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這項民生工程讓百萬中小學生受益!明眸皓齒,我們來守護

溫州這項民生工程讓百萬中小學生受益!明眸皓齒,我們來守護

龍灣區第一小學老師開展視力檢測。

12歲的溫州女孩虞小麥最近養成了好習慣,寫作業半小時就起身活動,沒事還要去家門口的公園裡跑跑步。“不敢看書看太久,會累著眼睛的,而且媽媽和老師還會念叨。”她眨巴著眼對記者說。

虞小麥口中的“唸叨”,在家長和老師們看來,其實是今年溫州中小學生群體裡悄然興起的一場變革——“明眸皓齒”工程。

面對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居高不下的近視率和齲齒率,2018年8月,溫州在全國率先啟動“明眸皓齒”工程,聚焦兒童青少年明亮眼睛、潔白牙齒,並將此列為2019年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之首。溫州承諾長效呵護,並立下了五年內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和患齲率每年平均降低0.5至1個百分點的目標。

一年多來,溫州“明眸皓齒”工程進展成果如何?孩子們的視力和牙齒的保護情況改善了多少?近日,記者走訪溫州中小學校和醫院調研。

關係民生的“小事”

今年剛讀初一的虞小麥從來沒想過,自己的眼睛、牙齒也會被人“盯牢”。換以前,媽媽只會管自己作業,寫完了就可以玩平板電腦,時間不受限。不過現在的她,早早戴上了眼鏡。

眼睛和牙齒的健康,看似小事,卻關係著孩子的光明未來。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五歲兒童齲齒率超過70%。教育部體衛藝司樊澤民處長告訴記者,近視直接影響國民體質,近視高發、低齡化還將影響到航空航天航海等對視力有要求的重要領域。

温州这项民生工程让百万中小学生受益!明眸皓齿,我们来守护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醫生開展校醫培訓。

呵護祖國的未來,健康行動亟須啟動。2018年8月,教育部聯合八部委發佈近視防控方案;浙江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隨後徵求意見,制訂方案。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聯席部門拓展至11個,納入婦聯、團委等社會組織,結合連續多年開展的兒童視力口腔健康工作,叫響了“明眸皓齒”工程。

“這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民生項目,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需要久久為功,時不待我的勇氣和擔當。”今年3月的“明眸皓齒”工程動員會上,溫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對臺下相關學校、醫院負責人說。

記者翻看《溫州市兒童青少年“明眸皓齒”工程實施方案》發現,“明眸皓齒”工程倒排時間進度,對任務悉數做了責任分工。內容包括完成全市學生視力和口腔健康普查、搭建“明眸皓齒”大數據分析平臺、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等。具體措施方面,溫州明確要求每年完成7萬例免費窩溝封閉、學校每學期開展兩次視力監測、三年完成2.4萬間教室照明標準化改造。

作為未來五年全市重點工作,溫州教育、衛健部門擔起主責,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指導下,溫州市教育局牽頭制定“明眸”策略;在溫醫大附屬口腔醫院技術支持下,市衛健委下發“皓齒”實施計劃。

據溫州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皓齒”提出前,溫州已連續6年開展免費六齡兒童窩溝封閉。今年任務再加碼,全市衛健系統將聯合教育部門,形成教醫聯動,為全市學生開展視力口腔普查的同時,進一步做好健康知識普及。

“溫州有著豐厚的醫療健康資源,有能力在這項工作上走在全國前列。”作為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治工程研究中心,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去年10月又正式掛牌成立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指導中心,中心副主任徐良德對這項工作充滿信心。

教醫聯動的“戰役”

學校是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主戰場。“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學生課業負擔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書寫姿勢不到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都是少年兒童近視成因。此外,教室照明不符合國家標準,如黑板、課桌面的照度不足、不均勻,也會影響學生視力。”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告訴記者。

在龍灣區第一小學教室內,記者看到了照明改造後的教室。老燈管被替換為長方形帶有柵格網的LED燈,光照集聚在下面的桌面上。“在這樣的燈光下看書,眼睛感覺會更舒適。”負責學校後勤的邱老師說。

包括龍灣一小在內,目前溫州全市已完成近萬間中小學教室照明改造。此外,可根據孩子發育情況隨時調整的課桌椅,檢測孩子視力的電腦驗光儀、網絡視力表等,也正成為溫州教室的“標配”。據悉,溫州市投入1500多萬元,為1000餘所學校配置網絡化近視檢測設備,目前已完成兩次百萬中學學生的視力普查。

醫院設備為何進了教室?“近視防控離不開教醫聯動,這是高效率推進近視普查的關鍵。”溫醫大防盲治盲辦主任塗昌森解釋說,“一定要摸清全市學生的視力底數,才可以對症下藥,精準防控。”

在學校近視防控辦公室內,記者目睹了視力普查全過程。網絡化視力表前,班主任周薇薇正拿著平板電腦操控近視防控大數據平臺。她輕點界面,遠處的視力表就變換起符號,學生對著比劃,幾分鐘後結果直接錄進數據庫。這個流程結束後,學生還要在驗光儀前測量準確的屈光度。最後,一張檢查反饋單就出爐了。

