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1958年,楊石先和南開大學化學系的師生辦起"敵百蟲"、"馬拉硫磷"兩個農藥車間。

1962年10月在中國高等學校中成功地建立起第一個化學專業研究機構--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多位領導人都到過農藥車間和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參觀,瞭解元素有機所的發展情況。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為我國農藥自主研發創新立下汗馬功勞。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元素有機所的貢獻可以用這幾個詞概括:開創性,奠基性,卓越性。

先做一個小科普,什麼是元素有機化學:習慣上將元素週期表中具有石字旁的元素和氟與碳成鍵的有機化合物的化學稱之為元素有機化學。這些化合物用途及其廣泛,對日常生活和國民經濟意義重大。

知道了概念後就覺得國家發展元素有機化學是英明而偉大的決定。

楊石先在國家有關領導部門的支持下,系統地開展了元素有機化學研究。

開闢了中國自主研發農藥的新道路。他們先後研製出了殺蟲劑(久效磷、螟鈴畏),除草劑(除草劑一號、燕麥敵、除草劑十六號),殺菌劑(滅鏽一號、葉枯淨、克菌壯),植物生長調節劑(7104、矮健素)等多種新農藥。1966年,他們研製的三種有機磷農藥獲得國家一等獎。

繼有機磷化學研究後,楊石先又帶領大家開展了有機氟、有機硅、有機硼、金屬有機化學等新領域的研究工作,填補了中國化學學科中一個又一個的空白。

元素所創造了令人震撼的奇蹟——有機磷32號、滅鏽1號、除草劑1號、大豆激素、矮健素、螟蛉威、燕麥敵、葉枯淨、多黴淨等成果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20餘個獎項。

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培養了一批中國農藥學科頂尖科學家,貢獻巨大。

這幾位大專家必須要說到:楊石先,陳天池,李正名,陳茹玉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南開大學對楊石先先生的評價是:楊石先是中國久負盛名的化學家、教育家,是教育救國的偉大實踐者,是中國現代化學的奠基人,中國農藥化學的奠基人。他長期擔任南開大學校長,是新中國南開大學的開創者,他60多年矢志不渝,把全部心血傾注於祖國科學事業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楊石先學識淵博,教澤廣佈,著述等身,為中國的教育和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精闢地提出了"繁榮經濟,發展學科"的理念。

開國大典的天安門上受到毛主席親切慰問。聶元帥評價說:“楊石老堪為學者楷模,人之師表”。

我認為楊石先先生身上最令人敬仰的品格:

一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三次出國,三次放棄國外科研條件回國,1918年出國,1923年回國;

1929年出國,1931年回國;1945年出國,1948年回國,在事關南開大學前途決定的時候,留校護校,迎接新中國。

二是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據他的研究生李正名回憶:有次陪同楊石先去黃山開會,每到一地當地都安排宴請。楊石先對這種頻繁過度的招待很反感,儘量推辭,實在無法推辭的,吃完飯必按國家規定交上半斤糧票和飯費。還有一次,楊石先家中書房的燈泡壞了,通知後勤把燈泡換好後,他讓李正名去把燈泡錢交上。

三是誨人不倦關心他人。楊先生曾是化學家蔣明謙西南聯大時的領導,也是他出國時的導師之一。對於這樣一位青年化學教師出國留學給予的學術指導簡直是無微不至的關照,詳細幫其規劃學術線路:先到小一點大學打基礎,再到規模大的大學開闊學術視野。到美國馬里蘭大學藥學院隨年輕有為的藥物化學家哈同學習藥物化學。蔣明謙獲碩士學位後又到伊利諾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在亞當斯指導下學習有機化學。導師學校都是楊先生推薦好的,這對於一個人走向順暢的學術道路的影響是深刻的。

化學家唐敖慶是楊先生西南聯大的的學生,唐敖慶家庭生活困難,也是楊先生介紹他當家庭教師,後又介紹他到中學兼課,通過這些額外收入幫助唐敖慶一家度過最艱難的日子。

現在楊石先先生的雕像靜靜地座落在化學樓和敬業廣場間的一角,望著來往的學習們。

陳天池1938年9月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二年級。在西南聯合大學三年學習期間,他刻苦讀書,成績優異,1941年畢業後被留校任助教。1950年9月陳天池回到祖國,應他的老師楊石先教授的邀請,前往南開大學任教。

