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印度侵權,每賣一臺先交12元給法院

10月29日,愛立信向國際權威知識產權媒體《知識產權資產管理》證實,小米和愛立信已經簽署了全球專利許可協議,歷時5年的專利訴訟得以結束。

2014年,小米手機在印度上市5個月,愛立信於2014年12月5日向印度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小米公司侵權,主要涉及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

同年12月8日,印度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基本標準專利,併發布了預售禁令。

之後,經過斡旋,印度授予小米“臨時許可證”,允許它繼續在印度銷售基於高通處理器的智能手機紅米1S。前提是小米每臺設備預繳100印度盧比(當時約合12.69元)於法院提存。至於搭載聯發科平臺的手機,則依舊禁售。

2015年12月,愛立信重申對小米訴訟的強硬態度,稱該訴訟仍在進行中,愛立信的立場沒有改變。“和其他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商一樣,小米需要我們的授權才能使用我們的專利。”

直到今年10月15日,雙方在印度握手言和。目前小米憑藉其性價比優勢,在印度廣受歡迎。

印度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900萬臺,其中小米以26%位居第一,三星以20%排名第二。排在三到五名的是vivo、realme和OPPO。

本文為捷誠知產第874期知識產權信息分享。

小米手機印度侵權,每賣一臺先交12元給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