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走,我走了",爸爸和3歲兒子賭氣,贏了卻永遠失去了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因為一些小事跟孩子賭氣,家長有的時候也像是一個幼稚的小孩一樣。但不得不承認跟孩子賭氣是很愚蠢的行為,因為這樣雖然可以找回面子,但會失去孩子。

張先生平常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跟兒子在一起相處的時候從來都不能心平氣和的,這也導致彼此之間總是吵架。關鍵孩子也是一個倔脾氣,完全繼承了張先生的所有特點。這一天張先生就因為兒子要買玩具的問題,跟兒子大吵了一架。

孩子對超市裡的這件玩具愛慕已久,但張先生覺得花一千塊錢買一個破玩具簡直沒有任何意義!可看見孩子如此執著的樣子,也只好告誡道:"兒子,你要這玩具沒有用,家裡有很多這樣的玩具,我們就不買了行麼?"誰知孩子就是不聽話,對著自己的父親大吼道:"我就要買!你要不給我買我就不走了!"

本來張先生就不是什麼善茬,被兒子這麼一激索性說道:"性,你不走的話我可走了!"就這樣,他沒有回頭看過一眼,就這麼轉身與兒子背道而馳。本以為就這麼嚇唬嚇唬孩子,孩子肯定會害怕。可張先生已經走了二十幾分鍾,仍然沒看到兒子在後面跟隨的身影,這可讓有些擔心。難道孩子的脾氣真的這麼倔嗎?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先生只能原路返回。可回到了那家超市的時候他愣住了,孩子居然丟了!

張先生連忙跟身邊的人打聽自己兒子的消息,卻聽到一個大爺說:"你說的是那個小孩啊!剛才那孩子跟一箇中年人走了,手裡還拿著棒棒糖。"

聽了老大爺的話張先生立刻懵了,孩子竟然被人販子給拐走了!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跟孩子吵架賭氣,結果悲劇就發生了。在跟孩子吵架的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要賭氣,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耐心給孩子講道理

在跟孩子吵架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耐心一些,多給孩子講道理。譬如孩子非常任性的想要吃冰淇淋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孩子,你要是想吃這個冰淇淋的話,今後的一週都不能吃零食了哦!所以你想要怎麼選擇呢?"孩子在聽到了我們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會重新權衡利弊,他們絕對不會因為想要吃冰激凌而放棄一週的零食,所以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是可以利用更睿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越是賭氣,孩子也就越是人性,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降溫,讓孩子心中的那股火逐漸消失掉。以柔克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有著非常好的作用的,我們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

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就先放置一會兒

當與孩子產生情緒上的問題時,我們做好選擇把問題放置一會兒,等到大家的火氣全部都消除之後再去解決問題。其實有的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內心的怒火,所以才會選擇跟孩子賭氣的。我們完全可以在冷靜了之後再去跟孩子探討這些問題,如果真是孩子的錯誤,我們不妨讓他們自己反思一下,這樣的話要比我們當面戳穿他們的錯誤要高明的多。

如果是我們的錯誤,那就需要通過冷靜的這段時間好好的思考一下,是否應該跟孩子繼續爭吵下去呢?如果繼續爭吵下去的話肯定會賭氣的,所以還是得及時的反省錯誤才是。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開始任性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可以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來減少他們對於某件事物的渴望。譬如孩子想要買玩具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孩子,前面好像有很多好玩的,要不我們過去看看?"孩子往往在這個時候會被我們的情緒所調動,因為相比前面的一堆好玩的,一個玩具又能算得了什麼呢?所以他們一定會聽我們的話的,不會再繼續任性下去。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利用巧妙的方法降低孩子的任性需求,最愚蠢的做法就是跟孩子正相抗衡。這樣的話不僅會讓親子關係變得破裂,而且我們和孩子都會因此而情緒消沉。

對於親自之間的問題,我認為絕對不能置氣,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你是怎麼覺得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