密擺放的栽培容器。

一般養花用的圓盆佔用面積大,盆內面積利用也不充分,所以不是高密度種植的理想選擇。方盆是較為理想的用具,但是一來並不是哪裡都能買到,二來方盆的體積不小,擺放時可能會遇到不便。所以如果方盆不可用的話,那就需要開動腦筋尋找其他的容器了。

各種各樣的飲料瓶可以當作很好的栽培容器,比如飲料瓶、礦泉水瓶等尤其是那種方形的冰紅茶瓶子,小瓶子栽培生菜、油菜、韭菜之類的矮植物非常好。大一點的瓶子,如大可樂瓶、油桶,可以用來栽培番茄、木耳菜、黃瓜這類高大的植物。一次性杯子也可以用作栽培容器,不過如果要用紙質杯子的話因為容易被水浸破,所以需要定期更換或者在舊杯子外面再套一個新的杯子,塑料材質的一次性杯子不透水,但是一般比較軟,移動時要小心抓握。

易拉罐也可以用來種植,不過可樂那種易拉罐特別薄,邊緣銳利,使用時要注意不要割傷手指。芒果汁那種鐵罐的特點是特別矮,用來育苗特別合適,在這種矮小的罐子裡種植矮的葉菜也是可以的。

各種各樣的軟材料也可以用來種植,比如襪子、厚塑料袋之類,這些東西都可以廢物利用的方式取得,尤其是稍厚一點的襪子,有彈性能保水,外觀也比較有質感,是很好的栽培容器,可以種植有杆的植物如辣椒、薄荷,也可以種植蘿蔔之類的肉根植物。

高密度種植的要點之二,就是要充分利用空間,3D發展

窗臺上平面面積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要在垂直方向上挖掘空間。例如利用防盜窗的窗欞搭個小木板,做成小型平臺,平臺上放置喜光的植物,平臺下放置耐蔭喜蔭的植物,這樣可以擴展出很多可使用的面積。另外也可以用短木棒、竹筷之類做些有空孔的架子斜掛在防盜窗欞上,這種架子的好處是受光面很大,而且不會完全遮住下面的陽光。

懸掛是另一種方便的方法,只要做些小小的裝置,就可以把你的菜掛在空中。像塑料瓶子做的栽培容器,只要打兩個孔,一根繩就可以掛起來,可以把寶貴的底層區域留給番茄、黃瓜等大型的植物。我還做了一種倒掛式的容器,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把那種有杆、比較高的植物掛起來栽培,如果用來種植有蔓的植物,要注意選擇有限生長型的,否則一旦長開了,倒掛式的沒法落蔓可就有的瞧了。

高密度種植的要點之三,澆水、施肥及日常管理

因為高密度栽培用的容器一般都很小,用土也少,所以保水、保肥的數量是很有限的,除草可以避免浪費水份和養料,每天巡視自己的窗臺菜園是很愜意的事情,澆水、除草順手就做了,花不了多少時間。

雖然高密度栽培時容器數量不少,不過在澆水時並不特別麻煩,因為是一個挨一個擺放,所以手持一個礦泉水瓶澆水的話還是挺方便的,如果再製作一些簡易的緩釋、滴灌裝置,以及做一些保水措施的話就更省心了。

如上所述,因為小容器的保水量有限,為了避免頻繁澆水,可以做一些增強保水能力的工作,如在用塑料袋將容器整個包裹起來,這樣做可以顯著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流失,在現在30幾度的天氣裡可以做到兩三天不澆水,土壤仍然保持溼潤,另外這樣還可以避免土壤被雨水衝擊的損失,而且不會因為澆多了水而導致水漫窗臺。

同樣是因為容器小的原因,所以不可能在土壤裡施很多的基肥,那種挖坑追肥的方法也存在操作困難,所以儘管栽培前可以在土裡混入一定量的基肥,但真正需要的大量肥料需要在澆水時將肥料化入水中一起澆下去才行。一般的化肥和複合肥之類都可以用此辦法施肥,麻煩的是一些固體的有機肥只能通過製作土壤浸出液的辦法使用了。

