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不只是成功之母,也許是再敗之母!且看六國失敗


石門之戰-秦獻公,秦將章蟜率軍攻魏河東,大敗魏軍於石門,斬首魏軍6萬。秦國第一次大勝利,掛名周天子周顯王向秦祝賀,秦獻公有了“伯”稱號。商鞅未至秦國。此戰為秦霸天下打下根基,魏國失敗開了頭。

雕陰之戰-秦惠文王,採納蘇秦之計,公孫衍為帥。在雕陰大敗魏軍,斬首8萬,魏將龍賈被俘。公孫衍封大良造。魏遷都大梁,此戰魏軍在軍事上開始走下坡路。此戰屬於河西之戰第五次戰役。

修魚之戰-公元前317年,公孫衍合縱戰略修成,魏、趙、韓、齊、楚五國伐秦,韓、趙、魏出兵。秦惠文王派樗裡疾率軍迎擊。斬首三國共計8萬,秦國損失7萬,慘勝。此後,韓國質押太子,魏國內政受秦國干涉。

丹陽之戰-公元前312年,楚懷王令上柱國景翠,統兵二十多萬,分兵兩路進攻秦國。秦派樗裡疾,帶領秦、韓兩國之兵,迎戰楚國。楚國陣亡8萬,將軍屈丐等被俘,七十多個將領戰死或被俘。此後藍田之戰,楚國再敗。秦完全控制漢中,楚對秦關中地區威脅消失。楚最後戰敗由丹陽、藍田之敗開始。

宜陽之戰-秦武王三年至武王四年,秦將甘茂在韓國重鎮宜陽,大戰韓國,斬首韓軍6萬。此戰攻堅不順,甘茂將個人錢財用於重賞士兵,終於大勝。此戰,秦的疆域擴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


伊闕之戰-周赧王二十二年,秦國為打開東進中原通道,由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殲滅互相觀望的韓國、魏國、東周聯軍的作戰。全殲韓魏24萬,韓國精銳損失殆盡。掃平秦軍東進之路,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鄢郢之戰-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伐楚,秦將白起選擇最佳出兵時機和進軍路線,取得攻楚的戰略主動。採取掏心戰術攻入楚國,並採用了決水攻城的戰術攻克楚國別都鄢城,然後沿長江東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國國都郢,斬首30多萬,焚燬楚國的宗廟和夷陵。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楚國被迫遷都,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華陽之戰-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秦國名將白起、魏冉率軍在韓國的華陽一帶同魏國、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魏趙兩國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魏國大片城池,此戰共斬殺魏趙聯軍15萬。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趙國廉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趙王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組織進攻。秦國暗中換帥白起,白起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取得勝利。坑殺45萬趙軍,秦國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