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1872年8月11日 上海碼頭

30名平均年齡12歲的少年,告別父母登上前往舊金山的輪船,開始為期十五年的留學之旅。

留學目的:「救國」

“留美幼童”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但我們知道的只是潦草一筆。

2004年,這部央視紀錄片推出,沒想到它背後是一段在亡國前的苦苦掙扎

讓廠長更沒想到的是,這段歷史只有不到五千人知道。

《幼童》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1872-1875年,清廷共派出120名9到12歲的孩子赴美,學習強國技能。

在大洋另端,一位中國人在熱切地盼望他們的到來,他就是“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

這是他籌劃了十八年的夢想。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十八年前,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耶魯大學,同學給他的留言簿赫然寫道:期待聽見你在大洋彼岸的好消息!

一個躊躇滿志的青年,帶著新世界的思想踏上歸途,但他要面對的是一個岌岌可危的古老帝國。

1854年前後的中國,內憂外患一團糟。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簽署《南京條約》,賠款2100兩白銀,割讓香港島,被迫開放通商口岸。1843年,與英再次簽署《虎門條約》,英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權。1844年,又與美簽訂《望廈條約》(此條約使美國享有英國在華的一切特權。)與法簽訂《黃埔條約》(同上)。1850年,沙俄搶佔中國黑龍江口。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起義,兩年後攻克南京,建都改稱天京。同年,沙俄尼古拉一世下令侵佔中國庫頁島。


這隻軟弱碩大的肥羊,面對敵人的堅船利炮動也不敢動,任人宰割。

此時的容閎正想盡一切辦法結識高層。

為了救國的理想,1860年他冒死來到天京,拜見洪仁玕(洪秀全族弟)推行新策,可惜失望而歸。

但他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三年後,他見到了促成留學夢的第一位關鍵人物:曾國藩

曾國藩看見國外的軍艦火炮,明白只有強大才能不捱打。

次年,為籌建江南製造局,他派容閎赴美採購機器。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這時的曾國藩是孤單的,朝廷無能,大多官員封建保守,稱西方武器為“奇技淫巧”。

可一道摺子的上奏,卻把所有不願睜眼看世界的文武大臣,罵了個狗血淋頭。

中國士大夫沉浸於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無事則嗤外國之利器為奇技淫巧,以為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以為不能學。


說此話的正是第二位關鍵人物:李鴻章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師夷長技以制夷。

在此後的幾年裡,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在內的有志之士大辦工廠。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他們明白想要真正強大,光有外國機器不行,還有有會使用機器的中國人才。

公派留學,培養人才也就提上日程。

但是,此時的留學想法還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讓它真正變成現實的是中美簽訂的《蒲安臣條約》。

蒲安臣,美國駐華公使,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為弱勢民族打抱不平。

所以深得清政府好感,在卸任美公使後,他成為清政府第一位駐外使臣。

1868年,他帶使團訪美,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首個對等條約《蒲安臣條約》。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蒲安臣條約》第七條節選

貧弱交加的清廷承擔了所有留學經費,把救國的最後稻草交給了這群孩子。

四年後,30個少年登船,帶著對新世界的無限好奇,離開快要滅亡的祖國。

他們知道自己揹負著“救國”的重任,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理想與命運與身後的祖國永遠地連在一起。

孩子的適應力驚人,在船上只用10天就習慣了西餐。

抵達美國後,又僅用一年就融入了美國社會,與當地人無障礙交流,在學業上取得優異成績。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除自身聰穎與容閎的努力外,美國政府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沒想到吧?

一開始,他們被兩三人一組的分到美國中產家庭學習語言,美國家庭對待他們親切友善。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很多窮人孩子在街頭當童工時,中國幼童卻穿梭在課堂宴會與球場之間。

康州教育局局長專門發佈了致中國幼童教師函,希望美國教師在對中國學生關愛外,更要注重認真嚴肅教育。

督促他們溫習中國功課,熱愛自己的國家,並且要好好照顧他們的身體狀況。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但是,留學之路仍困難重重。

留學局正監督常與容閎在觀念上發生衝突,比如更換服裝就爭執了很久。

由於體育課,長袍馬褂不方便,清廷思量再三,允許他們換上西式服裝。

但長辮子決不能動,也決不允許入基督教。

不接受新鮮事物,留美幼童註定是個悲劇。

英在中國鋪設的鐵路,被說是動祖墳大逆不道,清政府買下鐵路,將其拆除。

鋪設電纜,又被說是影響地氣地脈。

拒絕近代化,救亡圖存的洋務運動,也只能讓這個將死的帝國緩口氣。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如果籠中鳥見過藍天,那麼就算面臨狂風驟雨,它也不願意再回到籠子。


