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全國的高考都使用一張考卷,你認為哪個地區的考生最厲害?

用戶93914590345


高考,這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事關數萬家庭的切身利益。高考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人心,經常聽人討論高考的話題,其中有一個話題已經被討論好多年,那就是全國高考能否使用全國卷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考採用的是全國統一時間考試,但招生和考試均由各省(市)自行負責,因此,各省的高考情況自然各不相同。目前,全國範圍內有采用全國試卷的,包括1卷、2卷和3卷的省份,還有自主命題的地區,沒有做到全國統一試卷,試卷難題也沒法做到統一。不過,從目前各地高考改革的大趨勢來看,很多原來自主命題的省,未來也即將開始使用全國卷,比如江蘇高考,從2021年開始就即將實行全國卷,結束自主命題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全國高考都使用同一張考卷的話,到底哪個地區的考生最厲害呢?

這個厲害,個人理解為考試能力,那麼僅從這方面來說,應該是河北考生最厲害,理由如下:

第一、河北採用的是全國1卷

目前採用全國1卷的共10個省,河北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來,全國試卷最難的就是1捲了,它的試卷難度、考試覆蓋的學生數量都是最大的。全國1卷的高考難度一直被稱為每年高考的風向標。

第二、河北高分考生最多

最近幾年,河北省高考中出現的高分考生數量一直是最多的,特別是700多分這種恐怖的分數,基本上是全國1卷中最多的省份。因此,在河北省高考中,一直有一句話,“700分都無法保證能上清華北大”,這是真實的寫照。

第三、河北考生厲害是被逼出來的

河北考生一直被稱為全國最“拼命”的,據很多考生和家長反應,這都是被逼出來的。河北擁有衡水中學、衡水二中這種標杆式的“拼命”中學,創造了聞名全國的“衡中模式”,而“衡中模式”就是盡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去學習,在河北省非常流行,很多中學都在複製這種模式。試想,在這種高壓下學習的考生,至少考試能力絕對是最強的。

除了河北省考生厲害之外,還有湖南、江西等地的考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壓力也不遜色於河北省。當然,每年高考,一直喊難的河南省、江蘇、浙江等地,卻未必是考生最厲害的地方。

我們拿河南省來說,河南省高考難,只是因為每年報考人數多,而且復讀的人數也很多。但這並不代表河南考生厲害,河南省的中學教育水平在全國範圍內來說,還算不上最厲害的。

江蘇和浙江,最近幾年,採用的都是自主命題,江蘇和浙江高考難,難點在於考試試卷題目難,江蘇的高考模式難。江蘇浙江這些年一直在推行所謂的素質教育,論考試能力未必能比得上河北、湖南等省,很多人說,一旦江蘇和浙江採用全國卷,可能就“露餡”了,未必會是全國高考最難的省份了。

不知道,你們心目中,哪裡的考生是最厲害的?歡迎交流。


教育有故事


先說結論,全國高考統一使用一張考卷,按全國排名高低錄取,那結果一定是北京,上海的考生考的最好。

二十年前參加過河南的高考,當時也在心裡罵過高考制度的不公平,覺得如果全國統一,自己考個清華北大都不是問題,覺得國家對河南考生太不公平了,提起這個話題內心都憤憤不平。後來考出了河南,工作後又到過很多地方考察,覺得目前的高考制度算是國家能想出來的最好的安排了吧,不實行全國統一高考,不是在保護北京上海,而是在保護落後地區。現在來分析一下,為什麼統一之後上海北京會考的更好。

從歷史來看,最初的科舉考試是全國統一的,並沒有地域限制,但是考著考著江浙經濟發達地區的學子就佔據了絕對優勢,北方學子極少考的上,以至於國家為了安撫,搞出來了一個南北榜。

從現實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更容易吸引優質的教育資源。北京上海等地更容易吸引優秀的教師,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而且統一高考之後,就沒了人員流動,異地高考的限制,那麼對優秀生源的爭奪可能從初中就開始了,全國優秀的初高中生,都將會被吸引到北京上海的學校裡。

統一高考之後,大家的目標就只有一個了,考上最好的大學。那大家也就沒必要去搞素質教育了,既然分數為王,那大家就都搞應試教育唄!衡水中學搞的那一套又不復雜,有樣學樣唄,你河北的學生學不死,北京上海的學生也能往死裡學,結果就是大家學習的方法都是一樣的,而且北京上海的老師還比你優秀,憑啥就學不過你?

