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快遞”背後的功臣:緬懷錢學森故去十週年

10年前的10月31日 錢學森逝世 10年後的10月1日 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高舉錢老的榮譽牌 乘坐群遊車駛過天安門廣場 “既然我父親來不了,我就替他來看看。”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看!中國最強“快遞” 採用“錢學森彈道”設計的 “東風快遞”亮相國慶閱兵 這,是錢老對中國航天事業貢獻的偉大成果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在國慶閱兵現場 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悉數亮相 而其中最令人關注的無疑是“東風”家族 “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 “威力大、速度快、軌跡多變莫測” …… 被軍迷們稱為“水漂彈”的“東風快遞”DF-17常規導彈正是採用“錢學森彈道”設計而成的。“錢學森彈道”是20世紀40年代,由錢學森提出的一種新型導彈彈道的設想。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人民科學家 錢學森是“東風快遞”背後的功臣2012年,電影《錢學森》裡說到,“沒有劍和有劍不用,是兩個概念。”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10年前,2009年的國慶剛過30天,錢學森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卻留下了一個稱號——共和國的脊樑。2019年10月1日國慶當天,史詩般的國之重器“東風-17”再一次讓國人內心澎湃,從“兩彈一星到“東風-17”,錢學森的科學思想不僅影響了幾代人,還在繼續指引著中國航天科技事業前進的方向。 回國!他用了5年的時間從1950年到1955年,錢學森是經歷了怎樣的苦難,五年後才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家路漫漫,但他的走得每一步都烙印著“忠誠”和“堅定”。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當時,身在異鄉的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噴氣動力研究室從事當時世界航天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同時參與著美國軍方火箭項目的研製。 1950年春天,錢學森做出一個決定:回國!因為他的祖國正在發生著鉅變。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然而,回國的路卻遭到了層層阻撓,錢學森甚至蹲了監獄。1950年9月7日,錢學森被美國非關押在拘留所裡。“我去看他的時候是第12天了,他瘦的臉蒼白蒼白,憔悴的不得了,我看到心裡很著急,覺得很可恨,這美國人13天就能夠把他變成這個樣子。我說,我們已經跟律師說好了,明天就可以來接你出去了。我就奇怪,他怎麼不說話,他也沒叫我名字,也沒說話,原來,他失去了語言條件。”錢學森的妻子蔣英說道。 1955年6月,幾經輾轉後,錢學森的一封親筆信被寄回祖國。“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一家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準備啟程回國。“火箭專家回到中國”,這成了當時美國最為轟動的消息。美國五角大樓官員曾說:“無論在哪裡,以錢學森擁有的知識,他的價值可以抵得上美國裝備最好的五個海軍陸戰的力量。”其實,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錢學森遠比5個師的力量大得多。就連毛主席也對此說到,“美國人把錢學森當成5個師,在我看來,對我們來說錢學森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 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抵達北京。一年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一天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生日。 兩彈一星!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 “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好!就要你這句話!” 這是1955年初冬,時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賡和錢學森的對話。 從此,錢學森便開始主導並參與那些“與中國航天”事業有關的日子了。 1956年,錢學森受命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

11個!這些“第一”改變了中國“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兩彈一星”元勳……這些榮譽稱號源於錢學森對中國航天事業的卓越貢獻。《錢學森同志生平》中就概括了錢老的11項“第一”: 1956年,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研究機構 1960年,中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 1964年,中國第一枚改進後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試驗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 1970年,與參加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工程研製的代表一起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72年至1976年,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 1972年至1976年,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 1980年,中國洲際導彈第一次全程飛行 1982年,中國潛艇水下發射導彈 1984年,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發射任務 這些“第一”,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與國慶相關的“大件兒”不斷刷新“中國航天”高度錢老,到今天,您已離開我們10年了。 您走的時候,我們剛參加國慶60週年閱兵,那次受閱的是這些裝備——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到了今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您走之前心心念唸的那些“大件”都亮相了! 您看,陸基機動固體洲際核導彈、潛射彈道核導彈……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在錢老的指引下,這十年,中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與國慶閱兵有關的“大件”也在不斷“更新”著! 戰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和王牌——東風-41洲際核導彈↓↓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向外界展示了中國強大的二次核打擊能力↓↓ 高分一號、二號、三號……“火眼金睛”般的衛星號們能“穿雲破霧”↓↓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大規模的北斗導航衛星,今後無論到世界哪個角落,人們都可以靠中國的衛星導航服務尋找到方向。↓↓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2009年10月錢學森因病逝世,享年98歲。在追悼會上,為了表彰和感激他對祖國航天事業作出的功勳偉業,三軍儀仗隊抬棺,棺身蓋有國旗,以極高的規格來紀念這位“可以抵得上五個師”的偉大愛國科學家。遺體告別儀式上,數萬名群眾自發趕來為錢老送行。 真正的英雄,人民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既然我父親來不了,我就替他來看看。” 2019年10月1日,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受邀坐到致敬方陣3號禮賓車上。錢永剛高舉錢老的榮譽牌,乘坐群遊車駛過天安門廣場。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中國航天沒有讓錢老失望 鷹擊-18、東風-17、東風-100…… 國之重器在錢老“眼前”駛過 我們緬懷 緬懷您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的輝煌貢獻 我們敬仰 敬仰您嚴謹求實的科學品質 重溫錢老的諄諄教誨,感懷人民科學家的赤子之心,一圖帶您“聽君一席話”↓↓↓

“东风快递”背后的功臣:缅怀钱学森故去十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