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奔喪期間,韓國外長康京和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合適嗎?

毛開雲


政客永遠是政客,看似韓國外長的做法不太合適,從韓國國家利益考慮,發生這種事情完全在情理之中。據瞭解,就在韓國外長康京和透露文在寅與安倍的親筆信內容前夕,文在寅總統的母親卻不幸去世了。兩件事相隔一天,而且正趕上老人家去世這種悲痛的事情,難免讓人覺得韓國外長這事辦得不地道。可細細一想,所有事情發生都有據可查。

康京和是文在寅總統一手提拔的外長,也是後者最信任的幕僚之一。日韓首腦信件內容屬於高度機密,就算文在寅正在處理後事,康京和也絕對不敢擅自公開相關信件的內容,所有一切的根源必然與文在寅總統有關。我們完全可以肯定康京和事前得到了文在寅首肯,後者同意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第一,緩和與日本的關係;第二,博取同情,進而穩固韓國總統的民意支持率。

事實上,文在寅上臺的手段雖然不太光彩,但確確實實也讓韓國硬氣了一把,從二戰勞工問題到日韓貿易中的強硬態度,文在寅很好得借用了韓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正因如此,他的支持率才能居高不下,就算是曹國事件讓文在寅處境尷尬,其支持率也沒有像朴槿惠一樣跌那麼慘。

話雖如此,文在寅始終面臨巨大壓力,日韓貿易爭端導致財閥與當局反目(畢竟,日韓爭端直接導致三星等企業無法採購日本生產的核心部件),自由韓國黨聯合諸多反對派政治力量專挑文在寅的不是,而日韓民眾之間的抵制貨物行為愈演愈烈,這一切都在加深韓國的經濟創傷。此外,就連韓國的老大美國,也在關鍵時刻釜底抽薪,特朗普不僅沒有同情韓國面臨的危機,反而坐地起價要求韓國對駐韓美軍增加50億美元的防衛費預算,這一切都需要文在寅總統默默承受。

當然了,保持沉默永遠不可能解決問題,在康京和公佈的信件內容中提到,韓國始終敞開日韓對話之門,並儘量爭取雙方領導人會面。文在寅態度如何顯而易見,在日韓當局漠視對方的時候,韓國公佈這種內容已經證明韓國服軟了。就算文在寅強硬,韓國海軍也不可能一直在相關海域挑釁日本,韓國的財閥們也無法容忍日韓貿易爭端的惡劣結果。這一切終究需要一個解決方式。無論從外部勢力干預的角度,還是韓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考慮,文在寅顯然不適合公開釋放服軟信號,從這一點來講,政客連母親後事都要利用,韓國外長康京和只是在文在寅的授意下做這件事罷了。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兵器世界


康京和不愧是韓國政壇的老手,打得一手好的感情牌,趁著文在寅的母親去世之際,公開了韓國總統文在寅一直不敢公開的信件,承認日韓貿易戰爆發之後,韓國自食惡果,經濟遭到重創,韓國輸了,總統文在寅主動妥協投降,要恢復日韓友好關係,要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見面,真的有違韓國反日的初衷,有違韓國抵制日貨的初衷,韓國離不開日本,離不開日貨!

10月29日,文在寅92歲的母親姜韓玉與世長辭,文在寅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回家披麻戴孝,操辦母親姜韓玉的喪事,安葬母親姜韓玉,送姜韓玉最後一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文在寅在家給母親姜韓玉辦喪事,韓國外長康京和就開始拆文在寅的臺,讓文在寅難堪。

10月30日當天,康京和在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公開表示,日本德仁天皇舉行即位儀式時,韓國總理李洛淵作為韓國的代表參加了即位儀式,在參加即位儀式期間,李洛淵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了非公開形式的會面,安倍晉三很忙,沒有給李洛淵太多的時間,兩人只談了21分鐘,談話就結束了。在李洛淵和安倍晉三的談話過程中,李洛淵轉交了總統文在寅的親筆信!