徒長的原因

在苗苗的任何生長階段均有可能出現徒長,引起徒長的原因很多,下面列舉常見的數個:

1.光照不足:光線會抑制植物節間的生長,這種影響隨著光線強度的增大、光照時間的增長的而增強,故苗苗在弱光、光照時間過短的情況下容易節間生長而徒長,在強光下、光照時間長時節間較為縮短。而且不同的光質也會影響到苗苗莖的生長,通常情況下,紅橙光是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線,可以使苗苗生長速度加快,但是節間長,莖細弱;藍紫光可以使苗苗生長矮壯,其中紫外光線對抑制苗苗徒長,促進苗苗矮壯的作用最強。

2.溫度過高:溫度尤其是夜間溫度過高,苗苗會因為呼吸作用加劇消耗過多的光合產物和養分,也容易引起徒長。

3.氮肥過多:在幼苗期追施氮肥過多或者次數過勤,易引發徒長。陽臺種菜

4.水分過多:基質內水分過多,將會導致基質空氣含量減少,使根系的活力降低,如果此時再遇到較高的氣溫和較弱的光照,苗苗極易徒長。

5.播種過密:播種量過多,或者播種量合適但播種不均勻,造成局部面積內播種過密,苗苗間相互遮擋光照,出現掙搶光照、水分、空氣的情況,也會誘發徒長。

6.移苗不及時:苗苗在子葉展開而又未及時假植時,易徒長。

在實際栽培過程中,苗苗徒長往往是幾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預防和解決徒長問題時要做通盤的考慮。

南方每種種子詳細試播時期

奶油小白菜:全年

菜心:5-10月

青梗菜:5-10月

黑夜小白菜:4-11月

華夏椒王:3-11

粵紅辣椒:7-9月,11月-翌年1月

生菜:全年,適宜8-11月

芥蘭:5-11月,最適8-11月

苦瓜:2-3月,7-8月

青瓜:1-3月,7-8月

絲瓜:3-8月

蘿蔔:5-9月

豆角:2-4月,7-8月

番茄:1-2月,7月中旬-8月中旬

粵椒:11月下旬-翌年一月,7-8月

普通的菜、瓜果、香草:

1、每天早、晚各一次,夏天注意防曬

2、冬天:因為太冷了,可以在太陽剛剛升起時澆一次,晚上視土溫度,一般不用澆了

澆水原則:見幹才澆.澆則澆透.澆透不澆漏

- 幹是指盆土表面已幹,揭開表土仍具溼氣

- 澆透是澆到盆土底部溼透,直到有水從盆底孔滴出

- 不澆漏是指不能澆到水順排水孔成水流漏出的程度(水多了容易把養份沖走)

- 判斷土乾溼的小竅門:看泥土表面顏色,用手指插入泥土感受乾溼程度。



雙子座小沃


冬季的氣候特點是:溫度低、乾燥、起風多、風大、光照少,給人的感覺就是冷!儘管冬季因為氣候原因,可以露天種植的蔬菜相對其他季節的少點,但還是有些蔬菜適合在冬季種植不怕沒有蔬菜吃,這些蔬菜中有些是其他季節也能種植、吃到的,鄉居小菜自己也種菜吃,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在農村所見到的來說說:

一、冬季蔬菜有哪些?

冬季溫度低、冷,在冬季可以種植、吃到的蔬菜可以分為四季菜類跟非四季菜類。

1、四季菜類:四季小白菜、四季油麥菜、四季生菜、四季萵筍、四季小香蔥、韭菜。這類蔬菜,不單是冬季可以種植,其他三個季節也可以種植。

2、非四季菜類:大白菜、青白菜、娃娃菜、芥菜、菠菜、香菜、茼蒿菜、大蒜、厚皮菜、上海青、油菜、馬鈴薯、豌豆、白蘿蔔;這類的蔬菜除了冬季,像天氣冷涼的春秋季節也可以種來吃。

二、冬季種菜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上面說到了冬季的氣候特點,而這樣的氣候會影響到蔬菜的播種、生長、開花結果實,所以冬季種菜需要注意的細節有:

