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新區明明設立燒紙箱 卻還是有人隨地留“傷疤”

近段時間,在鐵嶺的街頭巷尾又見燒紙的火光。在很多路口都能看到焚燒黃紙的市民,紙火星星點點,煙塵飄飄蕩蕩。次日一早,紙灰和祭祀用品雖被環衛工人清理乾淨,但各個路口依然留下一塊塊圓形黑色“傷疤”。


鐵嶺新區明明設立燒紙箱 卻還是有人隨地留“傷疤”


這兩天,很多商販都在顯著位置擺上黃紙和“金銀元寶”等祭祀用品,沿街兜售。在鐵嶺新區農民新村小區附近,沒走一段路就會看到有成堆的祭祀用品擺在人行道上。成堆的黃紙摞了一米多高,兩三米長,佔據了人行道一半的寬度。


鐵嶺新區明明設立燒紙箱 卻還是有人隨地留“傷疤”


鐵嶺新區明明設立燒紙箱 卻還是有人隨地留“傷疤”


“每年這幾個祭祀日都有市民在路口燒黃紙,產生的煙塵和紙灰既汙染空氣又破壞環境,影響居住環境和市民的身心健康,真需要相關部門好好治理一下了。再有就是新區路口都有燒紙的綠色箱子,但還是有人就近在地上燒!到了第二天全是灰。”用戶“天晴”說。


鐵嶺新區明明設立燒紙箱 卻還是有人隨地留“傷疤”


二三里資訊瞭解到,焚燒黃紙等不文明祭祀方式存在五大危害:

一是汙染空氣,破壞環境。每到祭祀日,市區的大街小巷都有成堆的灰跡,因“燒紙”而增添的“灰色垃圾”給環衛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勞動。

燒完黃紙,現場的紙灰、塑料袋、木棍、酒瓶及其它殘留垃圾幾乎無人清理。集中焚燒黃紙會導致空氣中的PM2.5、PM10和一氧化碳等主要汙染物的濃度明顯上升,同時由於焚燒黃紙所產生的細顆粒物體積非常小,煙塵中還含有燃燒不完全的碳氫化合物,人體肺臟在吸入後,容易積存在肺泡內,產生慢性刺激,破壞肺泡組織。

二是空耗巨資。據估算,一年中類似十月初一的“燒紙”高峰日有4個,按平均每戶一次購買“燒紙”5元計算,全年僅“燒紙”一項就燒掉不少真金白銀。

三是封建迷信色彩濃厚。燒紙、拋撒紙錢都是遺留了幾千年的封建迷信陋習。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轉變,再延續舊的一套喪葬形式,既愚昧無知,又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而且影響社會和後人。

四是存在安全隱患。十月初一、清明正值秋、春兩季,風大、空氣乾燥,是火災多發時期。祭祀燒紙存在嚴重消防安全隱患,一旦火勢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五是牟取暴利。燒紙祭祀故人,直接受益者是不文明祭祀用品的整個產業鏈。更甚者,個別市民焚燒的“別墅”“汽車”“冰箱”等祭祀用品,且價格不菲,這些用品的成本只有十幾元,利潤率高的令人咂舌。

二三里資訊想說,現如今我們都倡導文明祭祀,但燒紙的行為卻仍然存在,由於執法部門沒有過多權限,只能以勸說為主,若要治理好這件事,還需要相關部門制定更加明確的法規,界定管理職能,由主要單位牽頭,其他相關執法部門配合執法。讓我們的城市發展的越來越綠色,越來越好!

鐵嶺新區明明設立燒紙箱 卻還是有人隨地留“傷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