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最近大家討論得最多的,《少年的你》得佔一席地。

剛一上映的時候,我身邊的自來水,就刷刷刷地來。

上映五天,票房破了七億▼▼▼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就連熱搜也刷刷的,連續上了26條,豆瓣也給了8.4的高分▼▼▼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有人說,它是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上真正殘酷的青春片。從以前的“懷孕、墮胎、意外死亡”,轉向了對更現實的探討——校園暴力▼▼▼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中國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不多。

就像《少年的你》電影裡說的,校園暴力很敏感,校長找老師,老師找家長,繞了一圈,最後大多是不了了之。

上一部校園暴力的電影,還是郭敬明的那部《悲傷逆流成河》,前段時間因為被李誠儒點評,也引發了一個話題▼▼▼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兩部電影我都看了,哪部更好,我就不說了。但是,兩部有一個共通點——它們講的,都是關於女生的校園暴力。

我的一個朋友,男的,看了《少年的你》之後很有感觸,說:“哎,你們女生原來也欺負人,而且還蠻……”

想了很久,他用了一個比較溫和的詞——“蠻過分的”。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在這個80後男生的印象裡,男孩子之間才經常打打鬧鬧,女孩子都是結伴上廁所的,好得不得了。怎麼私下,這麼的“過分”!

是不是為了電影效果?女生更有衝擊力?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女生之間的暴力

經常是幾個欺負一個

雖然國內目前欠缺對校園暴力的整體統計,但從2001年開始關注校園暴力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宋雁慧教授,表示:“現在的校園暴力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首先是女生暴力佔了較大的部分。”

在網上,如果以“校園暴力”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女性校園暴力事件,佔比不少▼▼▼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2019年截止至今,曝光的有關女性校園暴力的案件就超過了16起,太原師範學院大二學生王芝芝長期遭受室友校園暴力事件,甚至衝上過微博熱搜第一▼▼▼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和男孩打架喜歡單挑不太一樣,女孩間的暴力行為通常是“一群”對“一個”,集體行動。

《少年的你》裡面,逼胡小蝶跳樓、欺凌陳唸的,是魏萊為首的女生三人小團體▼▼▼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悲傷逆流成河》裡,帶領同學集體霸凌易遙的領頭人,是女同學唐小米▼▼▼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現實中,2016年曾出現過“溫州七少女”案件,7個女孩建了一個名為“伐木累”的微信群,相約出去尋找施暴的目標▼▼▼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央視記者在看了一百部校園霸凌視頻後,得出以下結論:

校園欺凌行為集中表現為多人對一人施暴,打人者達到3人及以上的,佔全部視頻的70%左右。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女生的施暴團體裡,有像魏萊這樣的帶頭者,更多的是像徐渺這樣沒有主見,為了討好而選擇傷害他人的女孩。

她們之前被人霸凌過,因為怕捱打,所以加入了團伙。即使心裡並不認同團伙的行為,但依舊會跟著去做。

封閉人群像是給她營造了一個“磁場”,在那個氛圍裡,大家是怎樣的,她就是怎樣的。跟著大家做,才是安全的。因為對她而言,被拋棄比做壞事更恐怖。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為什麼要扎堆?這是進化決定的。

遠古時代,生活不易,天災不說,猛獸也是四處潛伏。落單,就意味著易掛易死亡。

古人類要想增加活下來的可能性,就要組隊,帶隊的如果是強勢又強壯的,安全指數就更好了。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女性就更加了,身體弱,攻擊力與防禦力,都不堪一擊。更要扎堆了。

延續到現在,一起上廁所,就是為了安全感。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組小團體欺負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也有人怒其不爭,和她們槓啊?打回去啊?

事實上,面對欺凌和侮辱,92%的受害者選擇不反抗!!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因為當個別受害者進行言語或肢體反抗時,往往會遭受到更加兇狠的群毆。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為什麼不說出來?

