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常州,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與蘇州、無錫同處蘇錫常都市圈,而其與蘇州、無錫、南通、徐州幾座城市地位之爭引發的網絡口水戰由來已久。一直有聲音說:蘇錫無常,甚至有排名把常州排在南通、徐州之後。

為此,有聲音擔心常州之未來會掉隊,可事實到底如何,今天來研討下常州這座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城市,它的底氣其實一直都在!

2019年是常州解放70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年。

01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自西晉太康二年始,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特別是到明清時期,常州一府八縣,雄踞江南,常州府與蘇州府一起,共同構成天下財賦中樞。

早在1300年前,唐人獨孤及有言“江東之州,常州為大”,宋人陸游盛讚常州“儒風蔚然為東南冠”,至清代,龔自珍慨嘆“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

自古雅士雲集,名人輩出,帝王、名士、才子佳人,在二十四史中,常州府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雨巷、石橋,流水人家,吳地該有的景緻風情,常州也照例周全。

常州府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成為這座城市永恆的文化記憶。今天,常州以“常樂之州”聞名全國,常州人樂在其中,演繹出了不一樣的城市性格。


在滬寧線上,常州很不湊巧地處於滬寧線的對稱點,“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擁有3200多年曆史的常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素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京杭大運河在此穿過,像一幅綿長的畫卷,將常州裝扮得楚楚動人。

02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常州城自古繁華,如今依舊走在經濟文化發展的前端,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現在的常州發展越來越快,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從20世紀80年代的“工業明星城市”,到2006年開啟科技創新的“長征之路”,常州逐漸從製造業名城邁向創新型城市。

從解放後至今,常州GDP累計增長了2820倍。

由1949年的2.5億元,陸續跨過10億元、100億元、1000億元、5000億元等大關,2018年突破7000億,達7050.3億元,位列全國第29位,全省第五位。2018年人均GDP達14.9萬元,位列全國第9位,全省第四位,僅次於無錫、蘇州、南京。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在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1位;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位居第4位;中國創新力最強城市TOP30。

GDP構成方面,由最初的農業為主導轉化為後來的工業為主導,到現在的工業、服務業並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效穩步提升,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近年來,常州積極推進工業強基工程,2018年,常州獲中央財政工業轉型升級資金2392萬元,其中,工業強基工程1892萬元,綠色製造工程500萬元。

自工業強基工程實施以來,常州全市累計工業強基工程中標項目14個,居全國地級城市第一,其中5個項目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03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追溯常州旅遊業的崛起,其只有20多年曆史。1996年常州首次統計旅遊收入,當年的數字為29.5億元。至2018年,全市旅遊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大關,成為穩居全省第四、全國有影響力的旅遊強市。

恐龍城、天目湖、古淹城、大佛塔、嬉戲谷、鹽湖城……全市擁有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4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擁有A級景區31家,其中5A級景區3家,擁有鄉村旅遊區200餘家。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至此,常州也從遊客輸出地,變成長三角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

此外,公園、綠化,也是常州一張閃亮的名片。“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國字號”榮譽見證著常州城鄉綠化面貌的華美蝶變。

紅梅公園、東坡公園、人民公園、蘭園、蘆墅公園、圩墩公園、荊川公園、新北中心公園、武進文慧園等公園。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進入新世紀,常州編制了首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圍繞園林城市目標,公園建設步伐加快,鳳凰公園、新龍湖公園……形成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

如今,常州城市綠地總面積達10477.86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12%,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11平方米。在江蘇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中,常州市環境綠化情況滿意率以91.8的高分位居全省第一。

04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交通發展體現著一個城市的元素,見證著城市的變遷,更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

常州公交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6輛拼裝雜牌車,行駛2條線路,線路總長14公里。2006年,常州實施“公交優先”,開通BRT,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榮譽,成為常州閃亮全國的一張名片。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至2018年底,常州公交線路290條,線路總長4423公里,各種運營車輛2388輛,年客運總量2.42億人次,年總行駛里程1.26億公里。

2019年9月底,常州地鐵1號線正式運營開通,地鐵與公交營運一體化,進一步提升常州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常州也正式步入地鐵時代。

1996年第一條滬寧高速開通以來,常州已形成滬寧、錫宜、沿江、寧杭、揚溧、江宜、常溧“三縱四橫一環”的高速公路網絡,總里程306km。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2018年10月8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在常州正式開工,設金壇、武進站。作為滬寧間的第3條高速鐵路,南沿江城際鐵路通車後,將與滬寧城際鐵路形成“X”型路網,與滬通鐵路、京滬高鐵等線路相連,成為江蘇省又一條東西向快速交通走廊。

厚積薄發,常州的底氣一直都在

常州在長三角一體化中擁有獨特的地位。它既屬於長三角城市群

蘇錫常城市群重要一員,揚子江城市群的重點網絡節點城市,同時處於上海都市圈輻射範圍內,而常州金壇、溧陽今年也成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員之一。

在整體經濟實力方面,常州因為下轄縣市數量少,佔不到優勢,但是論及歷史沿革、文化底蘊、人均經濟水平,常州的底氣從來都不低。

所謂厚積薄發,未來的常州有太多可期待。

本文代表克而瑞常州機構觀點,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