在文在寅寫給安倍晉三的親筆信中,文在寅有意打破日韓僵局,有意解決二戰勞工問題,有意解決日韓貿易爭端問題,減少日韓的分歧,為了表示韓國的誠意,文在寅決定親自和安倍晉三談,有點負荊請罪的味道。說直接一點,日韓貿易戰的爆發全都是文在寅的錯,文在寅破壞了1965年簽訂的“日韓請求協定”,拿二戰勞工問題說事,針對日本在韓國的企業,凍結日本企業在韓國的資產。

韓國不講誠信,破壞“日韓請求協定”,激怒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晉三下令,不把半導體材料賣給韓國,不把日貨賣給韓國,韓國開始的時候自信心爆棚,砸掉自家的日產車,不修日產車,,不賣日貨,不買日貨。我早就說過,韓國人是沒有骨氣的,韓國人反日,不買日本貨,是為了買更多的日本貨。

直到現在,韓國的反日情緒依舊存在,康京和在文在寅母親去世時公佈文在寅妥協的消息,韓國反日的民眾一定會找文在寅算賬,文在寅現在有“曹國事件”,在野黨反對文在寅虎視眈眈,司法部門反對文在寅的改革,再加上韓國的反日民眾,文在寅有得受,一定會爆發政治危機,會遭到韓國檢方的彈劾!

不管韓國外長康京和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文在寅和安倍晉三沒有談妥之前,在這個時候公佈文在寅給安倍晉三的信件,是非常不明智的,會害了文在寅!


老鱷魚觀天下


10月29日晚,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母親、92歲高齡的姜韓玉老人去世。10月30日,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此時,文在寅正在奔喪期間,康京和這做法合適嗎?個人認為,不太合適。

文在寅母親去世,非常悲痛,正在集中精力處理家事,沒有太多精力關注國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家都好,國家才好。文在寅這幾天處理家事,就應該讓文在寅一心一意處理家事,任何人談涉及文在寅的國事,都是對文在寅的一種干擾。康京和在文在寅奔喪期間,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時機選擇很不好,至少少了人文情懷。此其一。

其二,除了家事,文在寅目前正處於內憂外患期間,內有韓國法務部長曹國辭職之事,外有日本製裁和美國施壓之憂,文在寅本來處於風口浪尖,任何關於文在寅的事情都可能在韓國成為熱點和焦點。所以,在文在寅奔喪期間,不談文在寅、不涉及文在寅,應該是對文在寅最大的尊重,是對文在寅母親去世最大的安慰。文在寅本身非常注意,要求青瓦臺、政府以及政界人士不要前往弔唁,就是希望這幾天大家將他淡忘;雖然文在寅說“希望你們像平常一樣關注國事”,但文在寅肯定不希望涉及到他本人的國事。所以,康京和在文在寅奔喪期間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文在寅內心估計會不高興。

第三,對於日本的制裁,文在寅表現得非常強硬,採取有效措施,一個釘子一個眼地與日本對著幹,贏得了韓國朝野、上下的支持,韓國出現了難得的朝野團結、上下齊心的良好局面,文在寅的支持率因此上升到54%。然而,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的內容,信中提出了會面的意願,這是不是文在寅要對日本妥協了呢?據說韓國總理李洛淵將文在寅的親筆信轉交給安倍時,安倍連看都不看,這讓李洛淵和文在寅多沒面子。康京和此時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莫非是要專門出文在寅的醜?

作為韓國外長,康京和適當時候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無可厚非。但是,康京和至少忽略了兩個問題:第一,告知文在寅了嗎?文在寅同意嗎?第二,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如果這個時候透露文在寅致安倍親筆信內容有助於緩和韓日關係,似乎情有可原;但在文在寅奔喪期間,而且無助於緩和韓日關係。所以,康京和的做法實在欠妥。


毛開雲


文在寅92歲的老母親姜韓玉於10月29日去世,死者為大,即便是文在寅身為韓國總統,他也得放下手頭的事務前去奔喪。10月30日,恰逢文在寅奔喪期間,韓國女外長康京和向媒體透露了文在寅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寫的親筆信,信中的主題為“希望韓日和好,文在寅也希望早日與安倍晉三首相會面談一談韓日問題”,這與當下韓國民眾的反日基調十分矛盾,無論是從恰逢文母去世的時間來看,還是從是否符合韓國民眾感情基調的方面考慮,都顯得不合時宜,就像在坑文在寅一樣,但事實是這樣嗎?很顯然,不是,反而是康京和在此時公開文在寅寫給安倍晉三的親筆信會將政治利益最大化。

