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1

如今的物業和業主的關係,好比中國最難理清的“婆媳”關係

小區業主和物業之間總是衝突不斷,今天東家吵,明天西家鬧,彷彿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經常聽人抱怨物業和業主的關係太難處!

近年來,滄州樓市呈現繁榮的發展趨勢,置業選擇人居品質不斷升級,拼仔整合了很多業內外朋友的看法,人文環境、物業品質被公認為是樓盤競爭軟實力的重中之重。

什麼才是我們追求的物業服務呢?

或許是像電影《大腕》中描繪的那樣:

“樓裡站一個英國管家,特紳士的那種,業主一進門兒,甭管有事兒沒事兒都得跟人家說:May I help you,sir……”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或許是一個簡簡單單接地氣兒的舉動。

一個小舉動,成本廉價,卻很用心,”家人在,心很暖!“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亦或者是,拼仔租住的老小區,“綠化靠天、治安靠狗、停車靠搶”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2

在當下大部分普通人覓得一扇溫暖之窗,搬進自己的新家,可能已經傾盡全身之力,甚至要掏完“六個錢包”。美滿生活的畫卷應該徐徐展開?

相繼而來的是漫漫還貸路,價格不菲的物業費,

柴米油鹽醬醋茶,現實生活總是不能一帆風順。

更有甚者,與物業的戰爭或許才剛剛開始。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停車難、寵物擾民、商業經營、佔用消防通道、違建或擅自改擴建、物業亂收費……這些需要與物業溝通的問題,彷彿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層出不窮。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物業維權高頻詞圖


本該服務於業主的物業公司,為什麼成為了爭論的焦點。

原因在哪裡?

難道我們的繳納的物業費不夠高嗎?

滄州的物業費到底標準如何?

這是拼仔手動統計的滄州市區較成熟社區的物業收費▼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在這個表單中,通過簡單的統一一下可以發現。

1、目前滄州的,新建普通高層的物業費分佈在1-1.6元之間,平均價格1.2元/㎡/月。

按照普通住宅100㎡的建築面積來計算,月支付120元,年整體花費1500元左右。

2、各家開發商的樓盤,更傾向於使用自己的物業公司。通過採購自身旗下物業公司的服務,便於整個品牌上下游資源的統一整合。同時通過對物業公司進行資源的補貼,提供更好的服務,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

3、同一開發商的不同項目,物業費差距較小。通常根據樓盤定位,入住業主,佔地大小進行調整。

3

1塊多物業費到底高不高?仁者見仁。

有的業主需求更好的服務,貴點兒也覺得性價比可以,有的業主並不關心身邊的環境,當然不收最好。

收費高低,暫不論,但收錢辦事兒,這是一條公認的標準。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拼仔整理資料發現不少小區業主提出對物業費收取的不合理,無可厚非,具體該怎麼調整,調整多少?

關鍵是1.05元/㎡/月的這個收費標準是怎麼得來的呢?

到底有沒有WY所說的政府標準呢?

事實上,文中的1.05元/㎡/月的物業最高標準,確實具有文件來源。

據滄州市發改委可以檢索到的最新相關文件《滄州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等級基準價標準》,《關於修訂普通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等級標準調整等級基準價的通知》

對於物業費收取標準制定了如下規定:

各住宅小區在執行等級基準價標準時,允許上下浮動10%。具體收費標準由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即明確其物業服務等級、服務項目及內容、服務標準、收費標準、交費時限,要在合同中明確浮動的原因。並按照有關規定程序向當地價格主管部門和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執行。

物業服務費按月或按季收取,確需預收的最多不超過半年或按合同約定。

最高的服務等級(一級),住宅的所有合計收費為0.95元/㎡/月,根據下方的相關補充規定,最高指導價以基準價為基礎,向上浮動幅度不超過10%來計算。

高層物業收費最高也只是,0.95*110%=1.045元。

這也就是,業主主張的最高物業費不超過1.05元的由來。

BUT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拼仔諮詢多位業內朋友,收費基本都是貼著標準走,大家往往忽略了梯泵費這個常規收費項。

4

物業費該怎麼收?或者說什麼樣的物業公司才是質價相符的公司!

很多朋友說,物業公司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大家通常認為不錯的樓盤,天成、榮盛什麼的等等都是屬於一級物業公司。

早就沒這事兒了。

物業公司的企業資質認定也在今年被取消了。企業等級認定已經是歷史。

取消的原因很多,或者就本不該有,更重要的是考慮整個市場的經濟導向。

一、資質和企業能力不成等號,有資質不代表會做物業。

很多物業公司都是開發商的下屬企業,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捆綁販賣,沒有給業主選擇的餘地,當然也不會把業主的訴求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

二、資質要求的標準能達到要求的極少,形成弄虛作假成風。

部分物業公司都沒有達到資質標準所要求的條件,可能就是開發商隨便掛靠一個空殼公司,隨便招一批退休老大媽老大爺,然後就開始物業工作了,完全就是糊弄業主。

三、資質標準和物業企業的服務標準有錯位現象。

一級資質的企業也可能做著三級的服務標準,三級也可能做著一級資質的服務標準。

市場發展的規律到了市場放開的時候了。

物業公司也需要完全市場化,自由品質競爭,優勝略汰,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做好管控即可。

如此一來,具有競爭力的企業蒸蒸日上,服務不到位、不作為的物業企業被市場淘汰。

滄州29小區物業費盤點,物業和業主就真沒得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