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閨蜜”的陷阱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1日訊廈門市民張女士投資虧損,急需資金週轉,在“閨蜜”的介紹下,張女士瞞著家人在小額公司貸款12萬元。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這12萬卻利滾利變成271萬元……今年3月,廈門警方在思明、湖裡及龍巖等地將一個涉“套路貸”團伙共10人抓獲。

投資失敗

“閨蜜”忙著介紹貸款公司

2017年4月,張女士因投資股票失利,急需資金進行週轉。在“閨蜜”賴某梅的介紹下,張女士向一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12萬元。一個月後貸款到期,張女士因資金週轉不開無法按時還款。賴某梅便再次給張女士提供中介服務,向其他貸款公司又借了一筆15萬元,用來還12萬元的貸款。不過,去掉砍頭息、手續費等等,15萬元已所剩無幾。

接下來,每次張女士在貸款到期無力償還時,賴某梅便“貼心”地為其介紹其他公司繼續貸款、還款。就這樣,不到一年時間,張女士先後償還了本息149萬元,竟還有122萬餘元未還清。其間,張女士每次想脫身時,“閨蜜”賴某梅便開解勸導,其中一名債主吳某宗便以通知她的單位領導、家人要挾其還款。

去年年初,張女士意識到自己遭遇了“套路貸”,遂報警。

展開抓捕

一舉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

接到報警後,廈門市思明公安分局迅速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調取海量銀行流水賬、第三方支付平臺往來轉賬記錄等情況,全方位收集固定證據、多角度關聯印證嫌疑人惡意壘高借款人債務的事實。經過10個多月的偵查,警方逐一摸清該犯罪團伙的成員、組織架構和落腳地。

今年3月20日凌晨,專案組一舉在廈門思明、湖裡多地及龍巖新羅區抓獲犯罪嫌疑人賴某梅、吳某宗等10人,成功破獲該案。

移送起訴

警方提醒勿入“套路貸”陷阱

經審查,以犯罪嫌疑人賴某梅為首的犯罪團伙,以低利率、無需抵押,引誘受害人借款,並利用受害人不敢被家人、單位知曉其在外舉債的心理,屢次對受害人進行威脅、恐嚇等方式逼迫受害人簽訂空白借條、借款平賬,並偽造銀行流水,意圖通過訴訟將債務合法化,進行惡意壘高債務。

目前,該案犯罪嫌疑人均已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套路貸’主要是抓住了部分群眾急於快速獲取資金的心理,以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為誘餌,誘使受害人落入陷阱。”針對該案,辦案民警表示,防範和化解“套路貸”要注意: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謹慎簽署借款合同、加強證據保全意識、善於應用法律武器。一旦不慎陷入“套路貸”陷阱,務必及時止損,馬上報警。

(本報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廈公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