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由南向北縱貫縣境東部,奇山異水,鍾靈毓秀。

桐廬,因為范仲淹的《瀟灑桐廬郡·十詠》而美名遠揚。

北宋仁宗明道二年,即公元1033年冬,皇后郭清悟誤傷了仁宗趙禎,仁宗皇帝在宰相呂夷簡的慫恿下,堅持廢后,時任右司諫范仲淹等人,竭力反對,惹怒了龍顏,范仲淹被貶為睦州知州。

宋時的睦州,所轄區域包括今桐廬、建德、淳縣三地,被貶為知州的范仲淹,寄情于山水之間,留下了《瀟灑桐廬郡·十詠》名篇,至今流傳。

“瀟灑桐廬郡,烏龍山靄中。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以詩抒情,官小一身輕。

“瀟灑桐廬郡,清潭百丈餘。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逍遙于山水之間,怡然自得。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桐廬的山、水、石、林,構成了桐廬詩畫般的山水風情。

大奇山,是桐廬的名山之一,位於富春江南岸,桐廬縣城南街道境內,海拔600多米。

大奇山古稱“塞基山”,山巒、怪石、峽谷、溪瀑相間,雄、險、奇、秀、曠,諸多特色兼具。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奇山被開闢為國營林場。

1993年7月,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對遊客開放。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大奇山下有塘,人稱“金牛潭”,

金牛潭、金牛鄉、金牛村,這些名稱都來源於“金牛開出富春江”的故事。

傳說山下有頭牛,修煉成精,能食草便金,人稱金牛。

金牛某日偷吃了寺宇的神丹,惹怒了觀音娘娘,因此被嚴厲懲罰,白天為民耕地,晚上開挖富春江以疏通河道。

金牛不但挖通了河道,解除了水患,還能產金,鄉人感恩於“金牛”的奉獻精神,將金牛洗澡的水塘,稱為金牛塘,山下沿江一帶稱為“金牛鄉”,現在仍有“金牛村”之名。

“金牛”精神,在富春江沿岸,根深蒂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大奇山景區以石景源峽谷為主,依託自然山水,因地就勢,借勢造景,亭橋結合,融于山水之間,相得益彰。

亭有石亭、木亭、草亭、廊亭、斜亭、方亭、半亭;橋有石橋、木橋、索橋、網橋。

在風景中游樂,也就懂了“在乎山水之間”的原由。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峽谷中的水,源出於連綿青山之中,溪水清澈見底。

溪中之魚,恍若懸遊於空中,引遊人稱奇。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曾與鄞州的夥伴們一起同遊大奇山,自從寧波市區劃調整之後,再未同行過。

同行歡樂成追憶,歷久彌新!願眾親安好!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遊歷桐廬,還有瑤琳仙境、嚴子陵釣臺、江南古村落群等景點,可以串線旅遊,人文與風景交融,逍遙于山水之間。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嚴子陵,生於公元前39年,餘姚人,少時與劉秀同學,亦為好友。

公元25年,劉秀開創東漢王朝,再三延聘嚴子陵,授諫議大夫,但是嚴子陵隱姓埋名,隱居於富春江畔的富春山下,史載嚴子陵“不屈,乃耕於富春山”。

嚴氏本姓莊,因避漢明帝劉莊的諱,改姓嚴。

嚴子陵不慕權貴,不圖名利,成為東漢的著名隱士,一直受到後世讚頌。

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中,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之語,盛讚嚴子陵。

嚴子陵釣臺,就在嚴子陵隱居的富春山下,成了桐廬的著名景點。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富春山上俯瞰富春江,風光如畫。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歲月變遷,嚴子陵後裔從餘姚遷至杖錫,因此,現在的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杖錫村一帶,多嚴氏人家。

400多年前,嚴氏分支從杖錫遷至茅鑊,現在的茅鑊,因古樹聞名。

2012年12月,茅鑊村“因地質災害隱患而整體搬遷”,村民遷入海曙區洞橋鎮的茅鑊新村。

原來的茅鑊古村,變身為茅鑊古樹群公園。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180多年前,清朝道光年間,茅鑊村的嚴氏分支遷至對面的外廠、裡廠,現在並稱為低坪村,是寧波的又一處石頭村,避世而居,隱世而獨立。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看風景,閱歷史。

歲月流光,世事變遷無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