文在寅的母親姜韓玉與文在寅

韓日衝突源於歷史問題,解決過程註定跌宕起伏。去年,韓國法院單方面判處日本企業應當給予“二戰時期被日本強徵的勞工及其家屬”賠償,同時韓國政府對朴槿惠與日本簽訂的慰安婦協議有些不滿,這一系列的要求被日本視為毫無理由的“敲詐”。日本方面認為二戰時期的遺留問題早在1965年雙方簽訂《日韓請求協定》時就已經解決了,韓國再以此為由為難日本,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於是日本開始對韓國進口特權進行收緊,日本先是管制日本出口向韓國的半導體材料,想要讓文在寅不再糾結“勞工索賠”問題,可是日本方面沒想到,日本管制韓國進口半導體材料的行為引發了韓國民眾抵制日本的高潮。一氣之下,日本內閣決定向日本民眾發起一則投票決定,投票內容為“是否同意將韓國‘踢出’日本的貿易白名單”,投票結果為同意,於是日本真的就把韓國提出了白名單,韓國與日本進行貿易活動時將不再享有任何特權,尤其是韓國從日本進口半導體材料的步驟變得相當繁瑣。韓國為了反擊,決定拿《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威脅日本,根據之前康京和所言,如果日本繼續約束韓國的半導體材料的進口,韓國將考慮不再續簽《日韓軍事保護協定》,一時間韓日雙方的關係搞得非常僵硬。

雖然韓國民眾掀起了反日活動的高潮,但是在日本施加的貿易壓力下,韓國企業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擔憂,尤其是那些十分依賴從日本進口半導體材料的老牌電子產品企業。據韓國一些公司透露,它們自己儲存的半導體材料,只夠維持6個月的生產時間,由於日本半導體材料的出口一家獨大,韓國一時間也無法尋找可靠的半導體材料進口源,所以對於韓國來講,日韓貿易衝突對韓國支柱產業的負面影響巨大,除此之外韓國的損失也將在機電產品下滑的出口量中體現出來。日韓貿易衝突前期,韓國是想求和的,在泰國的一次會議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想要充當調和者,促進日韓進行一次和談,奈何康京和與河野太郎沒談幾分鐘就散會了,最後在合影留念時更加尷尬,兩人不願站在一起,讓站在中間的蓬佩奧顯得非常尷尬,這事之後,韓國民眾反日活動抵達最高潮,文在寅支持率不斷攀升,日韓貿易衝突對文在寅的影響變成了正向的,不過也無異於飲鴆止渴。


康京和、蓬佩奧、河野太郎尷尬的一幕

想要徹底解決日韓貿易問題,文在寅必須求和,因為韓國民眾反日熱情過後,就會關注日韓貿易造成的韓國經濟下滑問題,這對文在寅來說是個定時炸彈,文在寅必須儘快解決這一問題,所以才會不斷寫信給安倍晉三,尋求會面,就日韓貿易問題展開和談。其實文在寅的求和對於日本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畢竟在限制韓國進口半導體材料的同時,日本也在遭受損失,只不過經濟體量巨大的日本遠遠不會像韓國那般在乎,不過沒損失總比有損失好,況且美國最近一直在暗中促成日韓和解,日本總得給點面子。

另外,康京和在文在寅奔喪期間公佈文在寅寫給安倍晉三的親筆信一定是經過文在寅的默許的,康京和還沒有職權擅自公佈總統文書的內容,文在寅親筆信的保密等級只有總統職權才能逾越,就如特朗普當初和澤連斯基的通話內容只有特朗普同意之後才能公開一樣,所以康京和公佈文在寅寫給安倍晉三的親筆信應該是文在寅一手安排的。

在此時公開親筆信內容的原因也很簡單,應該是日韓貿易問題的談判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而文在寅既想在這段時間表現出來“日韓和解”的進展,又不想被反日情緒高亢的韓國民眾罵得太慘,就儘可能尋找合適的時機宣佈,以此減少來自韓國民眾施加向文在寅政府的輿論壓力,所以,文在寅才會在母親去世的時間借康京和的手宣佈,一來文在寅奔喪,韓國民眾不好意思開口罵,二來康京和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宣佈信中的內容,算是給文在寅背了一次鍋,分散了一部分來自民眾的壓力。

