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試壓、檢修… 臨沂“供暖人”進入臨戰狀態

注水試壓、檢修… 臨沂“供暖人”進入臨戰狀態

張貼供暖試壓通知、注水試壓、線路巡檢、換熱站設備檢修,隨著供暖日期的臨近,臨沂“供暖人”也忙碌起來,24小時待命是他們的工作狀態。社區、換熱站留下了他們的身影,一股股暖流背後有他們默默無聞的辛苦付出。

24小時待命只為居民家中如期暖起來

恆源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的片區工作人員葉文是一名90後。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幹休所一個單元門前張貼供暖試壓通知。這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二年,雖然經驗不多,但是工作起來卻有著“風一樣”的速度。轉眼間,幾個單元門上的試壓通知已經張貼完畢。

“不快不行,供暖開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要到位,要不就會影響居民家中供暖。”葉文說,他負責火車站片區和東關片區80餘萬平方米9000餘戶的供暖。小區注水試壓需要提前2天張貼通知,確定試壓時間,然後再根據通知中的時間開展工作。

其實,從9月份開始,所有的“供暖人”就幾乎進入24小時待命狀態。葉文所負責的兩個片區中僅二級換熱站就有7個,他需要挨個把換熱站進行注水、試壓,然後調試。

注水是供暖開啟前的第一道流程,葉文需要先將換熱站水箱內的水注滿。因為打開注水閥,到水箱注滿水,大概需要40分鐘至2個小時的時間,這段時間肯定是不能原地等待的,他一般是先把一個水箱閥門打開,然後馬不停蹄地再奔向另一個換熱站。等他把另一個換熱站的注水閥打開後,再回到第一個注水的換熱站查看,有時候因為水壓不足,注水工作需要不斷重複進行,最多的時候,一個水箱先後注水7次才達到供暖要求。而葉文一天的注水工作往往都是在來回穿梭中完成。

除了注水外,給換熱站內的換熱器“開鎖”也是一項繁瑣的工作。每個換熱站內的換熱器數量不一,有的換熱站內有6組換熱器,每一組換熱器有16個閥門,這些閥門都需要打開,而每一個閥門需要旋轉10多圈才能打開。有時候一天下來,葉文胳膊都累得痠疼,但是他卻不能有絲毫鬆懈。因為有一道工序沒有完成,就不能實現供暖。看似一個個簡單重複的操作,葉文卻十分認真謹慎,因為他知道,他的肩上擔著9000餘戶居民的供暖。

不怕跑腿累,就怕設備出問題

“一擰、二看、三確認!”10月31日上午10點,在絲綢抽紗家屬院二級換熱站,片區工作人員範一泰熟練地操作著換熱站內的各項設備。他首先打開閥門進行注水,聽著緩緩水流聲後,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補水泵的轉向,然後圍著換熱站內的設備挨個排查了一番,確認閥門是否都已經打開。等到補水水壓達到正常標準後,他開啟循環泵,小區換熱站補水工作完成。

範一泰稱,因為他管轄的片區是老舊小區,往年注水開閥都非常擔心,管道和閥門滴水跑漏現場嚴重,每年因此沒少跑腿。而今年隨著老舊小區供暖設施的改造完工,小區內二級管網進行了改造,入戶閥門也都更換成了新的,他忐忑的心也輕鬆了一些。但是該有的檢查,他一絲也不放過。更新後的設備到底怎麼樣?需要時刻關注,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才能不給整體供暖拖後提。

面對換熱站內的每一個按鈕和每一次操作,範一泰就像對待孩子一樣細心。“居民家裡暖起來,需要每一個細節都到位。這些設備就像人體的血管和器官一樣,需要好好呵護,才能源源不斷地將熱源輸送到千家萬戶。”範一泰如是說。

而在臺北新城二級換熱站,因為水泵漏水,片區工作人員於豐赫急得團團轉。“今天下午必須把漏水的水泵修好,要不就會影響整個片區內的正常注水和試壓。”於豐赫主動立下“軍令狀”,他一邊協調拆卸水泵,一邊聯繫維修人員,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水泵的問題解決好。

不怕爬樓累,就怕受委屈

10月31日上午11點,記者見到報停工作人員王美時,她正在銀雀山路一小區門口抹眼淚。“有些住戶,不交暖氣費,還不讓報停,昨天來的一位同事被罵走了,今天住戶還是不讓辦理報停。”王美說起剛剛經歷的一幕,眼圈紅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她轉過頭去,悄悄擦拭眼淚。很快,王美又破涕為笑,“沒關係,這次不行,我們下次再來,我先去別的小區辦理報停。”在王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通達路上的供銷小區。三單元只有1戶報停,二單元多一些,有3戶居民需要報停,一樓1戶,二樓1戶,四樓1戶……王美拿著報停明細,開始奔向每一個報停點。

她先查看報停戶外側的供暖管道,然後順著管道尋找到戶外閥門,核對無誤後,她將封條封在戶外閥門上。短短10分鐘時間,她就完成了一棟樓的報停工作。

“這個小區不是很大,供暖用戶在200家左右,報停戶數也不是很多,所以完成得快一些。”王美一邊說話,一邊忙著手裡的工作。她說,一名工作人員需要負責50餘個小區的報停工作,報停戶的樓層也不盡相同,有時候,整個單元就有頂樓一家報停,那也得爬到最高層,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基本沒有電梯,每一家的報停,都需要爬樓完成。

據王美介紹,因為今年部分小區實施老舊小區管網改造施工,實施改造的小區住戶所有的閥門都處於關閉狀態。在對報停戶進行查封的同時,她還需要把供暖用戶的閥門挨個打開,可以說今年的工作量是往年的一倍還多。

“爬樓不怕累,就怕遇到不講理的住戶。”王美說,報停是供暖開啟前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有些住戶主動去熱力公司辦理報停,有的住戶是既不繳費也不辦理報停。供暖收費結束後,工作人員就會根據繳費情況開展報停工作,大多數住戶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少數住戶阻撓報停,她們只好輪番上門進行勸說,心裡的委屈也只能悄悄嚥到肚子裡。

除了報停工作,每年供暖開始後,還有更多工作在等著她。供暖開啟後,她需要一戶一戶地對供暖用戶和報停用戶進行再複核,發現滴水跑漏等情況後及時向維修人員報修,以及處理和反饋供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為爬樓,她經常大汗淋漓,毛衣溼透了,鞋子磨破了,但她的身影依然穿梭在小區的各個角落,因為她是“供暖人”……

臨報融媒記者 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