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借出去之後…

借錢是個敏感話題。

借錢時一定要考慮清楚。

這筆錢要不回來,也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影響。

這種情況下才適合借錢出去。

借錢時,對方千恩萬謝;要錢時可未必如此了。

除非這筆錢你已經抱定主意可以不要了,否則借錢一定要三思再三思。

別相信什麼他的資產絕對不會不還錢,也別相信他的人品絕對不會不還錢。

當他真的沒錢的時候,說什麼都沒用。


錢,借出去之後…


有時候我們問他“什麼時候還錢呀?”,其實在乎的不是那一點錢,而是求的一個心安,但喜歡賴賬的人往往都是這樣的:

“我最近真沒錢了,你再等一個月行不行”,過了一個月又是同一句話;

“你都那麼有錢了,可憐可憐我吧,急啥呀”;

“這麼點錢都要催,還是不是朋友啊?我算是看清你了!”;

“我找你借過錢嗎?

不記得了”。

以及最可恨的,直接消失。

拖欠賬單的人,通通都是沒有責任心的人,他們從來都不會給你肯定的答覆,反正就是愛把自己撇乾淨。

和你一同吃飯也要你付錢、結婚生子也要賴份子錢、各種大小事都坑你一把。

就因為你寬容、善意借錢,從不施壓,他們便無限擠兌你,看不起你,最後他變成了大爺!


錢,借出去之後…


往往借錢的時候他是孫子,還錢的時候,你成孫子了。

站著借錢,跪著要債。

錢,借出去的是感情,收回來的是仇人。

殊不知,錢是有價的,感情是無價的。

無價的東西,說值錢它就值錢,說不值錢它就一錢不值。

借錢是信得過你,看得起你。

而討債的人卻很難開口,因為討債總是在對方不願償還或者無力償還時發生的,討債就成了落井下石,是破壞感情,是忘恩負義,對方即使嘴上不說,心裡也會冒出一句“想當初……”

還錢的人,就算他還了你的錢,也不會還你的情,不僅不會因為你在危難的時候幫助了他而心存感激,反而因為你忘恩負義,你不給面子,你幫人沒有幫到底而記恨在心。

借錢給人,最大的危險不是失去錢,而是永遠失去了情,做好事反而把人給得罪了。


錢,借出去之後…


有一句全網皆知的名言是:結束友情的方式有許多種,最徹底的一種是借錢不還。

借錢容易,要錢難,錢是感情的照妖鏡。

我們每個人都有借錢給朋友的經歷,但是借錢之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催別人還錢。

很多關係都是因為錢的問題走到頭,借錢不成,於是看透人心,不再來往,或是借到了錢,卻遲遲不還,於是撕破了臉皮。

平常總說感情多好多深,平時一起吃喝玩樂,一旦到了你有難處向他借錢,他唯恐避之不及,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場面話誰都能說,但是真正遇到事時,你才能看得出誰才是真的好。

有些人,只能同甘卻不能共苦。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在巔峰陪你歡呼的人,但一定是那個在谷底,願意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錢,借出去之後…


常言道:借錢有還,再借不難。

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資金困難,無助的時候,這時別人能夠借錢給你,無疑是雪中送炭,肯定是覺得你的人品很好,才會放心的把錢借給你。

所以當你有錢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給別人還回去,並說聲“謝謝”。

這樣下次借錢時,別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借給你。

畢竟在別人眼裡你是一個守信用,借錢有借有還的人。

因為相信情誼重於金,所以才會毫不猶豫的把錢借給他人,而這一切是建立在熟悉對方人品性情的前提下。

當我們決定要借錢給對方時,就肯定把這個人納入了自己的朋友圈,同時對自己而言這個人也是很重要的存在。

畢竟沒有誰會毫不猶豫,心甘情願的借錢給一個不熟悉的人。

所以借錢考驗的是一個人的人品,和兩個人的關係好壞程度,而還錢則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素養。


錢,借出去之後…


去珍惜那個捨得給你花錢的人。

錢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夠花的,捨得給你花錢的人,不是因為錢多,也不是因為他傻,而是那一刻他覺得你比錢重要。

沒有誰有義務滿足你無盡的索取,明明可以自力更生卻不思進取的人,越早遠離越好。

錢,要有借有還,情,要有來有往,我們才算不失了自己的良心。

捨得給你花錢,是你的幸福一定要知足;願意借給你錢,那是資助,千萬要記住;自己掙來的錢,那是辛苦,一定要滿足!

錢,借出去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