日本VS韓國


如何看待康京和在文在寅奔喪期間公開文在寅親筆信的內容?總得來說,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從道德層面上講,康京和公開文在寅親筆信內容的時間是不合時宜的,畢竟文在寅在奔喪,此時公佈“親日”態度的親筆信無異於挑事,讓輿論矛頭指向文在寅,這對文在寅來說是不公平的;

從政治層面上講,進入更深層面剖析就會發現,日韓問題解決的趨勢不可能停滯,文在寅遲早會公開向日本求和,因為韓國在貿易問題上鬥不過日本,只能求和,而當下或許問題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關鍵是如何讓身處反日情緒的韓國民眾接受這件事,這就需要文在寅尋找合適的時間公佈,說來也巧,文在寅老母親在此時去世了,文在寅必須前去奔喪,把公開親筆信的任務交給康京和,可以將文在寅受到的衝擊降到最低,從這方面來看,在文在寅奔喪期間,康京和公佈文在寅寫給安倍晉三的親筆信內容會將“利益”最大化,只不過,康京和會犧牲一些名譽,文在寅也可能會被批評拿“死去的老母親”當擋箭牌,但是沒有辦法,韓國政治就是如此殘酷。


黑先生1998



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母親姜韓玉

個人認為,也沒什麼不合適的。

韓國外長康京和,在總統文在寅為母奔喪期間,公開文在寅寫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親筆信,事前肯定得到文的同意,也就是說,選擇這個時機公開這封信,背後肯定有深意。康京和是文在寅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做事首先要為總統著想,而且能受到總統器重,做上外長職位,也應該不是行為魯莽、頭腦簡單之人,綜合分析,公開這封信,是政府行為,而非康京和一人意願。況且,作為外長,她也沒那個權力擅自做主。

為什麼要公開這封信呢?

第一,這封信等於韓國與日本的“國書”,其中沒有涉及個人私事,完全是國與國之間的官話。在這封信中,文在寅首先祝賀日本新天皇加冕儀式,然後希望日本首相以大局為重,作出有利於緩解兩國關係的舉動。

站在總統立場上來看,這封信完全是為了韓國民生服務,為了解除日本對韓國企業的貿易制裁作出努力,公開這封信的內容,是讓韓國民眾明白總統的苦心,證明文在寅不是“親日派”,是“工作敬業派”,為提升總統支持率博取民眾好感。韓國國內對日本有極強的民族仇恨感,而且因為經歷日本製裁更加強烈。

第二,從8月初日本開始對韓國實行三種電子原材料貿易出口限制,之後又蔓延到各領域,並且在9月底將韓國踢出日本貿易“白名單”,韓國民眾為此在國內掀起抵制大規模日貨活動,雙方貿易戰打的不可開交,但受市場所限,在這次貿易戰中韓國經濟損失慘重。

韓國政府和企業多次與日本貿易部門談判無果,這次文在寅藉著日本天皇加冕大典,派出國務總理李洛淵出訪日本表示祝賀,並帶去自己的親筆信,希望終止兩國貿易戰,其中也帶有求和的意思,沒想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根本不予理會,信封都沒有拆開,就放到一邊。日本的態度,等於赤裸裸的打了韓國總統文在寅的臉,日方無理舉動,對於自尊心極強的韓國人來說,不可接受。於是,文在寅公開這封信的內容,是想讓“大韓民族”所有人都明白,這場貿易戰絕沒有和解的可能,韓國民眾必須放棄幻想,齊心協力應對面前難關。同時也表明:“不是總統不努力,而是敵人太頑固”!



韓國外長康京和

10月29日,文在寅的母親姜韓玉去世,終年92歲。青瓦臺總統府當天下午向記者會發布噩耗,作為長子的文在寅決定只和家人一起低調治喪,謝絕唁電花圈。

顯然,在這個特殊時間點公開這封信,文總統也並不認為不合時宜,與他的家事也沒有什麼衝突。從心理上來說,他認為公開信件,只是向韓國民眾表明心跡,讓大家明白之前的一件事,僅此而已。

在文總統舉家悲痛時刻,如果沒有得到他的同意,康京和是萬萬不敢擅自做主的,因為這絕不是一件小事!