學生的學習除了在學校獲取知識以外,家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北京上海的學生家長,大多數參加過高考,高學歷的比例全國最高,人家更懂得如何應對高考,如何指導孩子學習,農村孩子的家長有這條件嗎?

最後更嚴重的是,統一高考之後,在北京上海的帶動下,學生上學的成本會更高,會出現一般人根本上不起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集中全國最優秀的教育資源,但同時收費也將十分高昂,普通人根本負擔不起。

其實回過頭來看看這幾年實行平行志願錄取的後果,就可以預見統一高考後是什麼樣子了。以前沒有實行平行志願,一些學校還能錄取到高考狀元,現在基本都被清華北大壟斷了吧!


芊曉生


前些年高考全國就是使用一張卷子的,在1980—1999年的時候,當時考的最好的省份就是江蘇,湖北,浙江等省份,每年的狀元都差不多是從這三個省份裡出來的。最差的是偏遠地區的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區。

全國一張卷子的歷史在1999年以後,隨著上海市的自主命題的出現,就結束了。

現在我國高考試卷總共分為四類:

自主命題試卷:北京市、江蘇省、海南省(半自主)、浙江省、天津、上海等六地

全國1卷: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廣東、福建、山東、湖南、湖北、安徽等十地

全國2卷:內蒙古、黑龍江、甘肅、青海、重慶、新疆、寧夏、吉林、陝西、遼寧等十地

全國3卷:四川、雲南、廣西、西藏等四地

先看看2018年全國985、211、以及一本的錄取率:

全國985錄取率最低的5個省份分別是:山西,貴州,江蘇,河南,安徽。

再看一下歷年來全國各地參加高考的人數

河南的高考人數最高。

高考相對來說是個不錯的改變命運的途徑,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途徑,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不少地區從2019年已經開始實施“3+3”相信越來越多的考生可以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

所以說,根據985的錄取率和考生人數來說,如果全國用一張高考試卷,我認為是河南的考生更厲害!


然規教育說


總結下來,我國的考試總共分為4類,自主命題考試,全國一卷,全國二卷,全國三卷。其中江蘇高考總分是480分,海南省總分是900分,其他省份750分,然後可以看看理工類2018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各省投檔分數線以及本一線。



從上面來看自主命題試卷的省份除了江蘇省和海南省之外,一本線最高的是558分的浙江省,清華北大的投檔線也最高,是700分,也就說明浙江的考生考的成績普遍高。

另外江蘇湖北兩個省份的考生也很厲害,貌似在以前有一段時間的高考,全國是使用統一的試卷,在當時考的最好的省份就是江蘇,湖北,浙江,而且狀元也基本上都是從這幾個地方出來,但在後來,隨著上海市的自主命題出現,就結束了全國使用同一張卷子的歷史。

所以你認為應該是哪個省份的考生最厲害呢?


愛學自習室


即使全國一張卷,錄取分數線也無法全面反映出哪個省份高考更厲害,因為,決定錄取分數線的還有一個重大因素,那就是——每個學校在各省的招生名額。打個比方,若A省與B省參考人數相當,而一本計劃招生名額分配A省的是2萬名,B省的是1.5萬名,那麼一本錄取線,B省大概率高於A省,這個錄取線能反應出兩省的高考實力嗎?

除非是同一試卷,全國統一排名錄取,才能比出個上下高低之分。但這顯然難以實現。因為要做到公平,還得各省互換老師監考,即使這樣也不一定避免腐敗。

個人認為,硬要在各省中等教育實力上分出個強弱來,可以參考各大名校自主招生在各省的數據,從各地招的高中畢業生生源質量如何,培養潛力大小,這些名校是有底的。或者參考下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競賽的情況。







星歌看球


我是一個來自湖北農村的,我想談談我的看法,我是在2010年陪一個朋友去上海住在一個他上海的親戚家裡,早上六點半的時候,我醒來,聽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的監督下背誦一篇英文,我當時很驚訝,這麼小就學習英語嗎?我們老家小學根本就沒有英語課,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在無憂無慮的玩,除了在學校,有老師監督,回家父母根本就不會管孩子學習上的事情,個人覺得讀書還是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和氛圍。所以我覺得,國家真的統一試卷,北京上海肯定比其他的省市要好。個別例外的不算。