陳天池的主要貢獻在與領導和組織元素有機所制定發展規劃,提出青老結合、建立科研集體、與有關單位協作的一條龍科研體制。他敢於領導,又善於領導。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不虛誇。他出差、開會從不乘坐小轎車,而是儘量和大家一起乘坐大汽車,他的出差汽車費從不報銷。堅持以身作則,威信很高,是楊石先的得利助手,也是卓越的領導者。

陳天池在農藥化學領域有較高的造詣,在有機磷化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他指導下,元素所很快研製成功新型農藥有機磷殺蟲劑P32和P47,榮獲國家科委新產品二等獎。

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陳天池的管理,元素有機所發展不會這麼快,成果不會這麼大。

可惜,英年早逝,有首詩讚他:“一代才子,卓爾不群;誓志愛國,惟黨是從。博學多聞,幹練厚敦;誨人不倦,師德永存。”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陳茹玉 有機合成化學家、合成農藥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6年,陳茹玉和何炳林回國後到南開大學任教,在楊石先教授的帶領下開始了有機農藥的研究。

1979年,任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1981年任所長。

在研究適合中國國情的農藥和開展有機磷雜環化學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最突出的成就是對除草劑和有機磷化學的研究,進行了開創性工作。

陳茹玉在學術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對除草劑化學結構與生物活性定量關係的研究,同時又開始利用中國豐富的植物資源提取分離和鑑定有效成分開發新農藥 。

素以真誠坦率、誨人不倦著稱。

2005年,86歲的陳茹玉夫婦一同決定捐資40萬元,設立"陳茹玉獎學金"。

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

李正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1956年南開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是楊石先的第一名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1982-1996年,擔任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後來擔任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和擔任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主任。

研究成果頗豐,1964年參與研製的殺蟲劑磷32及磷47,獲國家科委新產品二等獎;

"農藥化學基礎研究"、"磺酰脲類除草劑的構效關係"曾兩次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作為主要參與者的"有機磷生物活性物質與有機磷化學"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粉鏽寧新技術開發"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92 年創制新農藥研究獲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

創制新超高效除草劑"單嘧磺隆"首次取得了國家新農藥"三證"並獲2004年天津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效綠色除草劑單嘧磺隆(酯)等產品的研製成果,標誌我國成為繼美國等發達國家之後,第四個具有獨立自主創制新除草劑能力的國家。

如今88高齡的李正名院士仍然在帶領團隊開展多學科的新農藥創制研究,積極研製超高效、無毒、無公害、對環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調控劑。

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不斷髮展,實驗條件和創新能力現在已達到新的高度。

1985年創建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87年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

目前已成為我國農藥學和有機化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2001年和2007年國務院對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進行的兩次評估中,本重點實驗室的兩個支撐學科——有機化學和農藥學均名列全國第一。主要開展兩大方向研究:

一是研究有機化學新反應,新物質的合成及應用,應用化學方法研究生命體系中重要過程的本質;

二是以新農藥創制研究為核心,研究農藥化學,農藥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問題並指導新型農藥分子的設計合成,運用多學科綜合開展新農藥創制的各個環節研究。

1995年11月國家計委批准南開大學依託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籌建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總投資3600萬元。2001年農藥工程中心於在深圳正式授牌。

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開展新農藥創制,開展新農藥開發研究,開展新農藥工程化研究,完成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目前中心已經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除草劑單嘧磺隆、單嘧磺酯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效綠色除草劑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過程,已先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八項。

現在,南開大學化學學科的整體實力在全國高校中依然處於前列,化學院士數量、國重實驗室、頂尖論文及高被引數量都是超群的。這與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在老一輩科學家的引領下打下的堅實基礎是分不開的。

“4211卓越南開行動計劃”已經啟動,相信在下一次學科評估中,化學學科會取得更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