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七彩丹霞只是“照騙”?讓我們去掉美顏,去掉濾鏡


河西走廊上的名城張掖,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重鎮,從秦漢開始張騫、班超、玄奘等都曾經這裡前往西域,被人們譽為“金張掖”,現代的張掖更多是以旅遊城市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特別是當地的七彩丹霞,在網絡上流傳了很多色澤豔麗五彩斑斕的照片,吸引來無數遊人,成為甘肅最火的網紅景點。

火爆之餘也有不少網友吐槽,認為張掖丹霞的色彩不過是攝影師的“照騙”,經過特殊處理後才會如此彩色繽紛。的確會有一些攝影師喜歡把照片處理得過於濃豔,我更喜歡用相對真實的圖片展示自然之美。前幾天終於有機會去張掖,親自用雙眼看到了這片神奇的地貌,用鏡頭記錄下真實的七彩丹霞,讓長腿叔叔來告訴你們買家秀和賣家秀到底有多大差別。

前人早已經為我們總結出欣賞和拍攝七彩丹霞的最佳時間,那就是日出、日落前後光線最佳,雨後的晴天會讓顏色會更鮮豔,儘量避免正午陽光直射白花花。 於是長腿叔叔早早預定了下午的參觀行程,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午後的張掖突然下起了小雪,慢慢改成小雨,天空陰雲密佈,只能既來之則安之了。


最先登上的是常規線路上的一號觀景臺,因為天氣原因,明顯色彩大打折扣,但依然可以瞭望腳下溝壑縱橫,形狀各異的獨特地貌,感受到大氣磅礴的衝擊力,依稀還可以看出岩石上分明的層次和顏色,只不過少了些七彩斑斕的彩色,視覺效果肯定是沒有晴天好。

進入核心景區時已接近6點,天色漸暗,但還是被眼前多彩的大地閃了一下,暮色中像一條條紅色混雜著灰、白、綠、橙、黃等多種顏色的綵帶,穿越於起伏不定的丘陵之上,一直延申到雪山腳下。稍微調整了圖片亮度對比度,色彩展現就跟當時肉眼看到的差不多,有人抱怨說自己永遠沒有攝影師拍的好,還是要學會最基本的調節方法,畢竟相機和人眼還是有差別的。

沒拍到最美的七彩丹霞當然不死心,我們決定在景區住上一晚,第二天5:00起床拍攝日出,很幸運趕上了個大晴天,丹霞終於露出了它的本來面目。暖融融的朝陽灑落在山丘之上,讓各種絢麗的色彩都爆發了出來,即使用手機拍攝都可以輕鬆將繽紛收錄,上面那張是傍晚用相機拍攝,下面是早最手機拍攝,原片直出,基本上跟肉眼看到的色彩差不多,就問你差別大不大?


張掖丹霞曾經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一座座紅色、黃色、綠色、橙色、灰色的奇巖怪石蔓延無盡,構成了最奇特的地質景觀。說奇特是因為丹霞本是中國人發現和命名的地貌,紅色陡崖才是丹霞最重要的特徵,而張掖的七彩丹霞除了最基本的紅色,還有耀眼的橙色、凝重的墨綠和沉穩的灰色,但缺少了陡峭的懸崖,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丘陵,所以在學術界對此還有爭議,不過對我們來說只要美就足夠了。

丹霞地貌的基礎就是紅色岩層,這種紅色岩層是經過上億年經風化、侵蝕、沉積而形成的砂礫岩,而張掖七彩丹霞則除了紅色還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在當時環境下礦物質含量不同的岩石在不同程度的氧化還原下,造就了紫紅、磚紅、灰綠、藍灰,直至黑色或白色等過渡明顯的色彩條帶,才讓我們今天能夠大飽眼福。

張掖七彩丹霞在2000年前後由一位當地酷愛攝影的將軍發現,伴隨著攝影師美麗的圖片開始蜚聲海內外,被譽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全球最刻骨銘心22處風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三槍拍案驚奇》還有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等大片都曾經在此取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彩色的山丘非常嬌貴,如果被踩踏則短期內很難恢復,一定要遵守規則不要破壞了這億萬年形成的地質奇蹟。


這片神奇的地方,如上帝打翻了調色板,經過億萬年日月風塵的洗禮才形成現在變化多端的樣子,如果不是親自站在它的面前,任何再先進的拍攝設備都很難展現出七彩丹霞真正的美。真正的攝影愛好者,建議在景區多住兩晚,這樣才能儘可能少受到天氣的影響,畢竟不同光線不同天氣下看到的景色是截然不同的,在最合適的時段才能拍到最美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