夢裡青山1


文在寅奔喪期間,康金河公佈文在寅總統寫給日本首相安培的信,時機非常合適。

韓國外長康金河

第一,康金河是文在寅的親信,文在寅的母親病逝,康金河不去悼念,說明文在寅清正廉明,連最親密的親信都謝絕她們去悼念其逝世的母親。這給韓國國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總統形象。

第二,康金河選擇此時公佈文在寅給日本首相安培的信應該是受到文在寅的授權的。從常理邏輯推想,沒有文在寅的授權,康金河不會輕易地公開總統寫給日本首相的信。

(文在寅與母親)

第三,公開文在寅寫信的內容,和日本首相對文在寅寫信的態度,可以緩解韓國國民對文在寅的牴觸情緒,因為文在寅總統努力了,是日本那個狗孃養的,不賣帳,更可以將文在寅爭取緩解日韓矛盾的失敗,歸咎於日本政府和歸咎於美國政府的不作為,不用心調解。

第四,可以說明文在寅是一個盡孝道的兒子,這符合韓國的敬老文化氛圍。總統隻身辦理母親的後事,能激起韓國國民的同情心和對總統的支持率。

因此,康金河在文在寅奔喪期間公佈文在寅寫給日本首相安培的信,非常恰到好處,個人認為這是康金河與文在寅之間的默契,也可能是文在寅與康金河的有意安排。


老狼48440790


國事是國事,家事是家事。大韓民國總統寫信給日本政府首腦,表達樂於改善雙邊關係、想約一下的意思,只要不出賣國家利益,本來沒有什麼不合適的。但如果這事兒是經過精心策劃,選擇個人奔喪期間打悲情牌衝抵老百姓激進民族情緒,連孝道也融入政治算計成分,就顯得相當不合時宜!

(圖:韓國女外長康京河)

第一,作為文系干將,韓國外長康京河不經文在寅授意是不敢自作主張的。

大韓民國外長康京河跟前法務部長曹國一樣,是總統文在寅頂住壓力強行任命的“文系干將”,所以她不大可能“恩將仇報”,未經文在寅同意就在總統奔喪期間對外公佈信件內容。

康京河選擇在這個特殊時間段向韓國公眾披露文在寅給日本首相安倍的“求和”信,再配合文在寅不接受弔唁花圈的不近人情的做法,很有些打悲情牌、利用老百姓同情心衝抵緩解激憤愛國情緒的謀算在其中。

(圖:文在寅和他高齡母親)

第二,時隔一週時間才公佈信件內容,有打悲情牌衝抵民怨的嫌疑。

文在寅寫給安倍晉三的親筆信,是10月24日韓國總理李洛淵在日本首相官邸跟安倍會談20多分鐘後,由李洛淵親手轉交給日方的。信件具體內容外界多有猜測,已引發韓國朝野議論紛紛。

文在寅和康北河時隔一週時間才向公眾透露信件內容,顯然經過了仔細權衡與精心謀劃,因為對日緩和關係相當於認輸服軟,處理不當就將引發韓國民間激進民族主義的強烈反彈。自從文在寅成功挑起韓日勞工爭端,韓國老百姓的民族情緒空前高漲,文在寅的民調支持率也隨之大漲十個百分點,達到52%過半的高支持度。

(圖:韓國總理和安倍晉三)

然而日本方面僅用三個元器件就重創韓國產業,讓本來就不景氣的韓國經濟雪上加霜。文在寅反門閥虎頭蛇尾,司法改革因曹國弊案中途擱淺,假如經濟方面再無建樹甚至一落千丈,黯然下臺遭政治清算的可能性大增。

但韓國社會激進民族情緒已被忽悠起來,如今突然踩剎車將引起激烈反應。請神容易送神難,萬一處理不當,當初民意支持率怎樣把文在寅高高舉起,現在就會怎樣使他重重跌落塵埃。

(圖:文在寅和他的支持者)

趕巧此時文在寅92歲老母親辭世,文在寅一方面高調作秀拒絕官員同僚弔唁,一方面利用人們的同情心拋出信件內容,頗有打悲情牌衝抵民怨的嫌疑。

第三,百善孝為先,如果連最起碼的孝道都要融入政治算計,文在寅就太“精明”了。

或許本人太過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文在寅奔喪與康京河公佈信件內容,時間點上純屬巧合。但我們假定事實真相正好相反呢?