正監督中途歸國,新上任的留學監督讓容閎預感到風暴即將到來。

新監督對於孩子們仰頭直視自己目光,不再唯唯諾諾顯得十分震驚。

他不希望孩子們繼續學習地理,鋼琴,詩歌等“無用”課程。

甚至不允許“自由”二字出現在他們的文章裡。

給朝廷的奏摺裡,斥責實驗的失敗。

即使容閎聯合了美國多所大學校長,認真誠實的反應了中國孩子們的優異表現後,朝廷還是更願相信兩任正監督的“失敗”言論。

“留學”是李鴻章救國的所有希望,孩子們的變化讓他始料未及。

加上進入大學的五十名孩子,有22名進入耶魯大學,8名進入麻省理工,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

並沒有進入軍事學院,李鴻章也不再強求。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1881年,除逃跑與死去的孩子外,94名留美幼童全部回國。

十年留學路,少年已成青年。

回國後他們備受質疑,他們真的被西化了嗎?

並沒有。

回來的他們有70%被李鴻章招入麾下,這位為國家殫精竭慮的晚清大臣,用自己的一生救國。

歸國的幼童們也與他一樣,全部投身於祖國,並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個國家。

赴美幼童歸國

軍事

蔡廷幹 海軍元帥

容尚謙 海軍艦長

宋文翽 海軍將領

鄧士聰 海軍軍官

……

礦業鐵路業電信業

梁普照 鄺榮光 礦業工程師

鄺景揚 羅國瑞 鐵路工程師

周萬鵬 袁長坤 電報局長

……

外交教育

梁敦彥 清朝外務尚書

蔡紹基 北洋大學校長

唐國安 清華學校校長

容 揆 鍾文耀 錢文魁 張祥和 外交官

……

還有,為同胞的生存權益而抗爭的在美作家李恩富;

主持修建震驚中外的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詹天佑;

終身服務中國礦業的開平礦務局總工程師吳仰曾;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

唐紹儀

在美十年,雖身著洋服,但他們努力學習,絲毫沒有忘記救國重任。

即便國家狼煙四起,任人宰割,他們仍盡心竭力地報效國家。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在他們留洋時,這場自救似乎就已經註定敗局。

氣數盡了,就該落幕了。

1901年,在簽署了《馬關條約》後的《辛丑條約》,李鴻章吐血而亡,享年79歲。

1912年,為救國終生奔波的容閎,含淚病逝,享年84歲。

一個國家只憑幾個人的覺醒與幾年的發展,不可能挽回滅亡的局面。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甲午戰敗,中國再次意識到唯有科技才能救國,遂重啟留洋計劃。

在《馬關條約》的墨跡未乾透時,13名少年踏上了赴日的道路,就像當年赴美的幼童一樣。

之後十年裡,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漲。

1896年 留日學生13人1899年 留日學生共60餘人1902年 留日學生達600餘人1904年 留日學生達1300人1906年 留日學生達13000人1907年 日本宣佈中國在日留學生達17860人。


在戰爭爆發後,很多學生帶著新思想毅然回國,投入救國運動。

赴日歸國

孫中山 中國民國國父

周恩來 新中國第一任總理

郭沫若 作家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魯迅 作家

……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此外,前往英法美國留學的學生也不斷增多。

新中國誕生後,很多知識型人才歸國,報效國家。

建國後歸國

1949年-1957年

鄧稼先 美國普渡大學 中國原子彈之父

錢學森 加州理工學院 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

華羅庚 英國劍橋大學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

1978年之後

韓啟德 美國埃默裡大學 病理生理學家

陳竺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 分子生物學家

白春禮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化學家納米科技專家

……

2008年以後

李彥宏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 百度創始人

梁建章 斯坦福大學 攜程創始人

……

只有不斷前進,才能在時代的激流中不被淘汰。

據教育部數據:截止到2017年,88.73%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

當年,120名少年為救國遠渡重洋,開啟中國留學生史。

十年後,飽經質疑被召回國,歷史證明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如今,他們的子孫散在中美兩地,但他們的故事只存在留言簿與後代的口口相傳中,似乎已經要被歷史忘記

央視把故事拍成紀錄片,雖高達9.5分,也只有不到五千人看過。

讓人難過。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身為受益者的我們,似乎快要忘記這群孩子。

不錯,已成過去的歷史沒有明星的八卦博眼球。

但換得今日繁榮的並不靠這些明星,而是一代代為國默默奉獻的人。


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歷史,身處盛世,我們應該記得他們。

豆瓣9.5,央視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一刷


記得那些為此獻身犧牲的有志之士,以及那段風雨飄搖的歲月。

今日的安定繁盛其實並沒有多久,直到今天她也剛滿70歲。

少年強,則國強,這個道理亙古不變。

居安思危,吾輩當自強。

我們,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