1、注意淋水溼潤土壤

冬季的氣候比較乾燥而且風多風大,菜地泥土容易變乾燥,綠葉蔬菜類需水多,要注意淋水溼潤土壤,蔬菜才能長得更好。

2、加強培土

種菜培土的作用有防止蔬菜倒伏、保溫、保肥水,冬季風大,種植一些淺根系、長莖葉多、開花結果多的蔬菜很有必要培土,如種大白菜、青白菜、馬鈴薯、韭菜、小香蔥、萵筍、白蘿蔔等。

3、覆蓋稻草或者塑料地膜

冬季太冷,氣溫有時候會突然降得比較低,蔬菜容易受凍害,有必要採取些措施給蔬菜禦寒保暖,而這樣的措施有覆蓋稻草,此外還可以直接買塑料地膜覆蓋更好。

4、避開早上/傍晚澆水,必要時加些開水調水溫合適了再澆水

冬天比較冷,早晚露水比較重,相對白天來說氣溫又偏低,要給蔬菜澆水,建議在沒有露水的時候,如早上九點多之後,下午五點之前這段時間澆水。

當然了,要是那水實在太冰了,擔心凍壞蔬菜,可以在水桶裡加些開水調水溫合適了再澆水更好,鄉居小菜自己就這麼做好,那時候冬天的氣溫有段時間都是在10度以下,特別的冰冷,人的手碰自來水都感到冰冷得刺痛呢,後面我給那些菜苗澆水就是用開水調過。

5、不在樹蔭的地方種菜

雖說有些蔬菜是比較耐蔭的,但還是需要一定的光照才能生長得更好,而冬天本來光照就比較少,有時候可能大半個月都不出太陽呢,對蔬菜生長也是有影響的,所以冬天種菜避開樹蔭的地方更合適。

總結:冬季可以種植、吃到的蔬菜可不少,而這些蔬菜中以綠葉蔬菜居多;冬季蔬菜有菠菜、大白菜、生菜、芥菜、香菜、大蒜、馬鈴薯、豌豆、白蘿蔔等;冬季種菜需要注意的細節有注意培土、澆水、覆蓋地膜、避開樹蔭種菜,細節管理上做好了,冬季露天種菜吃,不難。


坐井觀劇


冬天雖然氣溫比較的寒冷,但是能夠種植的蔬菜也不少,像蘿蔔就是常見的,受氣溫的影響比較的小。韭菜和香菜在種植的時候,可以選用根來種,生長的也會比較的快。菠菜和油菜這類葉菜類也比較適合冬天種植。

1.澆水時,注意不要大水漫灌,要小水多澆,避免漚根;

2.鹽害問題要注意;對於土壤表面已經明顯出現"青苔、紅霜、白霜"現象的,菜農在施基肥時,要增施秸稈肥和生物菌肥;追肥時,要減少化學肥料的用量,增施生物菌衝施肥;

3.深翻土壤;因為現在農業技術較為發達,所以很多菜農在生產種植過程中,越來越過度依賴於機械,翻地就直接採用旋耕機,這樣其實容易導致苗燒根;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冬春季節,蔬菜生長中期黃葉頻頻發生的主要原因;

所以,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使用旋耕機將基肥打碎,使其均勻混入土壤淺層耕作層後,還要再用鍁人工深翻一次,打破犁底層,深度控制在25~30釐米;

4. 對土壤進行消毒,保護根系;


點滴學習不忘初心


蘿蔔

為半耐寒性蔬菜,種子在2℃-3℃便能發芽,適溫為20℃-25℃。幼苗期能耐25℃左右較高的的溫度,也能耐零下2℃-零下3℃的低溫。

白菜:

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品種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為主,依葉柄色澤不同分為白梗類型和青梗類型。

香菜:

用香菜根種植會比種種子快好幾倍,而且長的比較旺盛。屬耐寒性蔬菜,性喜冷涼,生長適溫為12℃-26℃,但耐熱性也較強。0




小鬼私訪


由於冬天毛溫低風大幹噪,有較好抵抗力且易生長的有羅卜、大蒜、香菜、咼筍、白菜、蓮花白等,各地應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合抗寒抗旱射品種適時播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