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無產階級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

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共產黨宣言》

“一門四烈士 代代跟黨走”

這是人們對北京門頭溝區

第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崔顯芳

革命事蹟的概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崔顯芳畫像

作為京西山區革命火種傳播者,崔顯芳為黨的事業奮鬥終生的革命精神令人動容。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共產黨員在上世紀30年代艱難曲折、激昂澎湃的革命鬥爭歷史及革命初期工作的艱鉅性和曲折性,深刻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要求,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宣傳部、北京演藝集團策劃出品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將崔顯芳這位1922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英雄事蹟搬上舞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貼近生活

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坐落在門頭溝區的深山處的田莊村,是一個擁有優秀革命傳統、優美景色與悠遠文化傳承的紅色村莊,這裡是崔顯芳的家鄉。他於1888年出生于田莊村一戶農民家庭,1922年至1924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北京西部山區第一個共產黨員。1924年,他從上海回到家鄉,以辦學、行醫為掩護,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革命活動,發展創建黨組織,成為京西山區第一位播火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田莊掠影(左)

△崔顯芳烈士紀念館(右)

《跟黨走》講述了崔顯芳在北京門頭溝的田莊村,從一名普通農民走向革命之路,一生不斷追隨革命信仰,建立京西山區中共第一個黨支部、第一個縣委、第一支紅色武裝、第一塊革命根據地的故事。話劇將故事聚焦在崔顯芳這位普通農民身上,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信仰堅定的革命者形象,展現了他以短暫的一生完成了對自己革命信仰的完整建構,義無反顧地“跟黨走”的執著追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跟黨走》劇照

之所以選擇在舞臺上呈現崔顯芳烈士的革命經歷,《跟黨走》的製作、演出單位北京市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京演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多次在中共門頭溝區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到崔顯芳家鄉田村採風,翻閱史料之後發現,崔顯芳的人生選擇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信仰和勇於獻身的無私精神,對當代年輕人以及廣大共產黨員有著深刻的感召和教育意義。

“作為文藝工作者,塑造英雄、歌頌英雄是我們的職責。崔顯芳烈士的事蹟始終感染著我,他對革命事業高度的前瞻性,對知識傳播的充分重視以及在革命鬥爭中的組織能力,都深深吸引著我,成為我創作的動力。”《跟黨走》的編劇滿意在經過前期採風、大量翻閱歷史資料之後,僅用三天時間便塑造出崔顯芳這一豐滿的人物形象,通過講述其以辦學、講學的方式開啟民智,成立農會、縣委以組織民眾進行革命鬥爭,開設藥鋪和銀鋪來加強與上級和黨員支部聯繫等事蹟,力求多側面勾勒出一位質樸共產黨員不平凡的一生。

滿意表示,這部劇立意高遠,然而人物塑造並沒有落入傳統英雄人物創作的窠臼,“以小人物展現大情懷,讓這部劇更加貼近生活,更容易被年輕觀眾接受。”

充分挖掘戲劇張力

多角度呈現人物性格

為了讓崔顯芳的事蹟更好地在舞臺上呈現,該劇深挖人物性格發展變化、人物關係和情節的展開,並充分挖掘戲劇張力,側重呈現崔顯芳在追求革命信仰的道路上遇到的種種阻力和矛盾,其中也展現出其與反派勢力的鬥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跟黨走》劇照

據滿意介紹,《跟黨走》的故事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作。該劇導演池騁表示,這部劇的呈現迴避了過去英雄人物塑造上“高大全”的創作手法,而是通過更多細節和情節,展現人物本身的性格。“我們運用舞臺表現手法,刻畫了崔顯芳的家人,在對其革命事業上的態度轉變,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全力支持的過程;同時還刻畫出崔顯芳是如何感化家人,通過真情真意贏得家人和村民理解和支持的細節,非常打動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跟黨走》劇照

出演崔顯芳這一人物角色的北京市曲劇團演員汪鵬說,自己是第一次出演紅色主旋律題材的舞臺作品,對自己來說是一次挑戰。在人物塑造上,他多次與導演和編劇進行溝通,依據劇本在戲劇張力的挖掘上,不斷琢磨表演方式。“每一次崔顯芳的出場都不一樣。從農民到共產黨員,再到組織者、領導者,他的形象和言行舉止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我也選擇以貼合他的變化來呈現人物形象。”汪鵬坦言,塑造人物的過程也是個人舞臺經驗豐富的過程,通過對崔顯芳烈士感人事蹟的深入瞭解,他認為自己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

京味兒十足

呈現獨特地域文化元素

《跟黨走》講述的是北京的故事,加上創作團隊來自北京市曲劇團,因此這部劇天然帶有濃烈的北京味道。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跟黨走》雖然由北京市曲劇團製作演出,但這部劇並沒有運用曲劇,而是在大量臺詞對白基礎上,輔以獨具韻味的小調山歌以及具有京西地域特色的舞蹈來呈現。如在一些情節中加入北京當地民俗舞蹈太平鼓、霸王鞭等,還加入了門頭溝當地極具特色的音樂元素,以此令舞臺表現更加靈活多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跟黨走》劇照

儘管不是以戲曲的方式進行表演,但汪鵬表示,話劇形式的演出方式比曲劇演出更具有難度。“如果說曲劇唱段主要依靠演員的演唱技巧,那麼話劇對白則需要完全摒棄技巧,而要依靠演員對故事及人物的理解和揣摩,將觀眾真正代入到故事中去。”

滿意同樣認為,舞臺劇是否能讓觀眾感覺“好看”,關鍵在於創作者在其中傾注的情感。“當觀眾在舞臺上看到當年群眾發起遊行組成的醒目壯觀的提燈會,看到崔顯芳與反動勢力鬥智鬥勇的果敢和堅持,看到民眾緬懷先烈而跳起的太平鼓舞蹈……相信會被震撼和感動,而這就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京味音樂話劇《跟黨走》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

△《跟黨走》劇照

演出信息

2019年10月28日 19:30

京演民族文化宮大劇院

2019年10月30日 16:30

門頭溝影劇院


劇場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