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我國古代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稱為春秋時期。這是因為當時魯國史書

《春秋》而得名。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市)以後,周王室的勢力急劇衰落,失去了控制諸侯的力量。西周時代分封的許多同姓諸侯和異姓諸侯,隨著他們國內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增長,已不再服從周天王的指揮,互相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和兼併,出現了大國爭霸的局面。如位於黃河中游的鄭國、宋國,黃河下游的齊國、汾河流域的晉國、地處關中的秦國、長江漢水流域的楚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吳國、越國等都先後強大起來。

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春秋》

這些諸侯國的統治者多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角逐中原,爭當霸主,奪取對小國在政治上進行控制、在經濟上勒索貢賦的權力。在爭霸戰爭中,國富兵強者勝。在歷史發展的客觀形勢要求下,春秋時代的前期,齊國的齊桓公、宋國的宋襄公、晉國的晉文公、秦國的秦穆公、楚國的楚莊王先後登上了政治舞臺,他們在國內進行了程度不同的變革,使得國力強大起來,並憑藉著較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稱霸中原,成為當時歷史舞臺上風雲一時的人物,後人稱他們為“春秋五霸”

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齊桓公劇照

齊國地處黃河下游,佔據著今天山東省北部地區,是東方最大的諸侯國。齊國國君的始祖叫姜尚,因為他的祖先曾封於呂,又叫呂尚。周武王滅商之後,把姜尚封於齊,建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周成王時,授權姜尚可以對反叛周王朝的諸侯進行征討,從此,齊君的權力超出一般諸侯之上。從姜尚下傳至第十四個君主齊襄公(公元前697年一前686年在位)當政時,荒淫無道,政治腐敗。他耗費大量民脂民膏興修宮殿,供其享受;成日狩獵遊樂,不理國政;下級官吏和廣大兵士都不免凍餓,廣大人民生活的痛苦更可想而知了。

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春秋地圖

由於齊襄公賞罰不明,誅殺不當,群臣人人自危,連他的親兄弟也唯恐被害,都逃往國外。公子糾由管仲、召忽輔佐,逃往魯,國;公子小白由鮑叔牙輔佐逃到莒舉(今山東莒縣)公元前687年(齊襄公十一年)秋,齊襄公命令連稱和管至父率領兵士到葵丘(今山東淄博西)駐防,約好“瓜時而往,及瓜而代”,為期一年。等期限已滿,齊襄公卻不發兵去替換。連稱、管至父幾次請求代換,都遭到拒絕。二人便利用戍卒的不滿情緒,聯合齊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孫無知,發動兵變,打回臨淄,殺死齊襄公,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君。第二年,公孫無知又在雍林被人殺死。

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管仲雕像

齊國一時間沒有了國君,大臣們緊張地策劃擁立君主的事情。齊國正卿高傒自幼就與小白相好,暗中派人去莒召喚小白回國即位。魯國聽到消息後,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想在齊國建立一個親魯政權;同時派管仲率兵在從莒到齊的途中攔截小白。雙方相遇後,管仲發箭射中小白的銅製衣帶鉤。小白為了迷惑對方,偽裝中箭死去,乘著一輛輕便小車,晝夜兼程向齊都趕去。魯國護送公子糾入齊的軍隊聽到小白已死的消息,自以為沒有了競爭者,穩操勝券,便放緩了行軍速度,六天以後才趕到齊都。這時小白早已被高傒等大臣擁立為齊君,這就是齊桓公。

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管仲雕像

齊桓公即位後,隨即發兵在乾時(今山東臨淄西)大敗魯軍,魯莊公乘的戰車也被擊毀,只得換乘另一輛車子倉惶逃回。齊軍又斷絕了魯軍的歸路,要求魯方殺死公子糾,將召忽、管仲等人囚送齊國,方算罷休。魯人被迫殺死了公子糾,召忽不願作階下囚,自殺而死,管仲被送齊國。齊桓公心記射己之仇,想要殺死管仲鮑叔牙知道管仲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對他非常敬重和愛惜,便對齊桓公說:“您如果只想治理好齊國,任用高傒和叔牙就足夠了;如果還想在諸侯中建立霸主的功業,那就非得任用管仲不可。”

他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後人為其塑造多處雕像

齊國將士

齊桓公虛心接受了鮑叔牙的意見,從爭霸中原的大局出發,釋去射鉤之怨,對管仲厚禮相待,封為大夫,給以重任。齊桓公在位期間,由於能夠量才用人,任用了很有才幹的管仲、鮑叔牙、高傒和隰席朋等人,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改革,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齊桓公(公元前685年一前643年在位),在位時間如此之長,也確實治理的井井有條,可見齊桓公這個人在當時有很強的才幹,不過在歷史的洪流中,不管多麼強大的齊國最後都凋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