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即富副董事長楊彪被查!旗下支付機構不當推銷POS機屢遭投訴

10月31日,一則關於央行上海總部金融服務一部原副主任、現任上海即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即富”)副董事長楊彪被調查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北京商報記者在中共上海市奉賢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官方公眾號中確認了這一消息。雖然上海即富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楊彪被查一事,主因是其在前任職期間存在的問題,與公司無關。但一石激起千層浪,被查事件也引起市場對上海即富的關注。近期,上海即富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店寶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店寶支付”)頻頻因業務員不當推銷POS機等問題被消費者投訴,且此前曾屢次因業務違規被央行處罰或警告。

「重磅」上海即富副董事長楊彪被查!旗下支付機構不當推銷POS機屢遭投訴


母公司副董事長被查 公司回應與現任單位無關

10月30日,中共上海市奉賢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官方公眾號發佈公告稱,央行上海總部金融服務一部原副主任楊彪涉嫌嚴重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目前正接受奉賢區監委監察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楊彪此前曾長期在央行上海總部從事工作,但具體離開央行的時間未知。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014年12月證通股份有限公司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表決通過聘任楊彪為公司副總裁。今年5月,楊彪以上海即富副董事長身份公開出席活動。一位接近上海即富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被查前,楊彪在上海即富仍處於在職狀態。

楊彪被調查消息一出便引發市場廣泛討論,對於被查原因,傳聞甚多,是否與上海即富有關?上海即富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被查是其在前任職期間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上海即富無關。

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即富成立於2012年,註冊資本1億元,主要為小微商家提供數據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第三方支付、圈子電商、數據徵信、數據外包等。旗下全資子公司開店寶支付擁有全國銀行卡收單業務許可證、區域性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許可證等一系列經營許可。

業績穩步上升 難掩旗下支付機構屢次被罰尷尬

一石激起千層浪,副董事長被查事件也引起市場對上海即富的關注。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0月28日,上海即富控股股東亞聯發展在2019年三季報中披露了上海即富的業績情況,營收淨利均為正增長。

前三季度,上海即富實現營業總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18.56%;實現歸屬於上海即富股東的淨利潤2.69億元,同比增加3.74%;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1.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4%。對於營收、淨利雙升的原因,三季報中並未披露。

雖然業績表現良好,但難掩全資子公司開店寶支付多次領央行罰單尷尬。僅在2個月前的8月20日,央行上海總部開具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央行上海分行依法對開店寶支付處以共計48萬元罰款。此外,8月7日,開店寶支付呼和浩特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規定,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處以警告。

更早之前,開店寶支付被罰更為頻繁。據不完全統計,該公司2018年期間被罰4次。2018年10月31日,開店寶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處以18萬元罰款;2018年8月1日,開店寶支付黑龍江分公司因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違法事實,被處以50萬元的罰款;2018年6月28日,開店寶支付河南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被央行鄭州分行處以3萬元罰款;同年5月9日,開店寶支付江西分公司被給予“限期改正,並處5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為何罰單層出不窮?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則表示,支付機構頻頻收到罰單,可從兩個角度去看:從主觀上來說,在備付金上交等大背景下,多數中小支付機構盈利空間縮小,為了“活下去”有意或無意觸碰一些如違規收單、違規轉接支付接口或博彩等灰色地帶,因此收到監管的處罰;另從客觀角度來看,許多第三方支付會將收單業務轉交給外包商,如果外包商出現了違法違規交易情況,同樣會導致公司被監管處罰。黃大智進一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前央行對各類違規支付行為的整頓處罰在逐漸加強,且今後強監管態勢仍會持續下去。

而上海即富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針對監管所指出的問題,其都會進行解決處理。

POS機拓展迅猛 因不當推銷頻被投訴

三季報還透露,近兩年來,隨著上海即富業務規模的擴大,布放POS機的金額有所上升。不過,在業務拓展迅猛的同時,旗下開店寶支付多次因POS機不當推銷、刷卡支付未到賬等問題,被用戶投訴。

10月31日,用戶李旺(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開店寶支付業務員曾向其推銷辦理POS機,在被明確告知不辦理後,業務員承諾辦理POS機即可辦理大額度信用卡,且不收押金。不過在成功辦理後,業務員立即“變臉”稱要收取398元押金激活,7天后押金會退回到卡中。但是,7天后,李旺並未收到退還押金,且信用卡也未成功辦理,手續費也較之前承諾的更高。

對於該投訴的進展,李旺進一步指出,“目前已無法聯繫上業務員,其後跟客服溝通費率問題但對方屢次稱無法查詢。”

值得注意的是,在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臺上,與李旺類似的投訴屢見不鮮。另一位投訴人王一(化名)也稱,當初開店寶支付POS機業務員推銷POS機時,曾承諾半年返還押金。10月15日,用戶王一辦理的開店寶支付POS機使用已滿半年,但聯繫業務員退還押金時,對方不僅不退還,還對其進行拉黑處理,聯繫客服也屢屢無果。截至10月31日,聚投訴上關於開店寶支付的投訴達141條,其中對其POS機不當推銷的投訴達127件。

黃大智表示,POS機不當推銷問題要分兩種情況看,一是支付公司自身責任,另外還要看其外包商的責任。一方面是支付公司工作人員,許多業務員為達成銷售額,常常會以推銷信用卡或POS機套現等模式去銷售POS機。這類情況下,支付機構需承擔管理不嚴或者是管理不善的責任。此外,很多支付機構會委託外包商開展商戶收單行為或推廣POS機服務,如果合作商存在前述違規情況,儘管該行為是外包商,但支付機構同樣有管理不善、監督不嚴的責任。事實上,這類情況下,支付機構也面臨一種有心無力的情況,要想管理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

同時,一位第三方支付行業從業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POS機線下推廣水相當深。很多支付機構是通過層層代理推進落地,其中很多業務員為推廣業務會冒充機構人員去辦理,押金問題也確實存在。

對此,上海即富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於業務員推銷POS機問題,我司也在處理,目前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他進一步稱:“在現行體系下,一些業務開展都是通過合作伙伴開展,儘管我們多次宣導,但還是有業務員出現了偏差,這並非公司行為,而是個別從業人員的問題。但相對行業情況來看,我們目前這方面的投訴還是相對較少的。”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劉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