前文已經分析了,文在寅有利用民眾同情心衝抵緩解激進民族情緒的嫌疑。倘若這種猜測成立,也就是文在寅、康京河們確實利用老百姓的同情心,選擇文母辭世這一偶發事件來公佈信件內容,其做法就顯得相當不合適——

(圖:文在寅在葬禮上落淚)

儒家講百善孝為先,韓國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度,為人子盡孝道理所當然。文在寅身為總統,假如連最起碼的孝道都要融入政治算計,他就過於“精明”和冷血了。

——還是那句話,但願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最後祝文母老人家在天之靈安息!


回馬一腔


10月29日,文在寅九十二歲的老母親離世。不管你在外是多大的官,多大的領導都要回去給自己的母親守靈。10月30日,韓國外長透康京和透露了文在寅給安倍的親筆信,引起了軒然大波。第一個是因為新的內容,另一個是康金和在文在寅總統奔喪其間公佈親筆信的內容的時機是否合適?我們具體分析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前奏

今年8月2日,日本將韓國從可享受出口管理優惠待遇的“白名單”國家中剔除。緊接著韓國展開始了反擊,將日本移出本國的出口“白名單”。但是日本的科技實力,研發實力,綜合國力等等都強於韓國,特別是日本管制半導體的出口,導致韓國的電子產品產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日本繼續管制半導體的出口,那麼韓國的電子產品企業將在半年內面臨停產。韓國民眾的生活因而受到影響,工作不穩定,工資待遇下降。所以韓國民眾開始自覺抵制日本產品,兩國貿易戰升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就雙方矛盾促成一次談話,但是收效甚微,草草了事。因為韓國在此次貿易戰中佔據極為不利的地位,政府還是希望貿易戰儘快結束,經濟平穩發展。但是民眾仇日情緒高漲,任何政策都要顧及民眾的情緒。特別是文在寅總統更得小心翼翼。


策略

康京和作為文在寅一手提拔的親信,與文在寅榮共進退,榮辱與共。並且總統的親筆信只有總統授權後,康京和才敢公諸於世,既然康金並無他意,那麼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將信件公佈呢?不得不說,文在寅這步棋下的實在高明,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高明在哪呢?

  1. 韓國高層希望貿易戰早日結束,韓國經濟平穩運行,國內人民能安居樂業。但是文在寅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寫過親筆信之後,並沒有實際太大的效果,日本方面置之不理,拖著不去解決,就想著拖垮韓國。公佈親筆信是文在寅想給民眾一個交代,政府努力過了,為了大家的生活也付出過。這就堵住了一部分人的嘴,韓國政府不是沒有作為的政府。


  2. 同樣還有一大批人民族情緒高漲,仇日情緒濃厚,持續抵制日本產品不同意韓國政府主動跟日本講和。文在寅的親筆信,無疑是有求和的嫌疑,民眾知道了絕對怨聲載道,支持率也會下降甚至還會遊行示威。正好借母親離世這個時機公佈親筆信內容,可以換取民眾的同情,誰會去責罵一個守在去世母親靈前的孝子呢?一個母親去世後依然節儉操辦的總統呢?民眾於情於理都不會責怪他的。


結語

康京和作為文在寅的親信,並沒有太多二心。這只不過是文在寅跟康京和聯手打的一手政治好牌罷了。


迷彩營地


文在寅執政兩年來,在經濟政策上的無能已經讓文在寅備受韓國民眾的指責,尤其在民眾滿意度上的調查,更能體現民眾對文在寅政府的態度。為了挽回越來越低的民意支持率,文在寅可以說是頗費心機,可是又往往弄巧成拙。如今的日韓貿易戰已經讓韓國非常被動,同時又傷痕累累。那麼改變目前的不利狀態,顯然就是文在寅政府必須謀劃的問題。


那麼對於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在10月30日透露,文在寅致日本首相安倍親筆信內容。而巧合的卻日10月29日晚,文在寅的母親、92歲高齡的姜韓玉老人去世。趕在這個時間段上,應該說是巧合,或者說是良機。畢竟文在寅挑起的二戰勞工問題,利用的就是韓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來打民族強硬牌,這樣來提高文在寅的支持率。這一招也的確好使,文在寅的支持曾經在跌落到41%的時候,回升到52%,這是很不錯的成績。

