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換來治違成果!淄博高新區治理違建這樣做……

“三心”換來治違成果!淄博高新區治理違建這樣做……

△植物園社區外商居住區“京式院落”被拆除。

​ “拆違治亂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全力以赴做好。”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時代社區黨總支書記雋秀芳的話平淡無奇,背後卻是兩年如一日的努力。今年,高新區的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近日,記者走訪了高新區部分社區,瞭解了基層工作者在拆違治亂工作中的苦與樂。

通訊員 李智 董永

“三心”換來治違成果!淄博高新區治理違建這樣做……

△銀泰城社區名尚國際小區違法建設拆除。​

“三心”換來治違成果!淄博高新區治理違建這樣做……

△時代社區時代名都“空中花園”拆除。​

耐心——換來業主理解

2018年年初,高新區召開了違法建設治理推進會,治理重點轉移到城市住宅小區。“城市住宅小區比農村違法建設治理更加複雜,難度也更大,需要基層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劉林永說,推進會之後辦事處就馬不停蹄地進行了工作部署,各社區也雷厲風行地“動”了起來。

“三月份,天還很冷,我們的社區工作者和網格員就每天奔波在各住宅小區裡,對違法建設進行摸底排查。”時代社區工作人員魏玉婧告訴記者,時代社區共轄時代名都、芳草地等8個住宅小區,違法建設多為頂層蓋陽光房、一樓私擴院落侵佔公共綠地。魏玉婧拿著去年通過摸底建立起的臺賬,一處一處指給記者看,“這是一開始摸排的情況,用藍筆寫的是認定之後的,紅筆標註的是不好做工作的……”記者看到,這本用A4紙打印的臺賬,因為經常翻看,邊已經卷了起來,有些地方還有破損,但上面的標註依然清清楚楚,哪些已經拆除,哪些還在做工作,一目瞭然。

違法建設的摸底排查需要的是細心,而入戶做工作需要的則是耐心。“白天違建業主不在家,我們都是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入戶。”對違法建設進行識別認定之後,時代社區的8名社區工作人員和8名網格員分為6個小組,開始挨家挨戶做工作。“那就沒人照顧孩子了吧?”面對記者的提問,魏玉婧笑著說:“大的看小的唄,我家老大12歲,小的3歲,我不在家,大的寫作業,小的看動畫片,都挺聽話的。”

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工作,銀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嶽榮說,每天都奔波在社區,體力上的辛苦不算什麼,最困難的是做通違建業主的思想工作。“拆違涉及個人利益,我們首先要對違建業主表示理解,然後再講政策、講形勢,勸導他們配合拆除工作。”碰上一時“轉不過彎”的違建業主,嶽榮就跟大家一起多跑幾趟,“兩次不行三次,只要我們不放棄,業主們最後基本都能理解。”為了加大工作力度,高新區治違辦的執法人員和四寶山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也都分批進社區,與社區工作者一起進家入戶。在一次拆除行動中,一名違建業主說:“他們一趟趟過來做工作,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勸說,現在的大形勢就是不允許搭建違法建設,所以我們也就同意拆除了。”

基層工作者們細緻的工作,換來了違建業主的理解,為接下來的拆除工作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心”換來治違成果!淄博高新區治理違建這樣做……

△植物園社區工作人員巡查違法建設,上門做工作。​

2018年7月,高新區植物園社區外商居住區的一戶“京式院落”的違法建設被依法拆除。這戶違法建設位於聯排別墅的西頭,違建業主利用樓頭的便利,將大片公共區域圈成自家院落,並栽種竹子作為圍擋。同時,還將院落向南擴展,遠遠超出鄰居院牆。這樣,這處院落擴大了近100平方米,違建業主還在院內建築木質涼亭和走廊,將小區的景觀河流截斷。這處大型違法建設的拆除,不僅給小區的景觀建設提供了便利,也給其他違建業主發出了一個信號——違法建設影響社區公平,必須拆除!

2018年10月,高新區時代名都小區的一處“空中花園”被依法拆除,附近居民再也不用惴惴不安了。這個“空中花園”建設在樓頂,分為上下兩層,建有旋轉樓梯、木屋、亭子、餐桌、洗手檯等,整個建築多為木材建造,並鋪設木地板。經測算,這處違法建設約有270平方米。“從前一碰到颳大風的天氣我們就擔心,生怕萬一掉下東西來傷了人,拆除之後我們路過這裡,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加快腳步了。”一名居民告訴記者。

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保障了社會公平,違法建設治理還理順了鄰里關係,“樓上違建,樓下遭殃,為了違建鬧意見的鄰居也有不少。”銀泰城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李強告訴記者,“碰上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一邊給違建業主做工作拆除,另一邊也要安撫樓下居民的情緒,儘可能提供幫助,把事情處理好。”

通過治理違法建設,保障了大多數居民的利益,如今,違法建設少了,社區環境好了,居民們交口稱讚。對於違建業主,也並非一拆了之。“拆了人家的違建,也得對人家負責任。”雋秀芳說,在違建治理的過程中,他們也力所能及地幫助業主解決了一些多年以來留存的問題,積極協調物業公司和專業技術隊伍,給違建業主做了防水,幫助違建業主將房屋恢復原樣。

“三心”換來治違成果!淄博高新區治理違建這樣做……

△時代社區工作者巡查違建情況。​

恆心——守護治違成果

“違法建設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高新區治違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也正在多方學習、研究,準備出臺關於違法建設的長效管理辦法,“這個工作量很大,仍然需要社區的積極配合。”

“配合”二字,體現在行動上,是日復一日地堅持與磨練。“治違辦和辦事處交辦的任務,我們都不折不扣地完成。”植物園社區黨總支書記韓慧傑介紹,轄區共有6個城市住宅小區、實際入住5648戶,這個數字帶來的是龐大的工作量,“我們社區有高檔小區,也有年代比較久的小區,並且轄區裡別墅與普通高層住宅混合。”儘管情況複雜,植物園社區的工作人員們依然將拆違中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位。“現在有些小區的治理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但社區工作者和網格員必須每天進行巡查,確保沒有新增、重建的情況。”

因為每天都在小區巡查,去年冬天,銀泰城社區不少工作人員的手上生了凍瘡,但今年他們的工作還在繼續。“這項長期工作我們必須堅持下去,守護好我們辛苦得來的成果。”

前不久,時代社區剛剛拆除了一戶“死灰復燃”的違法建設。“我們在巡查的時候發現,去年拆除的違法建設又建起來了。”魏玉婧說,這種情況必須要遏制住,“其實很多人都在觀望,如果這戶不拆,就會有其他人跟風。”於是,魏玉婧和其他工作者又開始針對這戶違建業主進行新一輪的工作,“好在業主能夠理解,很快就配合拆除了違法建設。”有了這樣的例子,也打消了其他業主新建和重建違建的念頭。

在高新區工委管委的領導下,目前高新區違法建設治理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並多次在全市治違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在這樣的成績中,滲透著治違辦、各園區和社區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城市社區,他們肩負著最基礎、最瑣碎的工作,用堅持和耐心把每一項工作積極落實到位。“只要我們在社區工作一天,就要負一天的責任,就要堅決把違法建設治理的工作進行到底!”這是每一位社區工作者的心聲,更是他們韌性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