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前面說過了,營養素就是參與人體構建的那些東西,包括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還有膳食纖維,我們到後面再討論它。把它們列出來一看就清楚了(圖12)。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蛋白質的來源

一看上邊的圖,您就清楚我們每天為什麼吃飯了。有一次我問一位非常實在的大哥,人為什麼吃飯?他張嘴就說:“為了不餓”。真是名言,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吃飯是為了不餓,睡覺是為了不困,休息是為了不累。其實吃飯就是為了獲得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但問題是今天我們的食物能不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先看看我們蛋白質的來源。身體需要的蛋白質主要從魚、肉、蛋、奶等食物中獲得。您有沒有感覺,今天的紅燒肉可不如20年前的紅燒肉香了。為什麼?這說明豬肉中的營養下降了,以前的豬養一年才出欄,今天呢,三個月。各位都知道南方的大米不如北方的大米好吃,因為北方的大米生長期長。豬也是一樣呀,生長期短,營養就下降了,而且這只是豬肉內營養素下降的原因之一。雖然營養下降了,但因吃豬肉中毒的人卻增加了。以前我經常建議我的朋友們吃豬肝,因為豬肝的營養豐富,且營養素的種類也多,但現在連我自己都不敢吃了,因為在全國各地因吃豬肝而導致食物中毒的案例時有發生。

雞肉怎麼樣?說句實話,我長這麼大就吃過一次肉雞,卻讓我終生難忘,肉很糟,沒有我想象的肉香味,口感很差,骨頭很容易嚼碎。有的老太太燉雞時很驕傲,說你看看今天雞燉得多好,連骨頭都爛了。哪裡是因為燉得好,而是因為雞缺鈣。現在的雞長多少天上市?只需40天。您想想看雞肉能有多少營養呢?雞蛋的質量又怎麼樣?

以前的雞蛋黃黃黃的,誰家炒個雞蛋,街坊四鄰都能聞到香味,今天呢,嚼到嘴裡都不香。原來的雞是散著養的,吃得好,而且還經常到糞堆上扒扒,找點零食吃,今天的雞可慘了,看看籠養雞的生活就知道它下的蛋好不了,雞的一生就生活在一個小籠子裡,沒有雞身自由,籠子前面是食槽,籠子後面是裝蛋的槽子,前面吃食,後邊下蛋,這哪裡是養雞,整個就是下蛋的機器。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為了提高產蛋率,雞農們不讓雞見陽光,而是用燈來調節時間,開燈8個小時,關燈8個小時,所以在雞的世界裡,一天是16個小時,別看雞連籠子都出不去,但雞的生活節奏比人的生活節奏快了很多。另外為了提高產蛋率,很多雞農大量使用激素。雞的營養狀況差了,它的蛋就缺營養,所以今天雞蛋的品質也下降了。

奶的質量呢?關於牛奶質量問題的報道經常見於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各種媒體,牛奶衛生問題、抗生素問題、常溫奶的營養問題、增稠劑問題、香精問題、劣質牛奶、假牛奶問題等等。這裡筆者最想說的是抗生素汙染,不光是牛奶,很多養殖業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如養雞、養魚等。導致食物中抗生素殘留。每天接觸一點抗生素而且長此以往是很危險的事情,細菌對抗生素的反應就和人喝酒的過程是一樣的。

您看您讓一個人第一次喝酒,他一個勁兒地推辭:“不喝,不喝,不能喝。”拗不過去,就喝了一點,喝完後感覺不舒服,頭痛、頭暈;第二次再讓他喝酒時,還是不太舒服,頭痛、頭暈,但比第一次輕多了;第三次再讓他喝時,感覺還可以,而且喝起來還有點香味;第四次時,剛坐下,他就問:“酒呢?”是不是這樣的過程?

細菌對抗生素的反應也是這樣,第一次遇到抗生素,十個細菌死了八個,剩下兩個頭暈的,這兩傢伙迅速繁殖,又長成十個細菌;第二次遇到抗生素,頭暈的程度減輕了,適應了一些;第三次遇到抗生素時,它們就不以為然了,愛來不來;第四次遇到時,沒準就把抗生素當飯吃了。您說危險不?耐藥性就出來了。等到您細菌感染時,抗生素的藥效就會大大降低,甚至是耐藥。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筆者在這裡講食品安全問題,不是針對某個行業或某個企業,我只想告訴您我們今天蛋白質的來源很成問題,一方面蛋白質的品質下降了,而另一方面,有害物質卻大量增加了。其實這樣的問題也不是中國獨有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存在這些問題。

糖的來源

糖類的來源主要是穀類食物,我們最常吃的就是大米和麵粉,以麵粉為例,最早我們吃的麵粉是95粉,就是100斤麥子出95斤麵粉,這樣的麵粉黑,口感差,有點澀味。再後來,大家都搶著吃富強粉,富強粉是81粉,富強粉就白了很多,口感也好了很多,吃到嘴裡爽滑。而今天我們吃的麵粉,大多數都是70粉,而且還有65粉,這就是說,對於一粒麥子來講,我們只把麥子中央的純澱粉吃了。