想去索馬里


我是河南的,但我認為,即使全國一張卷,北上廣還是很牛的,因為他們享受的教育資源,從幼到高中,都是一流的,小孩去北京研學,人家剛畢業的小學生,和外教侃侃而談,我們的孩子還處在背單詞,聽句子。例子很多,研學對接老師都是北師大教育學研究生畢業的,我們帶隊老師是地方師院的,差別大去了。


喝一杯醉千年1


每個省都有超級學霸,當然個別學霸代表不了一個省的整體實力。整體實力的話還得看每年的高考大戶了,像統一使用全國一卷的河北、湖北、山東等省份的考生都是比較厲害的。


河北省有一所高考機器——衡水中學,每年都像清華北大等各大名校輸送人才。2018年河北省高考理科700分以上人數就達到122人。600分以上的考生更是多達3萬人左右!2019年少了很多,有27人!600分以上的也有很多。緊跟其次的還有湖北、山東等省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厲害的。

當然,除了這幾個省之外,還有沿海地區的江蘇也是比較厲害的,為什麼說江蘇也厲害呢?因為江蘇的考題都是比較難的,但是就是這麼難的高考題,江蘇的考生也依然保持在全國考前的高考錄取率。由此可見江蘇考生也是很厲害的!


要說全國統一使用同一套試卷,最吃虧的還是邊遠落後地區的考生了,比如雲南、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的考生是最吃虧的,因為教育落後。

但好在為了能夠讓邊遠地區的學生能有好大學生,各高校都會在各省計劃招生名額。比如湖北省,高考成績好,學校錄取的名額少,高分也不一定能上好大學。就以2018年為例,在河北省高考本科一批錄取當中,700分不僅上不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上不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可見競爭是如此的激烈!如果這些分數在雲南或西藏、新疆等地那穩穩的清華北大了。


結語:就算全國統一使用一套考卷,計劃招生和錄取制度不改變,同樣不能體現出高考人才選拔制度的絕對公平。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你覺得高考全國使用同一套試卷好還是不好?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師看教育


1977/1978年高等學校恢復招生考試,我們國家走過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全國一張卷,應該說那時候國家教育水平相對不高,採用全國一張卷是非常好的一種形式 有利於各省市自治區提高教育水平,有利於家長學生看清教育的大方向,有利於高等學校錄取學生 ,有利於中學教學和教師水平的提高。

第2個階段,隨著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國家的教育水平有了飛速發展,不論中學還是大學規模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質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於各省市自治區,不僅經濟上你追我趕,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是力爭上游,奮勇爭先。這時容許一部分省市自主命題 ,進行教育改革,教育探索的嘗試非常好,一方面有利於引領全國教育發展,另一方面實現全國教育的百花齊放。 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天津5個省市,自主命題。比如上海,用自己的教材,所以從根本上在為教育改革進行全方位探索,是全國教育改革的排頭兵先行者。從20 17年開始上海進行高考綜合試點改革,探索出了3+3的考試模式,探索出了志願組的投檔模式,而且現在已經陸續推廣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第3階段,在全國高考改革全面推開以後,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應該繼續根據本地區情況,採用現在的全國123卷。少數省市,作為教育改革的試驗區,應該允許單獨命題,這樣有利於國家高等教育創建雙一流,有利於中等教育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有利於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由於各個省市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很大,教育發展水平,教育投入,差異也很大,不能籠統的說哪個省在高考中水平最高。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全國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教育發展大踏步前進,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朵朵看上海


如果全國一張考卷,肯定華東地區厲害,華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臺灣因未解放,目前不能參加考),歷史上舉人、秀才、狀元也華東地區多,經濟發展較快。

拿2018年為例,山東考生59.2萬,錄取率19.73%,錄取了11萬餘人;安徽考生49.9萬,錄取率18%,錄取了近9萬人;江蘇考生33萬,錄取率25%,錄取了8萬多;浙江考生30.6萬,錄取率17.35%,錄取了5萬多;福建考生20萬,錄取率20%,錄取了4萬人;上海考生5萬,錄取率29%,錄取了近1.5萬。華東考生約198萬,錄取約39萬,平均錄取率為19.7%。而全國考生957萬,錄取715萬,錄取率為73%。由此可見,全國擠壓掉華東地區105萬考生錄取指標。一旦全國一張卷,這年落榜考生198—39—105=54萬,加上測算誤差等因素,幾乎沒有什麼落榜生,不信就來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