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文|金鞭探史(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歌家喻戶曉,也讓很多北京之外的人從小就嚮往天安門,可是當我們閱讀明代歷史資料時,卻沒看到過“天安門”這個名字,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天安門最開始並不被稱作“天安門”,它原有的名字是“承天門”,雖然兩個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身處在不同的時代,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

“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明成祖朱棣當初下令修建承天門時,是用來抵禦外敵的,外形輪廓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在尺寸大小上。由於是以實用為目的而建立的,如果古時候把承天門修建得很大,防禦時需要的士兵數量就會增加,這無疑是一種負擔,所以承天門的面積要比天安門小。

“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設計承天門的人算是一個難得的天才,他的名字叫蒯祥,接到要修建承天門的任務時還沒滿20歲,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有為青年。蒯祥身上擁有的技能,一半靠天賦發揮,一半靠後天習得,作為建築師的父親從小就教他怎樣使用工匠技術,幾乎每隔幾天就能學習到新知識,日積月累下來,年僅十幾歲的蒯祥便掌握了超多木工技巧,為日後修建承天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除此之外,蒯祥對數字也十分敏感,對數學非常感興趣,加上他本人勤奮好學,最終就被朱棣發現了。明朝初期的皇宮修建在一片大湖的中心,是建立在人工填土基礎上的建築物,地基很容易發生變化,特別是地面開始下沉的時候,瞬間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從風水學上來將這可是不祥之兆。朱棣登基後決定不在原址居住下去,準備遷都至現在的北京。

“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為了彰顯皇權的威嚴,北京皇宮修建的規模也不能小,從永樂4年一直修建至15年,待工程完成後明朝便正式遷都北京了。接著便命人修建承天門,也就是皇宮的正大門,到永樂19年竣工,並且受“承天啟運受命於天”這一觀念的影響,取名叫做“承天門”。歷史總愛跟建築開玩笑,修建完成的承天門遭遇了好幾次磨難,例如在1475年,承天門就因受到雷火的攻擊被焚燒了大半。直到8年後才重新翻修,這一次承天門以9開2層的新形象示人,莊嚴程度再次提升。

“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明朝末年,李自成帶兵攻打皇城,皇宮自然沒能倖免於難,門樓也因此被燒燬。清政府在北京打好根基後,於1651年撥款修復承天門,那一時期執政的順治皇帝不願沿用以前的名字,所以蒐集建議後,將“承天門”改為了“天安門”,並沿用到現在。

“天安門”最開始不叫天安門,朱棣建了個門,順治改了個名

天安門的遭遇反映著中國近代的歷史,清朝快要滅亡的時候,八國聯軍還曾使用炮火攻擊過天安門,洋人的武器比當時中國的武器更先進,威力也更強,天安門直接被擊毀。過了50年才被又一次修復,加上新中國也成立了,政府對天安門非常的重視,所以修整過的天安門比以前更雄偉,既是歷史遺蹟,又是文化代表,承載著中國人的愛國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