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新時代文明實踐扮靚群眾新生活

甘肅經濟網通訊員 後孝賢

走在宕昌的城鄉、村社,一個個黨員幹部和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文明實踐志願者隨處可見,從街頭到巷尾,從農家到田間,從生產到生活……他們用暖心的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用貼心的服務詮釋志願精神,成為春夏秋冬裡的一道道亮麗風景線。

近年來,宕昌縣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著力打通了宣傳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陣地建設全覆蓋

有場地、有隊伍、有制度……在阿塢鎮麻界村實踐站,牆面佈置內容豐富,桌子上整齊擺放著實踐活動相關材料。3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裡,場地全部硬化,而且安裝了健身器材。“過去,這裡是大擺宴席的場地,現在是舉行群眾精神文化活動的陣地。閒暇時間村民也都在這鍛鍊、拉家常。”村支書、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包東生介紹。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時代之需、使命所繫、群眾所盼,是守正創新做好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舉措。宕昌縣高度重視、精心謀劃,成立了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構建起了聯動推進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合力做好這篇大文章。

在準確把握工作要求、學習借鑑外地經驗的基礎上,宕昌縣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宕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方案》和相關制度規範,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責任考核範圍,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四大班子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宕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領導小組。

各鄉鎮、村聚焦群眾需求,突出效果導向,圍繞摸清資源底數、打造陣地、組建隊伍等重點工作,拿方案、定措施、定人員,先行先試,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

阿塢鎮整合現有資源,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村圖書室、村衛生室、文化廣場構建服務群眾大平臺,充分發揮村域特色,建成了西迭村村辦合作社電商技術培訓特色實踐點、麻界村民俗館等特色村級實踐點、綜合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學習室。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中,宕昌縣打造了哈達鋪鎮、兩河口鎮、南河鎮、新城子藏族鄉和阿塢鎮麻界村、城關鎮鹿仁村、官亭鎮付家村等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所(站)。同時,建成了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舊城中學、縣圖書館、縣文化館4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進一步完善壯大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截至目前,全縣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25個、實踐站340個。

隊伍建設有活力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才能打牢基礎、行穩致遠。

宕昌縣圍繞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黨和國家中心大局,突出重點,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動作用,引領黨員幹部、先進典型、鄉賢群體、公眾人物積極投身志願服務,創造性推進工作,常態化開展活動。

立足現有工作力量和志願服務資源,宕昌縣組建了理論宣講、黨員幹部、志願者、新鄉賢、先進典型和“五老”六支文明實踐隊伍;各鄉鎮、村(社區)結合實際,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縣教育、農業、文旅、衛生、醫保局和婦聯等單位也相繼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黨員幹部志願服務隊。同時,運用“志願雲”系統,對全縣誌願服務時長錄入、項目發佈等情況進行動態管理,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城關鎮以黨建為引領,突出精準服務,把實踐站打造成品牌化黨建工作載體,打造成群眾之家,規劃建設鄉村連片治理精品路線。成立了“五老”、黨員幹部(旅遊服務、環境衛生、矛盾糾紛調解)、理論宣講、先進典型等由100多名志願者組成的6支文明實踐服務隊伍,利用道德講堂、志願者服務驛站、圖書閱覽室等功能室,圍繞“講、評、幫、樂、引”五種形式廣泛開展點單式服務和派單式服務活動。

同樣,官亭鎮在各村確定了以支部書記和村文書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全部業務,成立了文明勸導服務隊、村志願者服務隊、政策宣傳服務隊、理論宣講服務隊和鄉賢文明服務隊等,突出服務功能,對接群眾需求。

實踐活動有特色

“各位村民:大家好!歡迎收聽鄉村之音廣播,今天是2019年7月3日星期三(農曆己亥年六月初一),首先請聽新聞早班車……”每到早上7時30分,車拉鄉茹樹村的廣播準時響起,將新消息、好聲音、正能量傳播到家家戶戶。

把大主題做成小切口,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宕昌縣聚焦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針對不同受眾群體,把精神扶貧、掃黑除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學習強國”平臺使用等工作與文明實踐活動相融合,以深入淺出、潛移默化、久久為功的工作,打造有特色、有影響的活動品牌。

“脫貧致富模範戶”“五好文明家庭”“除陋習樹新風”、抵制高價彩禮……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宕昌縣用群眾聽得懂、易接受、能參與的方式,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活動,得到基層幹部群眾的普遍歡迎和積極參與,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在實踐活動中,宕昌縣採用“線上+線下”平臺的模式,依託文明實踐陣地和隊伍,廣泛開展講思想、講政策、講道德、講文化、講法制、講科學、講新風“七講”線下活動,依託“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宕昌發佈微信、宕昌文明微信、縣電視臺等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報道線上活動,將活動內容由“灌輸式”變為“互動式”,使“線下”開展的活動能夠及時上傳到“線上”,方便群眾及時掌握信息,開展互動交流,讓學習宣傳的內容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