因為羞恥

“女孩子被欺負了,為什麼不和家長說?”前面的那位80後男性朋友,很不解,“男孩子不好意思告狀,怕被說慫,女孩子怕什麼。”

“因為不好意思啊。”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女孩子的校園暴力,伴隨著毆打的,往往還有羞辱,而且往往與性、身體侮辱有關。

《少年的你》裡, 魏萊小團體把陳念圍堵在昏暗的小巷中,一邊打一邊罵,你不是會勾引男人嗎?

讓我們看看你的身材啊。

然後,就動手撕陳唸的衣服,還拍下她的裸照。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在太原師範學院王芝芝事件,也有相似的侮辱性暴力——

室友給她起“潘金蓮”的外號,多次脅迫扒她衣服並錄製視頻,還將裸露照片和視頻上傳到群聊▼▼▼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在桂林流傳很廣的平樂校園暴力小視頻裡,被害者除了被扇耳光之外,也被人脫了衣服,在肚子上用口紅寫下了“豐兇”(豐胸)的字眼▼▼▼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除了言語上的“性羞辱”外,還有身體上的“性羞辱”。

我有一個初中女同學,很厲害,經常替小姐妹出頭的那種。多年以後,她和我說,她們打人的“經驗”。

打哪裡?肚子,胸部和陰部。

肚子好理解,身體最柔軟的部位,不會像手臂大腿那樣留下明顯的淤青和疤痕。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胸部和陰部,就算打了,因為兩個部位隱藏著羞恥的含義,被打的女孩子也不能大方地向老師和家長展示。

就算被打的女孩子真的告狀了,很有可能收到的,是不懷好意的猜測和留言,“打你了?打哪裡了?掀起來我看看?疼嗎?有多疼你描述一下唄?”——來自言語的二次傷害。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為什麼要打她?

看不順眼

當時我聽到這位女同學的描述,是震驚的。

她也不好意思,“當時年紀小,不知道這是校園暴力,還以為是替朋友出頭。有些女孩子是偷了我朋友的東西不認,老師也不管,我就覺得要教訓教訓她。”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還有呢?我問她。

“搶了男朋友嘍。”

“我上課說話,她去跟老師打小報告。”

這也不算什麼大事啊。我說。

說到後面,這位女同學的聲音,就越來越低了。最後梗著脖子,說一句,“反正就看她不順眼。衣服嚒,穿得騷裡騷氣的。”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發現沒有?女生校園暴力的出發點,真的只是一件小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對外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事傷害案件。

從引發校園暴力案件的原因來看,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瑣事引發。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為什麼?

美國曾對3000個兒童進行過調查,調查發現女孩一旦進入青春期壓力就變大了,覺得跟男孩相比自己沒有多少能力,對生活也沒有多大期望,對自己不滿意的女孩高達70%。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在即將成為大人的這段時間裡,女孩沒有適應在自己身上發生的種種情況,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相比於學習,她們更想通過外表獲得男孩的好感,來尋求解脫痛苦。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節食減肥,化妝打扮,她們希望通過獲得別人的目光和愛意,來充實自己的空虛,緩解壓力。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青春期的女孩子,困擾和挫折增多了,同時自信心又下降了,遇到挫折的女孩子就有可能採取暴力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說。

要特別提一句的是,在父母離異的女孩子身上,校園暴力的可能性會增加。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在母愛缺失的單親家庭中,青春期女兒對於父母尤其是母親的仇恨,會越發強烈,轉而將情緒轉嫁到同齡女性身上,通過一些極端的行為來達到宣洩的目的。

而離異家庭的孩子,也更容易遭遇校園暴力。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校園暴力其實與親子關係疏密緊密相關,《少年的你》裡面,幾個孩子都存在著家庭問題。

陳唸的媽媽不是不愛女兒,但不知道怎麼做一個稱職的媽媽▼▼▼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小北是被母親拋棄的孩子▼▼▼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魏萊在父母面前扮演乖乖女的角色▼▼▼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徐渺一直被父親家暴……

女生的校園暴力,遠比你想象的要狠

最後,用宋雁慧教授的話結尾:“校園暴力,顯現於學校,但根源是在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