温州这项民生工程让百万中小学生受益!明眸皓齿,我们来守护

樂清市建設路小學學生按照“一拳一尺”要求學習書法。 拍友 林委 攝

“家長只要對著檢查單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孩子的健康情況。”周薇薇告訴記者,通過數據平臺,不僅視力,口腔情況也能第一時間掌握。而她這身有模有樣的檢查本領,是從專業醫生那裡學來的。今年3月起,溫州啟動了視力口腔普查模式,溫醫大的醫生們不是著急地到學校開展檢查,而是把科普任務瞄準了教師。

從講臺上下來當起了“業餘醫生”, 周薇薇坦言受教了。“每個班級有四五十個孩子,管好他們的眼睛和牙齒是每個老師的責任。”現在她習慣把防控知識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比如班會課、黑板報、甚至上課前的小口號。

“以前孩子回家會談論成績,現在彙報起視力。”家長王嬋娟說,因為學校開展近視普查,自己也開始注意孩子的用眼習慣。沒事讓他多到戶外運動,不要老是寫作業或者玩手機。

全面數據化普查促進了精準防控。在洞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口腔醫生彭璐璐向記者演示齲齒防控平臺,學生上下兩排牙齒的平面圖裡,哪顆牙齒有問題、哪顆牙齒需檢查,一目瞭然。“區別於過去的常規檢查,這次我們還帶著科普任務,要培訓校醫、社區醫生等掌握口腔普查技能,參與齲齒防控。”

通過口腔檢查後,溫州全市二年級學生都會拿到一張普查單,只要家長在規定時間內帶孩子去往就近的衛生院,就可免費進行窩溝封閉。溫州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口腔專家們還藉著到學校普查的機會分發“護齒公約”、推廣“減糖”行動,“兒童齲齒成因多樣,關鍵在於不正確的刷牙習慣,以及高糖食物攝入,因此健康科普工作很重要。”

截至目前,溫州全市已培訓4000餘名非眼科專業人士加入視力普查隊伍,已開展健康口腔科普活動100餘場,參與人數3.5萬餘人次。

温州这项民生工程让百万中小学生受益!明眸皓齿,我们来守护

洞頭衛生院醫生為孩子開展口腔檢查。

久久為功的行動

防控意識滲透到學校一層後,如何再下沉到家庭,真正成為孩子的習慣?這個問題,溫州市繡山中學校長林曉斌也在反覆思考。

在溫州市繡山中學,記者看到了不一樣的近視防控“風景”。偌大的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孩子們歡呼奔跑著,七年級學生項欣怡小臉通紅,忙著喘氣的同時,也會停下腳步看看錶。原來,這是學校分發的運動手環,上面準確地顯示了她此次的運動心率、跑步步數等。“今天運動量夠了,應該可以上活力榜啦。”她開心地說。

在校園主樓的電子屏上,記者看到了孩子們口中的活力榜。據林曉斌介紹,這是學校今年特地為了近視防控,鼓勵孩子戶外運動開設的榜單,每天100個名額。上榜後,孩子們就有機會拿到證書,兌換獎品,期末學生評價還有加分。

鼓勵式教育激勵了孩子近視防控的積極性,也改變了家長的觀念。現在,繡山中學家長義工團成員李紅梅看著孩子寫完作業後,還要陪他們跑步、跳繩。

“關愛孩子的眼睛和牙齒,我們先要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再教育孩子做好近視和齲齒防控。”溫州市婦聯“媽媽宣講團”成員邵曉潔是一名中學教師。在今年“明眸皓齒”宣講活動現場,她聲情並茂的講述護眼護齒知識,讓百餘名家長直呼受益匪淺。

這也是溫州“明眸皓齒”工程突出聯防聯控的重要舉措。“由家長言傳身教,更有真情實感,效果也更好。”據溫州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婦聯與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口腔醫院達成合作結盟,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打造眼健康科普館,定製“明眸皓齒”標準化家庭課程,目前全市已有220名志願者“媽媽”進社區、進學校、進禮堂,送去千場防控講座。

為了進一步保障“明眸皓齒”,溫州眼科醫師和校方也開展了進一步研究,他們發現防控近視和齲齒的關口還得前移,要從幼兒園的娃娃抓起。年輕父母習慣用“電子保姆”帶娃,爺爺奶奶愛給孩子吃糖果,這些對孩子的眼睛和牙齒健康都產生了不利影響。溫醫大附屬口腔醫院醫務科科長鄧輝說,5歲是兒童齲齒的高發期,按照預防先行的原則,防控越早開始越好。

温州这项民生工程让百万中小学生受益!明眸皓齿,我们来守护

平陽縣鄭樓試驗幼兒園小朋友在進行戶外運動。 拍友 鍾雲娟 攝

一年來,“明眸皓齒”工程進展順利。溫州市政府公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已完成兩次百萬學生視力普查,7.6萬例免費窩溝封閉,年度任務大都已超額完成。

“下一步,還要進一步細緻開展普查, 研究制定視力普查模式和流程、兒童青少年齲齒干預等標準。”不久前的溫州市人大監督會上,有關負責人強調了行業監管、部門間群防群控的重要性,也曬出了目前工作存在的問題。譬如,校外培訓班的燈光亮度達標嗎?學校周邊“三無”零食攤誰來管?

“從目前情況來看,學校做減法,家長就做加法,作業量一減少,課外培訓、週末複習班就跟上來了。”相關專家坦言,在中高考的指揮棒下,孩子的學業和健康如何平衡還值得深入思考,也期待更切實可行的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出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