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中國收租賺17億,移民美國後,她還要給哈佛捐7個億

“別讓潘石屹跑了”,這樣的聲音跟當年“別讓李嘉誠跑了”如出一轍,都是拋售內地資產,引起人們熱議。

說起潘石屹,作為一名資深房產大佬,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進入到房地產行業,然後在海南炒房熱潮中賺得人生第一桶金,幸好提前退出,才躲過海南樓市泡沫的洗禮,往後的日子,他對這一段經歷仍然心有餘悸。

每年在中國收租賺17億,移民美國後,她還要給哈佛捐7個億

1995年,潘石屹同妻子張欣成立SOHO中國,這在當時是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甲級寫字樓開發商。而且,在2009年,SOHO中國的營業收入超過了恆大,2012年收入突破百億級別。

可現如今,SOHO中國的收入已經被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遠遠地拋在後面。自從2012年經歷頂峰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2018年的營業收入只有17億元,不及龍頭房企的零頭。有人覺得,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跟SOHO中國從銷售物業轉做出租業務有關。

每年在中國收租賺17億,移民美國後,她還要給哈佛捐7個億

這麼一對比,雖說當“包租公”輕鬆,但從租金回報率和銀行貸款利率來看,還是沒有“拿地蓋樓賣房”划算。所以,從2014年開始,潘石屹開啟“賣賣賣”模式,從中套現300多億。如今,SOHO中國又想以80億的價格出售在中國的辦公大樓權益。

雖然潘石屹在企業的重大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最終的受益人是他的妻子張欣。早在2005年,潘石屹就將他名下的所有股份全部贈與張欣,使她成為SOHO中國的實際擁有者,並且由於張欣早已是美國國籍,從而使SOHO中國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

每年在中國收租賺17億,移民美國後,她還要給哈佛捐7個億

對此,當時有人質疑,潘石屹夫婦正在不斷向海外轉移資產,後來被當事人否認了,說是不動產,也“移不走”。但是,現在大部分不動產都變現了,不知後續是否會“移”呢?

此外,潘石屹夫婦給美國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捐款的事,也引起了巨大爭議。2014年,SOHO中國基金會跟哈佛大學簽訂了助學協議,基金計劃捐助1億美元,相當於7億元,首期是1500萬美元。三個月後,SOHO中國基金會又給美國的耶魯大學捐了1500萬美元。

每年在中國收租賺17億,移民美國後,她還要給哈佛捐7個億

而今年,潘石屹的小兒子正好被哈佛大學錄取,此消息一經發出,引起網友們廣泛熱議,有人甚至調侃稱,是不是潘石屹夫婦5年前買的“門票”兌現了呢?不過,像這種國際名校,大多數都是憑實力入場的,想要走“後門”恐怕很難。

而且,潘石屹夫婦給國外大學捐款,並非“崇洋媚外”,指定是用來幫助在哈佛大學或耶魯大學攻讀本科的中國貧困學生,只要家庭年收入在6.5萬元以下的學生就可以申請。

每年在中國收租賺17億,移民美國後,她還要給哈佛捐7個億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他們的出發點是這樣的:一方面是覺得教育對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是極其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他跟自己的妻子在求學過程中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潘石屹瘋狂拋售內地資產,張欣每年從中國收租賺走17億,拿錢跑到國外買房,還給美國哈佛大學捐了7個億,對於這對夫婦,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