可是不成想日本方面在7月份的突然出手,讓文在寅有些措手不及。日韓貿易戰的爆發讓韓國很受傷,這也導致韓國經濟雪上加霜,更是舉步維艱。為了改變韓國經濟備受打擊,想要求助美國,卻反遭美國的落井下石,索要50億美元的駐軍分攤費用。已經沒有辦法的文在寅只能選擇向日本求和,可是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又不能被影響。尤其是文在寅強硬總統的形象不應該受到大的影響,那麼選擇合適的時機釋放向韓國民眾透漏求和信內容,能夠緩解民眾對文在寅政府的批評。



如今這樣的機會正好是文在寅母親去世,文在寅總統本身就出於悲痛之中,這也會獲得民眾的理解和同情。那麼此時公佈求和信件內容,顯然能夠緩解民眾對於文在寅的指責。畢竟文在寅為了韓國的國家利益,在與日本鬥爭,而韓國的經濟命脈又在日本手中,這也是讓韓國民眾理解。


只不過是康京和是文在寅一手提拔起來的外長,這樣的信件公開怎麼可能不通過文在寅的同意呢?顯然這根本說不過去,更不會是康京和的做事習慣。對於文在寅和康京和都是韓國的老道的政治人物,對於這樣的求和信件公開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尤其是最近的韓國形勢,他們是不會不懂,又怎麼可能不提前溝通呢?又怎麼可能不提前考慮呢?

因此說韓國外長康京和公開文在寅向安倍的求和信件,必然是經過文在寅同意的。或者說是他們已經商量好的,只是選擇在這個時間進行公佈罷了。那麼既然如此,就沒有康京和公佈信件不合適的地方,只能說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作為政客幾乎都是不會放過。而今天只不過是文在寅選擇了在母親的奔喪期間,但是這也是沒辦法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誰都知道,韓國外長康京和也是文在寅的嫡系,在看似很順利地把同樣是文在寅嫡系的法務部長曹國拉下馬後,有人開始打康京和的主意了。

所以與其說是文在寅在借辦喪事向日本示好,以避免遭到國內過激反對,倒不如說是有人在藉機挑事,妄想通過打擊康京和而打倒文在寅了。這種政治內鬥的殘酷性,真是情何以堪?如果一切做實事的政治人物都被找藉口打倒了,韓國不是變得安穩了,而是又陷入新的混亂。

反對文在寅及其團隊的,有三星、現代之類大財團的既得利益者,還有隱藏很深的韓奸日奸,更有崔順實這樣的邪教慣犯,當然還有一些公知在指導在宣傳。

其實,我們一直懷疑法務部長曹國被迫下臺,是遭人構陷。一些反對黨議員和所謂名人,以剃光頭行為逼迫曹國辭職,讓整個逼宮劇情十分狗血。當初曹國臨危受命,就是要徹底改造鐵板一塊的司法系統,卻因為觸動了保守派的神經和地盤,而不得不因為莫名其妙的家醜而被趕下臺。韓國政治生態素以有潔癖聞名,所以對於曹國的下場文在寅也很無奈。



關於日韓經貿關係,連我們這些外人都知道很重要,因為長期自然形成的貿易聯繫和行業分工,讓韓日在經貿和高科技領域,構成一個運行高效的有機體。特別是對於韓國而言,對此的依賴更重一些。


作為韓國總統,為了韓國經濟的長久發展,和確保就業,文在寅一直在堅持對歷史問題進行追責永不退讓的前提下,尋求改善與日關係的突破口。這次借日本新天皇登基大典,韓國政府委派總理親自赴日祝賀,就有在政治層面改善韓日關係之意。而日本方面已經有了善意回應。所以文在寅再以親筆信的形式,向安倍直接表達進一步溝通的意願,更是順理成章的事。

我們認為,如果外長康京和不公開信件的內容,才是故意掩蓋,才是反對派所說的陰謀和出賣韓國利益。而正因為文在寅及其團隊心懷坦蕩,願意為改善民生和改善對日關係冒政治風險,才會把實情公佈出來。而公佈時間與文在寅家辦喪事重疊,只是巧合而已,更體現出文在寅認為國事永遠大於家事的愛國情懷。

這樣的總統才是人民真正熱愛的,這樣的凜凜正氣,也是韓國'政壇一直以來很少見的。所謂邪不壓正,讓反對派的攻擊來的更猛烈些吧,平民總統文在寅將與自己的人民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