其實上蒼真的很仁慈,他賜給我們一粒麥子時,就把在體內利用這粒麥子所需要的營養素都放到麥皮下了。而人類進化到今天,已經不在意上蒼的用意了,我們只吃了麥子芯部的澱粉,而把存在於麥皮下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都做成麥鼓子餵豬了。如果一種食物是高糖、高脂、高熱量而低蛋白,我們稱它為什麼呢?“垃圾食品”。

所以不僅只是快餐店有垃圾食品,我們的餐桌上也有垃圾食品。我們每天吃垃圾食品,而把營養素都餵豬了,所以人家豬很健康,您看豬吃食比人吃飯頭部動作要大很多呀,但您沒看到哪頭豬吃食時一下子就倒下得了腦溢血或腦血栓。穀物是人類重要的6族維生素的來源,通過精加工,在我們的餐桌上,含有某些B族維生素的食物已經極缺乏了,您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有人講:“我每天吃很多東西,什麼都不缺。”因為我們現在吃的食物中根本就不含有我們所需的某些重要營養素,所以就是撐死您,您也不能獲得所需的營養素。當營養不均衡時,您吃其它營養素越多,對身體的危害可能就越大。因為營養不均衡時,一些營養素進入身體越多,越消耗進入身體相對不足的營養素。導致這些營養素更加不足。比如吃進的澱粉較多而蛋白質和維生素相對不足時,為了消耗掉那些進入身體的多餘的糖,就要消耗掉本來就相對不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導致蛋白質和維生素更加不足(圖13)。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來源

人體礦物質和維生素來源主要是蔬菜和水果,也會從肉類和穀類獲得一些。但您想想,今天的西紅柿和20年前的西紅柿的味道一樣嗎?記得我小的時候,去姑姑家,把自行車往她家的院子裡一扔,就直奔她家院子裡的菜園子,去摘西紅柿吃。我很會選西紅柿,只要西紅柿的“腦袋”紅一些,這個西紅柿吃起來就酸甜可口了。您再看看現在的西紅柿,都紅到了“屁股”,可連西紅柿的味道也沒有。您再想想看,今天的蔬菜和水果的味道是不是大不如從前?味道不好了,說明蔬菜、水果裡相應的營養素少了、品質下降了,蔬菜、水果的品質下降了,但有害物質卻大大增多了,這方面的報道不計其數,比如四歲小女孩來“月經”。爸爸媽媽是種草莓的,小女孩很愛吃草莓,爸爸媽媽給自家種的草莓打催熟劑,結果因為吃了含催熟劑的草莓,四歲的女兒也被“催熟”了。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農藥也是一個大問題,一戶人家吃桃子,一家四口人,死了三口,一查原因,農藥中毒,您說有多可怕。農藥問題甚至嚴重影響到我們農副產品的出口,比如中國的蔬菜大量出口日本,但曾因蔬菜的農藥含量超標而受到嚴重影響。我們與歐盟和韓國也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現在蔬菜、水果上的問題越來越多,一個學生,她的家鄉被譽為中國的獼猴桃之鄉,產出來的獼猴桃又大又硬,為什麼?打了膨大劑。有一年政府明令禁止使用膨大劑,結果獼猴桃賣得很不好。我曾在市場上買過幾個這樣的獼猴桃,個頭很大很硬,但很漂亮,買回來後兩個月都沒有變軟,硬梆梆的,我就想,這哪裡是獼猴桃,簡直就是一個手榴彈,最後只好扔掉了。而在當地呢?桃農們自己吃的卻是那種又小又醜但味道很美的獼猴桃。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所以蔬菜、水果的情況也是這樣,營養成分下降了,但有害物質增加了,有害物質進入身體後,身體為了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還要再消耗大量的營養素,所以有時我就想,我現在都搞不清楚吃了一個西紅柿後,我是賠了還是賺了。我可能會獲得一些維生素、礦物質,但為了消除進入我身體的有害物質,如催熟劑、農藥、重金屬鹽及其它有害物質,我還得消耗掉身體裡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您說對不對?我講這麼多的事實,只想告訴您一件事,我們今天的食物已經不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了,所以今天不是您要不要吃營養素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而不得不服用營養素。每個人的營養缺乏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缺乏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我講到這裡,很多朋友已經明白為什麼要吃營養素了,但生活中仍有很多朋友問我吃中藥行不行,或是吃什麼西藥好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的朋友認為我太極端了,不論別人有什麼健康問題,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吃營養素。”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很煩我,說“你還會不會說點別的,就會說吃營養素呀。”我跟他說:你要知道這句話不簡單,你知道這句話的背後是多了不起的一個知識背景呀。這個知識背景一定會引起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一場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